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疾病概述
镰状细胞贫血是1949 年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第一个分子病,由此开创了疾病分子生物学。本病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见于非洲黑人。
患者出生半年后,症状和体征逐渐出现。由于早年发病,患者多有生长和发育不良,一般状况较差,易发生感染,尤其是肺炎球菌性感染,此与劳累、脾功能受损有关。有贫血、黄疸和肝、脾大,心、肺功能常受损,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8 疾病描述
镰状细胞贫血是1949 年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第一个分子病,由此开创了疾病分子生物学。其分子病理是β基因发生单一碱基突变,正常β基因第6 个密码子为GAG,编译谷氨酸,突变后变为GTG,编译缬氨酸,这种单个氨基酸的替代即形成HbS。在临床上,血红蛋白S 病有3 种主要形式:①纯合子状态,即镰状细胞贫血;②杂合子状态,即镰状细胞性状;③血红蛋白S 与其他异常血红蛋白的双杂合子状态,包括血红蛋白S-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C 病、血红蛋白D 病等。
9 症状体征
患者出生半年后,症状和体征逐渐出现。由于早年发病,患者多有生长和发育不良,一般状况较差,易发生感染,尤其是肺炎球菌性感染,此与劳累、脾功能受损有关。有贫血、黄疸和肝、脾大,心、肺功能常受损,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受累可表现为等渗尿、血尿、多尿,部分患者发展为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骨质疏松,导致脊柱变形呈双凹形或鱼嘴形,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而另一方面,骨骼梗死又可导致骨小梁增加和骨质硬化。眼部症状由视网膜梗死、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病变引起。神经系统表现有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隙出血。男性患者可有性功能不全。下肢皮肤慢性溃疡是常见的体征。
11 病理生理
β链第6 位上的谷氨酸被缬氨酸替代形成HbS,HbS 在脱氧状态下相互聚集,形成多聚体。多聚体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纤维状,每条纤维由14 条珠蛋白链组成螺旋状,直径20nm。这种多聚体由于其HbS 的β链与邻近的β链通过疏水键连接而非常稳定,水溶性较氧合HbS 低5 倍以上。由于多聚体的形成和稳定均需要邻近β链的参与,故HbA(α1β2)远较HbF(α2γ2)容易参与HbS 多聚体的形成。纤维状多聚体排列方向与细胞膜平行,并与细胞膜紧密接触,故当有足够的多聚体形成时,红细胞即由正常的双凹形盘状变为镰刀形(或称新月形),此过程称为“镰变”。镰变红细胞僵硬,变形性差,在微循环中易遭破坏而发生溶血。镰变红细胞也使血流黏滞性增加,血流缓慢,加之变形性差,故可引起微血管堵塞。血流滞缓、血管堵塞又加重缺氧、酸中毒,从而诱导更多红细胞发生镰变。如此恶性循环加重溶血、血管堵塞,导致组织器官损伤以致坏死,产生严重临床症状。镰状红细胞对血管内皮的黏附性较正常红细胞高2~10 倍。黏附性增高的机制可能是镰状细胞变形、细胞脱水及细胞氧化使镰状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负电荷相斥力下降而吸力增加的缘故。镰状细胞对内皮细胞黏附性的显着增高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诸多因素与红细胞镰变有关。红细胞内HbS 浓度和脱氧程度是主要因素已如上述。此外,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酸中毒、HbF 含量、红细胞脱水程度等因素也可影响镰变过程。2,3-二磷酸甘油酸能降低血红蛋白的氧亲和力,pH 降低时血红蛋白易脱氧,故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的增加和酸中毒时镰变加重。HbF 不含β链,可抑制HbS 的多聚体化,故不含HbF 的红细胞容易镰变,而增加HbF 含量可抑制镰变。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将增加HbS 与邻近β链接触而促进多聚体形成,故红细胞脱水使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可加重镰变。红细胞镰变的初期是可逆的,给予氧可逆转镰变过程。但当镰变已严重损害红细胞膜而使红细胞丧失钾离子和水分后,镰变就变为不可逆性,即使将这种细胞置于有氧条件下,红细胞仍保持镰状。
