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十五络脉又称十五络、十五别络[1]。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络脉之络即网络,络脉是指经脉分出网络全身的支脉。与经相对[2]。《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加上任脉的络脉(身前)、督脉的络脉(身后)和脾之大络(身侧),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其发出处的腧穴命名[3][4]。《难经·二十六难》中将十五络的任、督二络,改为阴蹻、阳蹻二络脉[4]。现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4]。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难经·二十六难》:“经有十二,络有十五,余三络者,是何等络也?然,有阳络,有阴络,有脾之大络。阳络者,阳蹻之络也;阴络者,阴蹻之络也。故络有十五焉。”马莳按:“《难经》以阳蹻阴蹻之络为十五络,殊不知督脉所以统诸阳,任脉所以统诸阴,还以《黄帝内经灵枢》为的也。”
4 十五络脉的分布
《灵枢·经脉》云:“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脉度》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就是说凡大而深的直行主干为经脉,凡小而浅的横行支脉为络脉[5]。络脉网络于各经脉之间而布满全身,有无以数计的大小分支[5]。十五络脉是十四经脉的特殊分支,除足太阴脾经有两条络脉外,其他十三经只有一条络脉,共有十五络脉[5]。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绝大部分在肘膝以下)各分出一支,与相表里的经脉连接[5]。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6]。如手太阴经的络脉与手阳明大肠经连接,而手阳明大肠经络脉则与手太阴肺经连接[6]。除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十二络脉外,在躯干部,任脉在身前分出一支,督脉在身后分出一支,足太阴脾经有一大络从身侧分出[6]。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以后散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以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以后散布于胸胁[6]。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的浮行于浅表部位的浮络和细小的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6]。
足太阴脾经在下肢部本有络脉,之所以又分出一支大络,历代医家也有解释:如元代滑伯仁《难经本义》载陈氏之注释:“脾之大络,又总统阴阳诸络,由脾之能溉养五脏也。”清代张志聪解释说:“夫脾之有大络者,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灌溉于五脏四旁,从大络而布于周身,是以病则一身尽痛,百节皆纵,而血络之若罗纹,以络于周身。足太阴之大络者,止并经而行,散血气于本经之部分,是以足太阴脾脏之有二络也。”[6]
5 十五络脉的作用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从而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6]。
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6]。治疗胸腹、腰背和胁肋部病症[6]。
6 十五络脉详述
络脉是由经脉分出来的呈网状的大小分支,共有十五条。络脉的主要作用是配合经脉,网络全身组织,运行营卫气血。十五络者系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两脉所分出的络脉外,再加上“脾之大络”,则共合成十五络也。全身十五络均由一穴道与经脉相连,因此络之命名即以此本身起点之穴道名称来命名,其名称如下:
列缺络─络连手太阴肺经 | 通里络─络连手少阴心经 |
内关络─络连手厥阴心包经 | 偏历络─络连手阳明大肠经 |
支正络─络连手太阳小肠经 | 外关络─络连手少阳三焦经 |
公孙络─络连足太阴脾经 | 大钟络─络连足少阴肾经 |
蠡沟络─络连足厥阴肝经 | 丰隆络─络连足阳明胃经 |
飞扬络─络连足太阳膀胱经 | 光明络─络连足少阳胆经 |
尾翳络─络连任脉 | 长强络─络连督脉 |
大包络─脾之大络 |
十五络脉运行之方向,除任脉的尾翳络、督脉的长强络、脾经的大包络,在躯干部分循行外,其他十二络都在手腕和足裸部顺着本经之经脉方向循行,把相互表里的阴经脉与阳经脉沟通起来,加强身体之联系。
十五络脉表
络名 | 部位 | 邻经 | |
去腕寸半 | 别走阳明 | ||
去腕一寸 | 别走太阳 | ||
去腕二寸 | 别走少阳 | ||
去腕五寸 | 内注少阴 | ||
去腕三寸 | 别人太阴 | ||
去腕二寸 | 合心主 (厥阴) | ||
去踝七寸 | 别走少阴 | ||
去踝五寸 | 别走厥阴 | ||
去踝八寸 | 别走太阴 | ||
去本节之后一寸 | 别走阳明 | ||
当踝后绕跟 | 别走太阳 | ||
去内踝五寸 | 别走少阳 | ||
(鸠尾) | 鸠尾骨下 | 散于腹 | |
夹膂上脊骶端 | 散头上 | ||
去渊腋下三寸 | 布胸胁 |
6.1 手太阳络脉
手太阳络脉原称手太阳之别,又称支正。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自腕关节后5寸处的支正穴分出,向内侧注入手少阴心经;其支脉上行经肘络于肩髃部。其病:实证,关节弛缓,肘部废痿不用;虚证,皮肤赘生小疣。取手太阳络穴支正治疗[7]。
6.2 手太阴络脉
手太阴络脉原称手太阴之别,又称列缺。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起于腕关节上方桡骨茎突的分肉间,腕后1.5寸处。一支走向手阳明经脉;一支与本经并行,直入掌中,散布在大鱼际部。其病:实证见手掌和腕部灼热;虚证见呵欠、尿频、遗尿。可取手太阴络穴治疗[8]。
6.3 手少阳络脉
手少阳络脉原称手少阳之别,又称外关。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手少阳经脉别出的络脉,起于腕关节后2寸处的外关穴,绕行于臂部的外侧,沿本经进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会合。本络脉病变:实证见肘关节拘挛;虚证见肘关节弛缓不能收屈。均可取本经络穴外关治疗[9]。
6.4 手少阴络脉
手少阴络脉原称手少阴之别,又称通里。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从腕关节后1寸处的通里穴分出,沿本经上行进入心中,再向上联系舌根部,归属于目系(眼后联系于脑的组织)。分支在通里穴处走向手太阳经脉。其病症:实证见胸膈胀满、支撑不适;虚证见不能说话。可取手少阴络穴通里治疗[10]。
6.5 手阳明络脉
