骨膜发育不良

骨科 中医学 骨发育不良 中医诊断学 中医骨伤科 先天性发育性及遗传性疾病 中医病名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概述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1])是指由于结缔组织紊乱即胶原形成障碍而引起的,以骨质脆弱、蓝巩膜、耳聋关节松弛等为主要表现的先天遗传性疾病[1]。即一种临床罕见的先天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具有遗传性和家族性,但也有少数为单发病例。又称脆骨病(Fragililis ossium)、原发性骨脆症(idiopathic osteopsathyrosis)及骨膜发育不良(periosteal dysplasia)、脆骨-蓝巩膜-耳聋综合征

2 疾病名称

成骨不全

3 英文名称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4 别名

脆骨病脆骨-蓝巩膜-耳聋综合征;dysostosis;osteopsathyrosis

5 分类

骨科 > 先天发育性及遗传性疾病 > 骨发育不良

内分泌科 > 甲状旁腺疾病和钙磷代谢疾病

6 ICD号

Q78.0

7 流行病学

成骨不全发生率在出生时为21.8/10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6/100万,如包括受累亲属则为34/100万。但部分患者由于症状较轻而易被忽视,故其确切发病率很难统计。没有明显的种族关系,女性较多。

8 病因

先天遗传基因的异常,而使构成身体结缔组织很重要的基质-胶原纤维形成异常。胶原纤维依其结构的不同,在人体不同的结缔组织有不同的形式,其中构成骨骼主要的胶原纤维为第一型。这些由基因变异而产生的第一型胶原纤维异常可分成两类。正常的第一型胶原纤维总量减少,胶原纤维的合成异常。这些异常的结构造成构成骨系统的第一型胶原纤维强度不足致使骨骼的正常强度降低,进而使骨骼在承受外力时因强度不足而造成骨折,而相对的肌肉也常因无法有正常适度的运用而造成相对的萎缩。临床上可表现为疼痛骨折骨质减少、进展性骨变形以及生长迟缓等。治疗成骨不全症传统方法药物外科,近年来有人使用双磷化合物,短时间(2年左右)可降低骨折频率并改变骨质密度,但仍须长期观察评估

除少数病例外,成骨不全都是形成Ⅰ型胶原的两条链之一发生突变而引起的正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21链(编码于第17号染色体)的两个复制链和22链(编码于第7号染色体)的一个复制链,构成了一个长约1000个氨基酸且带有甘氨酸-X-Y的重复,三联体的三螺旋构型。三个三螺旋结构互相缠绕形成一个超螺旋构型。Ⅰ型胶原是骨和结缔组织的主要结构蛋白。少数先天成骨不全系正染色体隐性遗传。可分为先天型及迟发型两种。先天型指在子宫内起病,又可以再分为胎儿型及婴儿型。病情严重,大多为死亡,或产后短期内死亡。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迟发型者病情较轻,又可分为儿童型及成人型。大多数病人可以长期存活,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5%以上的病人有家族史。

9 病机

广泛的间充质缺损,使胶原纤维成熟抑制。主要表现在构成全身皮肤肌腱骨骼、软骨以及其他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发育不良。有作者报道,病人的胶原组织脯氨酸的成分过多,当病人口服脯氨酸后,血内脯氨酸的高峰较正常小儿低。

骨骼方面主要是成骨细胞生成减少或活力减低,不能产生碱性磷酸酶,或者两种情况均兼而有之。以致骨膜成骨和软骨内成骨受到障碍,不能正常成骨组织学的改变是松质骨和皮质骨内的骨小梁变得细小,并钙化不全,其间尚可见成群的软骨细胞,软骨样组织和钙化不全的骨样组织。而骨的钙盐沉积进行正常。膜内化骨过程亦受影响,骨膜增厚但骨皮质菲薄,且缺管板层状结构,哈佛氏管腔扩大,骨髓腔内有许多脂肪纤维组织,骨较正常短,周径变细,两端膨大呈杵状。颅骨甚薄,可见有分散的不规则的钙化灶,严重者像一个膜袋,囟门延迟闭合皮肤及巩膜等亦有病变。上述的病理变化造成骨质脆弱和骨质软化。

