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the branches and origins of the twelve channels[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十二经标本为经络学名词[1]。出《黄帝内经灵枢·卫气》。标本即标部和本部,是经络的分部关系之一,经络在四肢者为本,在头面、躯干者为标[1]。十二经各有标部和本部,大体上本在四肢,标在头面躯干[1]。
4 十二经标本部位
各经标本部位如下表:
十二经标本部位表
十二经名称 | 本部 | 标部 | |
足 阳 | 跟以上5寸中 | 两络命门(目) | |
窍阴之间 | 窗笼(耳)之前 | ||
手 阳 | 外踝之后 | 命门(目)之上1寸 | |
小指次指之间上2寸 | |||
颜下、台钳上 | |||
手 阴 | |||
背俞(心) | |||
足 阴 | 内踝上下3寸中 | ||
行间上5寸所 | 背俞(肝) | ||
中封前上4寸之中 |
4.1 手太阳标本
手太阳小肠经的本部,在手外髁(腕后尺骨小头部)之后的养老穴;其标部在命门之上1寸,约当攒竹穴部[2]。《黄帝内经灵枢·卫气》:“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
4.2 手太阴标本
手太阴肺经的本部,在寸口,约当太渊处;其标部在腋内动脉,约当天府穴处[3]。《黄帝内经灵枢·卫气》“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马莳注:“手太阴肺经之本,在寸口之中,即太渊穴,标在腋内动脉,即中府穴。”
4.3 手少阳标本
手少阳三焦经本部,在小指次指之间上2寸,约为中渚和阳池穴部位;其标部在耳后上角向下至目外眦,约当角孙一丝竹空一瞳子髎穴部位[4]。《黄帝内经灵枢·卫气》:“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马莳注:“手少阳三焦经之本,在手小指之四指间上二寸液门穴,标在耳后之上角丝竹空。”
4.4 手少阴标本
手少阴心经的本部,位于掌后锐骨之端的神门穴;标部在背俞,当为心俞穴。[5]《黄帝内经灵枢·卫气》:“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即该经本在锐骨端,约当神门穴;标在背俞,即心俞穴。
4.5 手阳明标本
手阳明大肠经本部,在肘骨之中的曲池穴,由此直上至别阳处(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卷十注为臂臑穴);其标部在颜下合钳上(楼氏注当为头维)[6]。《黄帝内经灵枢·卫气》:“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按:《黄帝内经太素·经脉标本》作“颊”)下合钳上也。”该经本在肘骨中,当曲池等穴处;标在颜下合钳上,约当人迎等穴处。
4.6 手厥阴标本
手厥阴心包经的本部,在掌内上腕2寸,两筋之间的内关穴;其标部在腋下3寸,约当天池穴部位[7]。《黄帝内经灵枢·卫气》:“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即该经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约当内关穴处;标在腋下三寸,约当天池穴处。
4.7 足太阳标本
足太阳膀胱经的本部,在足跟外侧以上5寸中,约当跗阳穴部;其标部在左右两络命门,约为睛明穴部[8]。
4.8 足太阴标本
足太阴脾经的本部,在中封穴前上方4寸之中,约为三阴交穴;其标部在背俞和舌根部,约为脾俞、廉泉穴部[9]。
4.9 足少阳标本
足少阳胆经的本部,在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之间;其标部在窗笼(耳)之前的听宫穴部[10]。《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窍阴之间,约当于窍阴,侠溪之处;窗笼之前,约当听宫、听会之间。
4.10 足少阴标本
出《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足少阴肾经的本部,在内踝之下1寸,再由此上3寸(即内踝上2寸)的复溜、交信穴(张景岳和丹波元简等同意上述观点);其标部在其背俞(肾俞穴)以及舌下两脉(夹)廉泉穴[11]。
4.11 足阳明标本
出《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足阳明胃经本部,在大趾侧次趾端的厉兑穴;其标部在结喉两旁的人迎穴部[12]。
4.12 足厥阴标本
足厥阴肝经的本部,在行间穴上5寸许的中封穴部;其标部在其背俞(肝俞穴)[13]。《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腧也。”行间上五寸所,指中封穴,标在肝俞。
5 十二经标本的应用
十二经标本可作为辨别虚实进行补泻的依据[13][14]。本标与根结相仿,但其范围较根结广[14]。《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感于天下。”十二经标本对阐述经脉生理、病理及其分布特点有一定意义,掌握十二经的标部和本部及其穴位所在,就可作为辨别虚实进行补泻的依据[14][14]。
6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7.
-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0.
-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1.
-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4.
-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7.
-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0.
- ^ [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4.
- ^ [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7.
-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9.
- ^ [1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3.
- ^ [1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4.
- ^ [1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3.
- ^ [1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