手阳明络脉原称手阳明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脉自腕关节后3寸处的偏历穴分出,向内侧汇入手太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支脉向上沿臂经肩髃部上行至下颌角,遍布于牙根部;另一支脉进入耳中,与聚集在耳部的诸多经脉(宗脉)会合。本络脉病变,实证见龋齿,耳聋;虚证可见齿冷,经气痹阻则胸膈痞闷。均可取手阳明络穴偏历治疗[11]。
6.6 手厥阴络脉
手厥阴络脉原称手心主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起于腕关节后2寸的内关穴处,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沿经脉向上连系于心包,散络心系。分支在内关穴处走向手少阳经,以沟通手厥阴、少阳表里两经的联系。其病症:实证见心痛;虚证见心中烦乱。可取手厥阴络穴内关治疗[12]。
6.7 足太阳络脉
足太阳络脉原称足太阳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别出络脉。脉自外踝上7寸处的飞扬穴分出,走向足少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本络脉病变:实证见鼻流清涕、鼻塞、头背疼痛;虚证见鼻流清涕、出血。均可取本经络穴飞扬治疗[13]。
6.8 足太阴络脉
足太阴络脉原称足太阴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足太阴脾经别出的络脉。自足大趾本节后1寸处的公孙穴分出,一支走向足阳明经以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另一支进入腹腔,与肠胃联络。本络脉病变:实证可见腹中疼痛如绞;虚证可见腹部胀气;气逆就会产生上吐下泻。取本经络穴公孙治疗[14]。
6.9 足少阳络脉
足少阳络脉原称足少阳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足少阳胆经的别出络脉。脉自外踝上5寸处的光明穴分出,走向足厥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再向下络于足背。本络脉病变:实证,足部厥冷;虚证,下肢痿软难以步履,坐而不能立起。均可取本经络穴光明治疗[15]。
6.10 足少阴络脉
足少阴络脉原称足少阴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足少阴肾经的别出络脉。脉起于大钟穴,在内踝后绕行足跟而至足外踝,别行走向足太阳经;另一支与本经并行向上,走于心包下,再向外贯穿腰脊。本络脉病变,脉气厥逆,则心烦胸闷;实证见二便不通,虚证见腰痛。均可取本经的络穴大钟治疗[16]。
6.11 足阳明络脉
足阳明络脉原称足阳明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足阳明胃经的别出络脉。脉自外踝上8寸处的丰隆穴处分出,走向足太阴经脉以加强表里两经联系;另一支沿胫骨外侧缘向上,联络头项(交会大椎),与行经该处的各经脉气相会,向下绕络于咽喉。其病症:实证可发生癫狂;虚证可见足胫部弛缓无力,肌肉萎缩;气逆可产生咽喉肿痛,突然失音。取本经络穴丰隆治疗[17]。
6.12 足厥阴络脉
足厥阴络脉原称足厥阴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足厥阴肝经别出的络脉。脉自内踝上5寸处的蠡沟穴分出,走向足少阳经脉;其分支经过胫部上行到睾丸部,结于阴茎。本络脉若发生病变,脉气厥逆就会引起睾丸肿大,突发性疝气;实证则见强阳不倒;虚证见阴部暴痒。均可取本经络穴蠡沟治疗[18]。
6.13 任脉络
任脉络原称任脉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任脉的别出络脉。脉起于尾翳(鸠尾穴),在鸠尾骨(胸骨剑突)下面散布腹部。本络脉发生病变,实证为腹皮痛;虚证则为腹皮瘙痒。均可取本经络穴鸠尾治疗[19]。
6.14 督脉络
督脉络原称督脉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督脉别出的络脉。起于长强穴,挟脊柱两旁肌肉上行至项部,散布头上,复向下行于肩胛的左右,分别走向两侧足太阳经,深入于脊旁肌肉。本络病变,实证可见脊强反折(角弓反张);虚证可见头部沉重,摇晃不宁。可取本经络穴长强治疗[20]。
6.15 脾之大络
脾之大络指由脾脏分出之大络脉。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起于大包,在渊腋下3寸,散布于胸胁。本络脉病变,实证遍身疼痛;虚证周身骨节弛纵无力。凡上述病症和有瘀血凝滞症状者,均可取脾之大络的大包穴治疗。[21]
7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56.
-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
-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 ^ [5]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1.
-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
-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7.
- ^ [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0.
- ^ [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2.
-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4.
- ^ [1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7.
- ^ [1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0.
- ^ [1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4.
- ^ [1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7.
- ^ [1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1.
- ^ [1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3.
- ^ [1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6.
- ^ [1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3.
- ^ [1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9.
- ^ [2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06.
- ^ [2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