10 成骨不全症状

其病变不仅限于骨骼,还常常累及其他结缔组织如眼、耳、皮肤牙齿等,其特点是多发性骨折、蓝巩膜、进行性耳聋牙齿改变、关节松弛和皮肤异常。严重成骨不全者在子宫内死亡,或在娩出后1周内死亡。大多数由于颅内出血所致,或因继发性感染。如能存活1个月,就有长期存活的可能性。在婴儿期,多次多处的骨折,为处理上的主要困难。过了青春期骨折次数即逐渐减少。妇女在绝经期骨折又有增加的趋势。骨折虽能正常愈合,但因未及时发现或因处理不当而发生关节者亦不少。骨盆畸形可使分娩发生困难。神经系统的併发症,包括脑积水,颅神经受压而产生相应的功能障碍,脊柱畸形可造成截瘫

11 成骨不全的临床表现

11.1 症状和体征

先天成骨不全,最严重的是死胎,或只能存活一个很短的时期,可以在母胎内或在围生期发生多发性骨折。肢体短而畸形颅骨好似一个膜形袋。这种新生儿都因颅内出血而死亡。

婴儿成骨不全:病情略轻些,但仍很严重。出生时就能发现有骨折颅骨骨化较好。患儿能存活1~2年。骨极脆弱,轻伤可引起骨折。头颅大而圆,多伴有脑积水

迟发性成骨不全:又称为青少年型。出生时可能正常,只是在儿童期容易因轻伤而发生骨折。可分重型和轻型,前者在婴儿期就有骨折,后者发生骨折较迟。最轻的只表现为蓝色巩膜,没有骨折。在这组病例中,最主要的主诉是开始行走的年龄较迟。一般很少来就医,只有在骨折后才来就诊。

患者一般有以下一些特征:

(1)体形丧失:这主要是由于肢体的骨折发生畸形愈合,在骨折发生成角和重叠。脊柱有显著后凸。骨脆弱是本症最突出的表现,易发生肌肉牵拉,也会引起骨折患者受到轻微的损伤即可引起骨折,严重的病人表现为自发性骨折先天型者在出生时即有多处骨折骨折大多为青枝型,移位少,疼痛轻,愈合快,依靠骨膜成骨完成,因而常不被注意而造成畸形连接。长骨肋骨为好发部位。多次骨折所造成的畸形又进一步减少了骨的长度。青春期过后,骨折趋势逐渐减少。严重的先天成骨不全可有数十次骨折。下肢发生骨折比上肢容易。骨折愈合速度正常。一处可有几次骨折畸形愈合、失用性萎缩将加重肢体的畸形,使肢体外形丧失。

(2)头畸形:前额宽阔,顶骨与颞骨隆起,枕骨下垂。颅盖的隆起使颅面失去平衡,面部呈三角形,耳朵向外向下变位,使头颅形成“军盔”状。严重的颅骨发育不良者,在出生时头颅有皮囊感。以后头颅宽阔,顶骨及枕骨突出,两颞球状膨出,额骨前突,双耳被推向下方,脸成倒三角形。有的患者脑积水

(3)蓝巩膜:约占90%以上。虽不是所有患者都有蓝色巩膜,但这种体征较普遍。巩膜变得非常薄而透明,使眼内的色素透出来,颜色可自深天蓝色至蓝白色。有时白色巩膜环绕角膜形成一个环,犹如土星光环,故称为“土星(Saturn)环”。患者往往出现远视,但一般视力正常。有时可在角膜外围有混浊,称为青少年环(arcus juvenilis)。巩膜的厚度及结构并无异常,其半透明是由于胶原纤维组织的性质发生改变所致。

