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络脉
络脉是指从经脉分出,遍布于全身的分支脉络。《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脉具有加强表里经脉的联系,通达经脉未能经过的部位等功能。十五络脉、孙络、血络、浮络,以及后世增补的丝络、缠络等,均属络脉范畴。络脉有沟通经脉,运行气血,反应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
解
《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灵枢·大惑论》:“肠胃大则胃气行留火,皮肤湿(涩),则分肉不解,其行迟。”
-
经络
概述:经络:1.经脉和络脉的总称;《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说:“孙络”能“以溢奇邪,以通营卫”,这是因为孙络分布范围最广,最先接触到病邪,而营卫──特别是卫气,就是通过孙络散布到全身皮部。当疾病表现为“实”时,选取适当腧穴、采用不同针刺艾灸方“泻”其有余,反之则“补”其不足,从而达到体内平衡。
-
十五络
概述:十五络脉又称十五络、十五别络。除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十二络脉外,在躯干部,任脉在身前分出一支,督脉在身后分出一支,足太阴脾经有一大络从身侧分出。治疗胸腹、腰背和胁肋部病症。各络脉均有一络穴。脉自腕关节后3寸处的偏历穴分出,向内侧汇入手太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可取本经络穴长强治疗。
-
十五络脉
概述:十五络脉又称十五络、十五别络。除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十二络脉外,在躯干部,任脉在身前分出一支,督脉在身后分出一支,足太阴脾经有一大络从身侧分出。治疗胸腹、腰背和胁肋部病症。各络脉均有一络穴。脉自腕关节后3寸处的偏历穴分出,向内侧汇入手太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可取本经络穴长强治疗。
-
十五别络
概述:十五络脉又称十五络、十五别络。除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十二络脉外,在躯干部,任脉在身前分出一支,督脉在身后分出一支,足太阴脾经有一大络从身侧分出。治疗胸腹、腰背和胁肋部病症。各络脉均有一络穴。脉自腕关节后3寸处的偏历穴分出,向内侧汇入手太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可取本经络穴长强治疗。
-
血络
《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设专篇论述刺络泻血所出现的不同情况及其产生原因,以及怎样观察血络。广义的络脉又包括十五络、络脉及孙络几部分,其中紧连十二正经及任督脉的分支共十四条,加上“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络脉以十五络为主体,也包括孙络、血络、浮络等,有沟通经脉,运行气血,反应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
气功外气疗法
肝气逆,则头痛、耳聋、颊肿。卫气在发挥其功能时又必须赖于中焦水谷精微的不断充养。三、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精和气作为物质基础的。我们用外气疗法治病时,要充分考虑阴阳相对应的关系,来取穴位和经络以发气、点穴、针刺,才能达到调阴阳以除病的作用。清·唐容川《医易详解》说:“内经…
-
十六络脉
概述:络即网络,络脉是指经脉分出网络全身的支脉,与经相对。予谓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脉自腕关节后3寸处的偏历穴分出,向内侧汇入手太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起于长强穴,挟脊柱两旁肌肉上行至项部,散布头上,复向下行于肩胛的左右,分别走向两侧足太阳经,深入于脊旁肌肉。
-
三百六十五络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三百六十五是约数,《内经》用这数字称络脉和穴位,说明全身穴位为络脉所联系。细小的络脉分布到各穴位,渗灌气血,反映病痛,并接受针灸等治疗刺激以起补虚泻实、防病治病的作用。
-
十四络脉
概述:十四络脉指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的络脉。原称手太阳之别,又称支正。一支走向手阳明经脉;均可取本经络穴外关治疗。分支在通里穴处走向手太阳经脉。虚证见不能说话。脉自腕关节后3寸处的偏历穴分出,向内侧汇入手太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可取手厥阴络穴内关治疗。均可取本经的络穴大钟治疗。取本经络穴丰隆治疗。
-
十二络脉
概述:十二络脉指十二经之络脉。《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脉别经者…原称手太阳之别,又称支正。一支走向手阳明经脉;均可取本经络穴外关治疗。分支在通里穴处走向手太阳经脉。脉自腕关节后3寸处的偏历穴分出,向内侧汇入手太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可取手厥阴络穴内关治疗。均可取本经的络穴大钟治疗。
-
经