12 诊断检查
诊断:本病的诊断并不困难,重要的是要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而不遗漏本病。根据种族和家族史、镰变试验阳性、血红蛋白电泳显示主要成分为HbS,再结合临床表现,即可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 血红蛋白为50~100g/L,危象时进一步降低。网织红细胞计数常在10%以上。红细胞大小不均,多染性、嗜碱性点彩细胞增多,可见有核红细胞、靶形红细胞、异形红细胞、Howell-Jolly 小体。镰状红细胞并不多见,若发现则有助于诊断。通常采用“镰变试验”检查有无镰状细胞。红细胞渗透脆性显着降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
2.骨髓象 示红系显着增生,但在再生障碍危象时增生低下,在巨幼细胞危象时有巨幼细胞变。
3.血清胆红素 轻~中度增高,溶血危象时显着增高。本病的溶血虽以血管外溶血为主,但也存在着血管内溶血。
5.红细胞半衰期测定 显示红细胞生存时间明显缩短至5~15 天[正常为(28±5)天]。
6.血红蛋白电泳 显示HbS 占80%以上,HbF 增多至2%~15%,HbA2 正常,而HbA 缺如。
13 治疗方案
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办法。患者大都已经适应慢性贫血,若非必需,不宜经常输血,因为输血有提高血细胞比容、增加血液黏滞度而引发血管堵塞的危险,反复输血还有增加感染机会和引起继发性血色病的发生。当发生再生障碍型危象时,应予输红细胞。发生巨幼细胞危象时,应予叶酸(10~15mg/d)治疗。一旦发生梗死危象、溶血危象或其他严重临床情况(如严重感染、重度下肢溃疡、患者需行全身麻醉和手术)时,可进行换血疗法,输入洗涤红细胞并补充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葡萄糖水,目的是使含HbS 的红细胞减少至25%~50%以下,维持血液循环畅通。给予氧气吸入有一定帮助。及早给予止痛剂减轻患者痛苦。本病患者易发生感染,感染又可诱发危象,故应注意预防和治疗感染。脾切除对本病无明显疗效。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应用羟基脲、红细胞生成素并配合补铁,可显着提高HbF 水平,减少栓塞危象和输血量。
14 并发症
本病在病情稳定时,患者可耐受贫血及其他临床症状;但当病情突然加重时,称“镰状细胞危象”,则有严重临床表现,甚至导致死亡。感染、代谢性酸中毒、低氧条件可能诱发危象,但有时难以发现明显诱因。根据临床表现特征的不同,可将镰状细胞危象分为5 型:梗死型(疼痛型),再生障碍型,巨幼细胞型,脾滞留型,溶血型。
1.梗死型危象 系最常见的一种危象,镰变的僵硬红细胞阻塞小血管;组织缺氧,重者导致组织坏死。血管梗死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梗死引起疼痛的部位最常见于四肢骨骼,尤以膝部及膝部以下多见,其次是胸背部及腹部。疼痛常为发作性疼痛,可伴有发热,轻者1~2 天自行缓解,重者持续时间较长。发作频度不一;可为数天1 次,也可为数年1 次。脾梗死是引起腹痛的常见原因,多次脾梗死形成大量瘢痕组织可使脾脏变小,称自身脾切除。部分病人腹痛与慢性溶血引起的胆石症有关,此时血清胆红素会升高。此型危象发作时贫血常常并不加重。
2.再生障碍型危象 贫血突然加重,网织红细胞显着减少甚或消失,骨髓增生低下。感染尤其是微小病毒(parvovirus)感染是常见诱发因素。
3.巨幼细胞型危象 妊娠患者易发生此型危象,叶酸缺乏是主要原因。严重贫血伴有巨幼细胞贫血特征是本型的主要临床表现。
4.脾滞留型危象 此型危象多见于儿童患者,也可见于脾显着增大的成年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血红蛋白的浓度陡然下降。在幼年患儿可成为致死原因。
5.溶血型危象 此型危象不常见。当本病患者合并其他疾患(如G6PD 缺乏)时,易发生溶血危象。临床表现为贫血加重、黄疸、网织红细胞数增多。常发生溶血者易有胆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