(4)结缔组织松弛:由于韧带关节松弛,关节活动幅度超过正常。肌肉张力也减弱。皮肤变薄,常出现皮下出血。Rumpel Leede试验阳性,表明毛细血管也脆弱。伤口愈合力较差,形成的瘢痕宽而粗。患儿常伴有韧带松弛,可导致髌骨复发性脱位,致易经常跌跤和骨折脊柱韧带松弛可引起椎体的压迫性骨折,造成脊柱后凸和侧凸。

(5)牙齿变化:牙的釉质基本正常,但牙本质缺乏。前者起源于外皮质,故受影响不大;后者属于间皮质,故常被波及。乳齿和恒齿均易受累,容易折断,龋齿不易填充。牙齿易变成黄棕色或透明的蓝灰色。幼儿门齿萌出最早,故也最容易受累。

(6)耳聋: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常到11~40岁出现,约占25%,不是主要特征。可因耳硬化而引起传导障碍,也可因听神经受压而表现为神经耳聋耳硬化是由于软骨的异常增殖,待钙化后,颞骨的岩部也发生硬化,附着于卵圆窗的镫骨足板因骨性强直而固定所致,但亦有人认为是听神经出颅底时受压所致。耳鸣眩晕也时有所见。

(7)肌肉薄弱。

(8)侏儒。这是由于发育较正常稍短,加上脊柱及下肢多发性骨折畸形愈合所致。

(9)皮肤疤痕宽度增加,这也是由于胶原组织有缺陷的缘故。

11.2 分类

关于成骨不全,目前有许多分类方法:根据第1次发生骨折的时间早晚,分为先天型及迟发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3型;Sillence于1979年根据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将其分成4种类型,这一分类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11.2.1 (1)根据病情轻重分型

胎儿型:病情严重,常见颅骨骨化不全,胎儿期已有多次骨折,大多是死胎或生后短期夭折。

婴儿型:较少见,出生后可有骨折,以后较轻微的外伤,甚至无外伤都可造成多发性骨折,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蓝色巩膜及韧带松弛多见。

③少年型(迟发型):病情最轻,出生时可以没有骨折儿童期容易发生骨折,到青春期后有自动改善的趋势,20岁前后可因耳硬化造成耳聋

11.2.2 (2)根据遗传方式及临床表现(Sillence)分型

Ⅰ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特点是骨质脆弱,生后骨折,蓝巩膜。其中又以牙齿正常为A型,成牙不全为B型

Ⅱ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在围生期死亡,存活者表现为深蓝色巩膜、股骨畸形和串珠肋。

Ⅲ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出生时有骨折,因多次骨折骨骼畸形进行性加重,巩膜和听力正常。

Ⅳ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巩膜和听力正常,仅表现为骨质脆弱。

12 成骨不全的并发症

先天成骨不全常因颅内出血而成死胎,迟发型成骨不全可反复引起骨折,常成角畸形、形成假关节等。可发生外翻足、扁平足习惯关节脱位也较常见,可有成牙不全,进行性耳聋等。

13 实验室检查

患者血钙、磷和ALP一般正常,少数病人ALP也可增高,尿羟脯氨酸增高,部分伴氨基酸尿和黏多糖尿。有2/3的患者血清T4升高。由于甲状腺素增高,白细胞氧化代谢亢进有血小板聚集障碍。

14 辅助检查

14.1 X线表现

(1)关节:主要有以下4种改变:①部分患者因骨软化可引起髋臼和股骨头向骨盆内凹陷;②骨干的膜内成骨发生障碍可致骨干变细,但由于软骨钙化和软骨内成骨依然正常,而使组成关节的骨端相对粗大;③部分病人骨骺内有多数钙化点。可能由于软骨内成骨过程中软骨内钙质未吸收所致;④假性假关节形成,由于多发骨折骨折处形成软骨痂,X线片上看上去很像假关节形成。