3.五输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十五络脉、孙络、血络、浮络,以及后世增补的丝络、缠络等,均属络脉范畴。《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类论》:“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
-
巨刺
本法与缪刺法相似,均于病痛对侧取穴,交叉刺大经者称巨刺,刺络出血者称缪刺。《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指出巨刺用于“邪客于经”的病痛,并“必中其经,非络脉也。”《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临床一般以浅刺井穴和呈现瘀血的络脉为主。
-
横脉
概述:横脉:1.泛指横行的络脉;2.委中穴外侧横见的血络;《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胃疟者…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高世栻注:“横脉,络脉也。经直络横之意。”横纹·横脉:横脉指横纹。《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
-
缠络
出《经络汇编》。参见络脉:络脉指经脉分出网络全身的支脉。与经相对。《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十五络脉、孙络、血络、浮络,以及后世增补的丝络、缠络等,均属络脉范畴。
-
络穴
概述:络穴为经穴分类名。后《类经图翼》加入胃之大络虚里而为十六络穴。络穴表:十五络穴表上肢里手太阴列缺手少阴通里手厥阴内关表手阳明偏历手太阳支正手少阳外关下肢里足太阴公孙足少阴大钟足厥阴蠡沟表足阳明丰隆足太阳飞扬足少阳光明躯干任脉络鸠尾督脉络长强脾之大络大包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
-
六经皮部
太阳皮部称关枢,阳明皮部称害蜚,少阳皮部称枢持,太阴皮部称关蛰,少阴皮部称枢儒,厥阴皮部称害肩。六经皮部与诊治:皮部的诊察和治疗主要从卫气和络脉着眼。由于感邪的不同和体质的差异,所以同是太阳病,又有恶风、发热、自汗出、脉浮缓,以及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不同证候。
-
别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别行·别:别为别行。《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内次五脏,外别六腑。”《黄帝内经灵枢·经筋》:“其支者,别起外辅骨。”
-
十五络穴
十五络穴表上肢里手太阴列缺手少阴通里手厥阴内关表手阳明偏历手太阳支正手少阳外关下肢里足太阴公孙足少阴大钟足厥阴蠡沟表足阳明丰隆足太阳飞扬足少阳光明躯干任脉络鸠尾督脉络长强脾之大络大包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十五络穴的作用:络穴,具有主治表里两经病证的作用。
-
辨络脉
辨络脉诊断学名词。系望诊内容之一。络脉,指浮络,包括掌大鱼际络脉,耳后络脉及小儿指纹等。诊察络脉的色泽和充盈度,结合皮肤的冷暖,有助于了解脏腑气血病变。《灵枢·经脉》:“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
-
诊指纹
诊指纹又称诊络脉。系小儿诊法之一。古称小儿指掌面络脉为指纹。此法始见唐代王超《水镜图诀》,是由《灵枢》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病变情况下,指纹浮现,多属表证;深沉多属里证。色淡多属虚证、寒证,紫红多属热证,青紫可见惊风、风寒、痛证、伤食、风痰等,黑色多属血瘀。指纹见于风关(第一指节),示邪浅病轻;
-
极热伤络
极热伤络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热盛损伤络脉。经脉在里属阴,络脉在外属阳,热为阳邪,易伤阳络,引起络脉血溢、出血等症。《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极寒伤经,极热伤络。”《金匮心典》:“经脉阴而伤于寒,络脉阳而伤于热,合而言之,无非阳邪亲上,阴邪亲下,热邪归阳,寒邪归阴之理。”
-
脉度
2.脉诊上辨别脉象;《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记载了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和蹻脉、任脉、督脉等长度。手之六阳。五十营章。尚御公曰。血留于络脉。阳脉不和。阴脉不利。阴气太盛。故曰关格。营气不行。起于然谷之后。上出人迎之前。再按、本经大惑篇曰。留于阳则阳气满。其流溢之气。外濡腠理。卫气之行。故为大经隧。
-
络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十五络脉、孙络、血络、浮络,以及后世增补的丝络、缠络等,均属络脉范畴。《黄帝内经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莫枚士《研经言》注:“以连本经之脏腑曰属,以萦本经相表里之脏腑曰络。”
-
人经
人经泛指人体经脉。经脉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的统称,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脉分正经和奇经两大类,前者称十二(正)经脉,后者称奇经八脉。《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
手少阳络脉
