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骨髓红细胞系统的医学检查
4.1 检查名称
4.2 分类
4.3 化验取材
4.4 骨髓红细胞系统的测定原理
采用骨髓小粒丰富,制片厚薄均匀的涂片,经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后于显微镜下检查细胞质和量的变化。
4.5 试剂
(1)瑞氏染色液:瑞氏染粉1g,置洁净干燥的研钵内,加甘油3~5ml,研磨片刻,使瑞氏染粉充分溶解,加甲醇约50ml,继续研磨片刻后,收集上层染液;残余部分再加甲醇50ml研磨,再收集上层染液,重复几次后,用甲醇冲洗研钵,倒入同一瓶内,最后加甲醇至500ml。开始几周应经常振摇染色液。染色液存放的时间越长,染色效果也越佳。此外,研磨时染粉内应先加甘油,以免染粉在研磨过程中结成块,更易溶解。染粉未经研磨配成的染液不宜用作骨髓片染色。
(2)姬姆萨浓缩染液:将姬姆萨染粉3.8g放入纯甘油250ml中,置60℃水浴2h,溶解后加60℃预热的甲醇250ml混匀,于室温,棕色瓶内保存,配后数天即可使用,可长期保存。
(3)pH6.5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钾1.5g,磷酸氢二钠1.0g,加蒸馏水到5000ml。最后纠正pH6.5。
(4)姬姆萨稀释液:取姬姆萨溶液50ml,加pH6.5磷酸盐缓冲液到500ml,混匀。此液为姬姆萨应用液,可直接作涂片复染用。作瑞氏稀释液时,取此液10~20ml加蒸馏水至100ml,混匀即可。
4.6 操作方法
(1)骨髓取材:取材部位有胸骨、棘突、髂骨前嵴或后嵴等。两岁以内小孩最好用胫骨,成人常取髂后上棘,此部位穿刺方便,病人也易接受。穿刺前要求严格消毒,杜绝细菌感染,除穿刺室紫外线消毒和皮肤消毒外,还应注意穿刺包和手套消毒时间有否过期。戴手套要熟练,避免手套接触未消毒物品。穿刺针进入髓腔时常有脱空感,吸取前针筒内应留有1ml左右的空隙,否则髓液很快进入针筒空隙而无法取出。针筒内若有水份也要用消毒纱布擦干,以免溶解细胞。吸液量一般控制在0.2ml左右,因吸量过多,易被外周血稀释。部分病人干抽或吸出量太少时,不要将针头立即拔出,可边抽边调节针头深浅,或边抽边缓慢外移针头,最后将针头内可能残留的髓液尽量推出、制片,以减少病人痛苦。
(2)涂片:骨髓取出后应立即注在一块斜放的玻片上,使多余的外周血自然下流,用推片刮取上部较多小粒的髓液在另一干净玻片上推片。玻片最好事先经稀硝酸液浸泡后用水冲洗,然后用蒸馏水浸泡,应避免用铁锈的烤箱烘烤或用铁丝筐盛放,以减少由铁剂污染而造成的铁染色假阳性。同时,做过细菌检查的玻片,最好不要再用于骨髓片检查。
(3)染色:选两块小粒较多、厚薄均匀的骨髓片,自然干燥后在较厚的头端髓膜上写上病人姓名、日期及“BM”标记。加瑞氏染色液8~12滴,用吸球吹吸并使其布满整张涂片,约半分钟后加姬姆萨稀释液5~10滴,再用吸球吹吸气,使两液充分混匀,若有金黄色油膜出现,染色效果更佳。染色时间一般为10~20min,夏天可缩短些、冬天则可延长些。冲洗时应平放玻片让流水缓慢冲洗。另外,因手拿玻片处可能会有染料残留,应更换手拿位置再予冲洗。染色太淡的涂片,可用姬姆萨稀释液复染3min;着色太深时,可用瑞氏染液滴加于涂片上,立即冲洗即可。各实验室最好能摸索出自己的染色经验,尽量做到一次性染色成功。没有姬姆萨染液的单位,可用蒸馏水加少量天青(或美蓝)代替,但染色效果没有前者好。染好的涂片要自然干燥,切忌加热烘干,否则细胞退色而影响观察。
4.7 正常值
原红细胞: 0~0.019 (0~1.9%)
早幼红细胞:0.002~0.026 (0.2%~2.6%)
中幼红细胞:0.026~0.107 (2.6%~10.7%)
晚幼红细胞:0.052~0.175 (5.2%~17.5%)
4.8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1)增多:
①以原红和早幼红细胞增多为主:红血病、红白血病(Di-Guglie-Lmo综合征)、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
②以中幼和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各种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发作期、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等。
(2)减少:如粒系及巨核细胞均不减少,则见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性贫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等。
4.9 附注
(1)正常人骨髓中各类造血细胞比例比较固定,一般粒细胞系统占65%,红细胞系统占20%,淋巴细胞系统占15%,尚可看见单核细胞、巨核细胞和其他一些骨髓细胞。而各系统血细胞中的原始阶段细胞极少,无论什么年龄、什么系统的血细胞其原始阶段的细胞都不会超过5%,以成熟阶段细胞所占的比例最高。
(2)由于骨髓抽取的部位不同,人群种族的不同、年龄的不同等,正常人骨髓有核细胞分类计数存在一定的差异。
4.10 相关疾病
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内脏利什曼病、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骨髓细胞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