(2)骨骼:早发型与晚发成骨不全的骨损害表现有所不同。早发型者多表现为全身长骨的多发性骨折,伴骨痂形成和骨骼变形晚发型者有明显骨质疏松、多发骨折长骨弯曲或股骨短而粗呈“手风琴”样改变。骨干过细或骨干过粗,骨呈囊状或蜂窝样改变。长骨皮质缺损毛糙。肋骨变细、下缘不规则或弯曲粗细不一,手指呈花生样改变。牙槽吸收脊椎侧凸,椎体变扁,或椎体上、下径增高,也可表现为小椎体、椎弓根增长。颅骨菲薄,缝骨存在,前后凸出,枕部下垂。四肢长骨的干骺端有多数横行致密线,干骺端近骺软骨盘处密度增高而不均匀。MRI和CT检查可发现迟发性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病灶处有增生性骨痂形成,有时酷似骨肿瘤

14.2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胎儿骨骼系统可早期发现先天性骨发育障碍性疾病。Garjian等的经验显示,三维超声可得到立体解剖定位,故优于二维超声检查,前者更易发现头、面部和肋骨畸形

15 诊断

4项主要诊断标准是:

1.骨质疏松和骨的脆性增加。

2.蓝巩膜。

3.牙质形成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4.早熟性耳硬化(premature otoclerosis)。

上述4项中出现2项特别是前2项,即可诊断。结合影像检查有助于诊断。

16 鉴别诊断

有时要与严重的佝偻病相区别。佝偻病表现为骨骺软骨增宽、模糊、干骺端到钙化软骨区不规则,分界不清。干骺端本身呈杯状增宽。此外,其它骨骼的稀疏情况不及成骨不全症者明显。临床上尚应与软骨发育不全,先天性肌弛缓,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甲旁亢等区别,一般说来并不困难。

16.1 迟发性幼年骨质疏松

普遍性骨质疏松椎体双凹变形或扁平椎体,以及脊柱的侧后突畸形和易骨折等,与成骨不全相似;但后者尚有头大,两侧颞骨外突,扁颅底,面小呈三角形,蓝色巩膜,多发缝间骨,并有家族史等均与前者不同。

Ⅰ型OI的诊断有时十分困难,凡遇青少年骨质疏松或围绝经期出现的严重骨质疏松症均应想到Ⅰ型OI可能。

16.2 骨软化和佝偻病

无骨脆易折,无蓝色巩膜。矿化前沿带模糊呈毛刷状或杯口状,骺软骨盘增宽。骨软化多见于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有骨痛血清钙、磷均降低。

16.3 维生素C缺乏缺乏症

病人亦有骨质疏松,但皮下、肌间、骨外膜可有出血点,可有剧痛并可出现假性瘫痪骨折愈合后可出现钙化。

16.4 骨肉瘤

成骨不全病人骨折部分可出现大量骨痂。多数为良性。仅少数有血沉和血ALP升高,必要时可行骨活检鉴别。

16.5 关节活动过度综合征

关节松弛和活动过度是OI的特征之一,应与引起这一改变的其他胶原缺陷性疾病如良性关节活动过度综合征、Morquio)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Marfan综合征、Larsen综合征等鉴别。此外,特殊类型的OI可表现为Cole-Carpenter综合征,或青少年型骨质疏松Ehlers-Danlos综合征、OI合并原发性甲旁亢、OI合并牙质生成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DI)、OI样综合征,应注意鉴别。

17 成骨不全的治疗

成骨不全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骨折,要严格的保护患儿,一直到骨折趋减少为止,但又要防止长期卧床的并发症。

17.1 药物

主要药物包括氟化物维生素D降钙素性激素等,但效果均不肯定。最近文献中报道采用生长激素及二磷酸盐治疗成骨不全也取得一定疗效,前者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身高增长和胶原合成,后者的作用则是抑制吸收。也有人对严重成骨不全患者行异体骨移植,以期增加身长和骨密度。对老年妇女可应用雌激素以减少严重的骨质疏松。文献上有人试用降钙治疗本病,但疗效不肯定。