手少阳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为手少阳经脉别出的络脉,起于腕关节后2寸处的外关穴,绕行于臂部的外侧,沿本经进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会合。本络脉病变:实证见肘关节拘挛;虚证见肘关节弛缓不能收屈。《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实,则肘挛;
-
孙脉
孙脉即孙络。《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写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张隐庵注:“夫经脉之支别曰络脉,络脉之支别曰孙络。”卫气通过孙脉(络)散布全身。具有“溢奇邪”“通营卫”的作用。
-
孙
指络脉的分支。亦称孙脉。《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络之别者为孙。”《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写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张隐庵注:“夫经脉之支别曰络脉,络脉之支别曰孙络。”
-
大络
大络属络脉。大络指全身最大的络脉。包括十五络和“胃之大络”。《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吴蓖注:“十二经支注之大络,《难经》所谓络脉十五者是也。”
-
鱼络
鱼络指鱼际部的络脉。中医诊断学常以鱼际部络脉的色泽变化来诊察手、足阳明的病变。《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鱼络血者手阳明病。”又《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意指手太阴肺经在鱼际部的络脉如果充血,多为其表经即手阳明大肠经病变。
-
体脉
概述:体脉为经穴别名,即瘈脉。为耳大神经的耳后分支处。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体脉穴主治病证:瘈脉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风,血管性头痛,耳痛,耳鸣,目睛不明,急性结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头痛,耳聋,小儿惊风,目视不明,瘛疭,惊恐,失眠,呕吐,痢疾,泄泻,瘈疭,视物不清等。或艾条灸5~
-
资脉
为耳大神经的耳后分支处。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针灸大成》经穴歌:“天牖,翳风,瘈脉青。”资脉穴主治病证:瘈脉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风,血管性头痛,耳痛,耳鸣,目睛不明,急性结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头痛,耳聋,小儿惊风,目视不明,瘛疭,惊恐,失眠,呕吐,痢疾,泄泻,瘈疭,视物不清等。
-
索脉
概述:索脉为经穴别名,即瘈脉。为耳大神经的耳后分支处。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索脉穴主治病证:瘈脉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风,血管性头痛,耳痛,耳鸣,目睛不明,急性结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头痛,耳聋,小儿惊风,目视不明,瘛疭,惊恐,失眠,呕吐,痢疾,泄泻,瘈疭,视物不清等。或艾条灸5~
-
瘈脉
瘈脉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风,血管性头痛,耳痛,耳鸣,目睛不明,急性结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头痛,耳聋,小儿惊风,目视不明,瘛疭,惊恐,失眠,呕吐,痢疾,泄泻,瘈疭,视物不清等。侧伏取穴。为耳大神经的耳后分支处。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针灸大成》经穴歌:“天牖,翳风,瘈脉青。”
-
手少阳之别
手少阳之别即手少阳络脉的原称(手少阳之别即手少阳络脉)。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手少阳经脉别出的络脉,起于腕关节后2寸处的外关穴,绕行于臂部的外侧,沿本经进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会合(脉从腕后2寸的外关穴处分出,绕行臂膊外侧,向上进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合)。本络脉病变:实证见肘关节拘挛;
-
足少阴之别
足少阴之别即足少阴络脉的原称。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足少阴肾经的别出络脉。脉起于大钟穴,在内踝后绕行足跟而至足外踝,别行走向足太阳经;另一支与本经并行向上,走于心包下,再向外贯穿腰脊。本络脉病变,脉气厥逆,则心烦胸闷;实证见二便不通,虚证见腰痛。均可取本经的络穴大钟治疗。
-
足太阴络脉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太阴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为足太阴脾经别出的络脉。自足大趾本节后1寸处的公孙穴分出,一支走向足阳明经以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虚证可见腹部胀气;气逆就会产生上吐下泻。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病:厥气上逆则霍乱。实证,见腹内绞痛;可取足太阴络穴治疗。
