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大粗隆向外下移位术

手术 先天性髋关节和骨盆畸形的手术 髋关节脱位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手术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 小儿外科手术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ǔ gǔ dà cū lóng xiàng wài xià yí wèi shù

2 英文参考

distal and lateral transfer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

4 分类

小儿外科/先天髋关节和骨盆畸形的手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髋关节脱位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手术

5 ICD编码

81.40

6 概述

股骨大粗隆向外下移位术用于髋关节脱位术后并发症的手术治疗。

7 适应

股骨大粗隆向外下移位术适用于:

1.股骨坏死合并股骨大粗隆高位,髋关节粗隆间距减少甚至出现负值(图12.25.1.4.2-1)。

2.临床表现有明显的髋关节外展肌失效(Trendelenberg征阳性)。

8 术前准备

1.术前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配血及各项化验检查

2.双侧髋关前后位及双侧外展内旋位X线片。

10 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见示意图(图12.25.1.4.2-2)。

11 手术步骤

11.1 1.切口

沿大粗隆向下横行或纵行切开皮肤长5~7cm,分离皮下组织,纵行切开阔筋膜,将阔筋膜张肌及臀肌牵开,显露大粗隆(图12.25.1.4.2-3)。

11.2 2.大粗隆基部截骨

纵形切开阔筋膜,显露臀中肌及大粗隆,用骨刀将大粗隆基底部完全截断,再用巾钳夹住大粗隆并将其提起,向近端游离臀中、小肌的前后缘。然后,分别在大粗隆内侧和股骨近端外侧去除一个三角骨块(图12.25.1.4.2-4)。

11.3 3.大粗隆下移并固定

将大粗隆向下移位,使其切除三角骨块的基部与股骨上端外侧相接触,用2枚螺纹克氏针或长螺丝钉水平或斜行固定(图12.25.1.4.2-5)。

12 术后处理

股骨大粗隆向外下移位术术后用单侧屈髋10°,外展25°髋人字石膏固定8~10周,除去石膏后可扶双拐下地活动3~4周,同时进行髋关功能锻炼。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