生长激素生长不足是OI的临床特征之一。一些OI病人的GH/IGF-1功能低下。生长激素对OI有一定疗效,可加大可交换钙钙池,钙含量增加(男性更明显),有利于骨矿化。生长激素可促进胶原合成,治疗12个月后,骨的纵向生长速度增加(骨龄无变化)、骨折率减少。这是由于生长激素可增加骨钙素合成,促进矿化,使BMD升高。Ⅲ、Ⅳ型的OI患儿(1~4岁)存在生长停滞期。应用0.1~0.5U/(kg•d)的生长激素治疗,每周6天,6个月后可增加剂量,不少患儿骨的直线生长速度增加。荷兰学者报道,首批20例患儿的中期治疗结果满意。

二膦酸盐  Plotkin等使用二膦酸盐(如帕米膦酸二二钠,pamidronate)注射可改善3岁以下重症OI患者的预后。每个循环3天,共治疗4~8个循环,pamidronate的总用量为12.4mg/kg,经治疗后,BMD增加86%~227%,Z值从-6.5±2.1降至-3.0±2.1,骨折率下降。

17.2 细胞置换

是指用完全正常的细胞通过骨髓移植转换携带突变基因细胞。用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法对全部骨组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尚不能肯定置换能够成功。目前尚未弄清正常细胞需达到何种程度才能减轻临床症状理想治疗尚在探索之中。

17.3 手术

对于骨折患者,可行夹板石膏、支具等固定,固定期间应加强功能锻炼以增加肌力、促进骨折愈合。制动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失用性骨质疏松。尚有人报道行下肢多段截骨加髓内钉内固定以纠正长骨畸形(将畸形长骨多处截断,穿以长的髓内针,纠正对线,并留在骨内以防止再骨折。),术后很少发生骨不连。其中Bailey-Dubow及Rush-Sheffidd髓内钉还可随长骨生长而相应延伸。如皮质太薄,手术有困难时,可用异体骨移植。目前,对于截骨同时是否植骨仍有争论,不少学者认为对于大龄儿童以植骨为宜。

对失听患者,可做镫骨切除。可用支架保护。

50%~70%的病儿脊柱侧突畸形脊柱侧凸及后凸畸形的治疗比较棘手。由于多椎体压缩变形患者在幼年时即可发生脊柱畸形,而支具治疗非但不能阻止畸形的发展,还常会造成肋骨骨折。因此,手术治疗常常是万不得已的选择。但由于脊柱存在严重骨质疏松,矫形手术技术难度很大,因此原位融合往往成为手术者惟一的选择。

存在颅底凹陷的患者常表现为脑神经脊髓损害,严重者可有脑干受压症状,多于早期死亡。手术治疗危险性极大。

17.4 康复

(1)许多OI患儿伴有长骨矢面和(或)冠面弯曲:如胫骨矢面弯曲超过40°就容易骨折。这种程度的弯曲常伴有顶屈背屈运动幅度减小。应告知患儿父母,患儿发生骨折的危险性较大;当弯曲超过40°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2)OI患儿出现背痛:常表现胸、腰椎多处压缩性骨折和(或)脊柱侧弯。治疗包括热疗和对症处理。疼痛明显者可应用药物止痛。如:①降钙素骨折骨质疏松所引起的疼痛有效。②非甾体类药物(如布洛芬缓释片、吡罗普康和吲哚美辛等)及外用霜剂(如吲哚美辛优迈霜等)。③中药三七红花乳香没药泡酒外揉亦有一定疗效。

17.5 治疗展望

OI的治疗希望在于使用成骨干细胞生物材料作矫形修复重组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已试用治疗OI模型动物。Ⅰ、Ⅳ型OI患者可长期存活,而Ⅱ、Ⅲ型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衰、呼吸道并发症或神经损害、颅内出血及意外创伤等。

18 预后

畸形轻者预后较好,年龄越小,预后越差。及至成年,由于过去曾发生多次骨折,下地活动受限,造成严重残废。

19 成骨不全的预防

参照遗传性疾病的预防措施,做好遗传学咨询工作。

20 相关药品

胶原、氧、降钙素

22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编辑: 审核:sun

治疗骨膜发育不良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骨膜发育不良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骨膜发育不良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