-
足少阳之别
足少阳之别即足少阳络脉的原称。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参见足少阳络脉:足少阳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为足少阳胆经的别出络脉。脉自外踝上5寸处的光明穴分出,走向足厥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再向下络于足背。本络脉病变:实证,足部厥冷;虚证,下肢痿软难以步履,坐而不能立起。均可取本经络穴光明治疗。
-
任脉之别
任脉之别即任脉络脉。《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脉从胸骨剑突下方的鸠尾穴处分出,向下散于腹部。本脉发生病变:“实则腹部皮肤疼痛,虚则腹部皮肤瘙痒”。参见任脉之别:任脉络为十五络脉之一。为任脉的别出络脉。本络脉发生病变,实证为腹皮痛;虚证则为腹皮瘙痒。
-
任脉络
任脉络为十五络脉之一。任脉络即任脉络脉。为任脉的别出络脉。《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脉从胸骨剑突下方的鸠尾穴处分出,向下散于腹部。本脉发生病变:“实则腹部皮肤疼痛,虚则腹部皮肤瘙痒。”本络脉发生病变,实证为腹皮痛;虚证则为腹皮瘙痒。均可取本经络穴鸠尾治疗。
-
足太阴之别
足太阴之别即足太阴络脉的原称。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太阴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为足太阴脾经别出的络脉。自足大趾本节后1寸处的公孙穴分出,一支走向足阳明经以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本络脉病变:实证可见腹中疼痛如绞;虚证可见腹部胀气;气逆就会产生上吐下泻。取本经络穴公孙治疗。
-
足厥阴之别
足厥阴之别即足厥阴络脉的原称。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厥阴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为足厥阴肝经别出的络脉。脉自内踝上5寸处的蠡沟穴分出,走向足少阳经脉;本络脉若发生病变,脉气厥逆就会引起睾丸肿大,突发性疝气;实证则见强阳不倒;虚证见阴部暴痒。均可取本经络穴蠡沟治疗。
-
阳络伤则血外溢
阳络伤则血外溢为病机。阳络,指上部、属表的络脉。血外溢,指咯血、鼻血、牙龈出血等。多属肺胃阳热炽盛而络脉损伤所致。《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并证》:“极热伤络。”
-
足太阳之别
足太阳之别即足太阳络脉的原称。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太阳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别出络脉。脉自外踝上7寸处的飞扬穴分出,走向足少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本络脉病变:实证见鼻流清涕、鼻塞、头背疼痛;虚证见鼻流清涕、出血。均可取本经络穴飞扬治疗。
-
足少阳络脉
足少阳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为足少阳胆经的别出络脉。脉自外踝上5寸处的光明穴分出,走向足厥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再向下络于足背。虚证,下肢痿软难以步履,坐而不能立起。《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实证,见足部厥冷;可取足少阳络穴治疗。
-
足厥阴络脉
足厥阴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为足厥阴肝经别出的络脉。脉自内踝上5寸处的蠡沟穴分出,走向足少阳经脉;实证则见强阳不倒;虚证见阴部暴痒。《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实证,见阳强不倒;取足厥阴络穴治疗。
-
孙络
孙络(tertiarycollaterals)是指最细小的络脉。即络脉别出的细小分支。又名孙脉。《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卫气通过孙脉(络)散布全身。具有“溢奇邪”“通营卫”的作用。
-
足太阳络脉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太阳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别出络脉。脉自外踝上7寸处的飞扬穴分出,走向足少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本络脉病变:实证见鼻流清涕、鼻塞、头背疼痛;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虚证,见鼻涕清流,鼻出血。可取足太阳络穴治疗。
-
系络
系络属络脉范畴。络之细者曰系络。出《经络汇编》。系络即从十五络脉分出的细小络脉。翟良《经络汇编》:“十二经出十五络,十五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