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

心血管内科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īn fáng pū dòng

2 英文参考

atrial flutter

3 注解

4 疾病别名

房扑

5 疾病代码

ICD:I48

6 疾病分类

心血管内科

7 疾病概述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发生于心房内的、冲动频率较房性心动过速更快的心律失常。当心房异位起搏点频率达250-350次/分,心房收缩快而协调心房扑动。若频率>350次/分且不规则时,则为心房颤动

阵发型或持续型初发时心室率常较快,等症状较显着。心室率较接近正常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小,症状亦较轻。快速心房颤动,左房压与肺静脉压急剧升高时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心房颤动发生后还易引起心房内血栓形成,部分血栓脱落可引起体循环动脉栓。

治疗:1、心房扑动。发作时心室率快的,宜用洋地黄治疗。若心房扑动持续,宜考虑同步直流电或奎尼丁转复。2、心房颤动。(1)急性房颤:首先应针对原发病治疗。心室率快且症状明显,首选西地兰静脉注射以减慢心室率,部分患者西地兰可转复为窦性心律。若症状仍严重,则可行电复律治疗。(2)慢性房颤:心房颤动使心排出量明显减少,如能转变为窦性心律则对病人有利。但无论是电复律或药物复律都有一定的危险,且复律后还必须长期服药维持,复发率高。

8 疾病描述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是指快速、规则的心房电活动。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大小相等、频率快而规则(心房率一般在240~340 次/min)、无等电位线的心房扑动波。心房扑动频率是介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与心房颤动之间的中间型,叁者可相互转换。房扑的发生常提示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很少见于正常人,由于频率快常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应积极处理。

9 症状体征

1.发作特点 心房扑动大多数为阵发性,常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每次发作可持续数秒、数小时、数天。若持续时间超过2 周即为持续性发作,又称慢性心房扑动。个别病例有达数年者。心房扑动也可由心房颤动转变而来。心房扑动如为持续性者,则大多变为慢性(永久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扑动也有部分可转为慢性心房颤动

2.症状 有无症状取决于是否存在基础心脏病和心室率的变化。心室率的快慢与心房扑动的房室传导比例有关,当房室传导为3∶1 与4∶1 时,心房扑动的心室率接近正常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症状可无或轻,仅有轻微的心悸胸闷等;当房室传导为2∶1 甚至达1∶1 时,心室率可超过150~300 次/min,血流动力学可明显受累,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眩晕精神不安、恐惧呼吸困难等,并可诱发心绞痛或脑动脉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患者,尤其是在初发时以及原有心脏病较严重者心室率增快更明显,并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3.体格检查

(1)心室率常在150 次/min 左右(2∶1 房室传导),心律齐;当呈1∶1 传导时心室率更快,心律齐;当呈3∶1 或4∶1 传导,心室率正常,心律齐;但当呈3∶1、4∶1 又5∶1、6∶1 等传导交替出现时,则心率虽不快,但节律不齐。此时听诊第1 心音强弱不等、间隔不一,应与心房颤动鉴别。

(2)颈静脉搏动快而浅,其频率与心室率不一致,超过心室率。

(3)运动可加速心房扑动的房室传导比例,如由4∶1 变为2∶1 传导,心室率可增快并可成倍增加。当停止运动后,心室率又可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心率值。

(4)压迫颈动脉窦抑制心房扑动的房室传导比例,使2∶1 变为3∶1 或4∶1 等,心室率变慢。当出现房室传导不同比例时,心律可不齐。停止压迫颈动脉窦后即可恢复原来的心率

10 疾病病因

1.器质性心脏病 心房扑动几乎总是见于器质性心脏患者,很少见于正常人。最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以二尖瓣狭窄或左心房增大伴心力衰竭者最为多见。其次是冠心病心肌硬化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扑动者占0.8%~5.3%。此外,也可见于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房间隔缺损)、肺栓塞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等。

2.预激综合征 当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合并预激综合征时,很易发生心房扑动

3.其他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胸外科手术后、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糖尿病酸中毒、低血钾、低温、缺氧、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烧伤全身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尤其是原有器质性心脏患者更易发生精神过度紧张、激动、过度疲劳等均可诱发心房扑动

4.药物 药物引起者较少见,但可见于洋地黄中毒

5.正常人 偶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

11 病理生理

目前认为系心房内环形折返机制所致心房扑动,此外自律性增高局灶性异位起搏点所致也可能是因素之一。根据心房扑动大折返环路的缓慢传导区是否位于叁尖瓣环以下腔静脉峡部,将心房扑动分为典型心房扑动,又称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即Ⅱ、Ⅲ、aVF 导联F 波向下的Ⅰ型心房扑动;非典型心房扑动,又称非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即Ⅱ、Ⅲ、aVF 导F 波向上的二型心房扑动。部分心房扑动系起源于肌袖组织的快速、连续、有序无序的电激动触发或驱动心房引起频率大于250 次/min 的规律或相对规律的心房激动,此称肌袖性心房扑动

12 诊断检查

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心电图表现可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其他辅助检查:主要依靠心电图诊断。常见特点如下:房扑典型心电图特点

(1)窦性P 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相同、间距相等,频率为250~350次/min 的心房扑动波(F 波),呈锯齿状或波浪状(典型图形在Ⅱ、Ⅲ、aVF 导联出现)。F 波之间无等电线(图1)。

(2)QRS 波群形态与窦性相同,有时因F 波的影响,QRS 波群形态可稍有差异。

(3)常见房室传导比例为2∶1,也可呈3∶1、4∶1,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者心室律可不规则。

(4)有时F 波频率形态不是绝对规则,称不纯性心房扑动心房扑动-颤动。

13 鉴别诊断

1.心房扑动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

2.心房扑动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14 治疗方案

心房扑动的治疗主要分为两方面:

1.病因治疗 由于心房扑动大多系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因此,治疗原发病很重要。有时当原发病未能纠正,心房扑动虽用药物控制但很易反复发作。

2.对心房扑动的治疗 心房扑动时心室率常增快,尤以活动时更明显,这对原发病患者影响较大。故原则上除了对极短阵发作的心房扑动且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的患者可以观察外,对其他患者均应及时纠正,使心房扑动转为窦性心律,即使变成心房颤动也比心房扑动要好,最起码也应将其心室率下降。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扑动的治疗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终止发作:A.直流电转复;B.食管心房调搏术;C.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普罗帕酮(心律平)等。②维持治疗:当药物或电转复为窦性心律时,需服胺碘酮普罗帕酮(心律平)等药物以维持疗效。③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或外科手术可达根治目的。

15 并发症

心房扑动可并发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猝死等并发症。

16 预后及预防

预后:大部分房扑是一种有害的心律失常,其临床意义在于,与其相关的难以控制的快速心室率,也与心房颤动关系密切,以及与心房血栓形成有潜在联系。心室率过快是重要的,心房扑动的临床症状主要由室率过快引起。如果室率过快持续时间过长,将产生心室扩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过快室率是扩张型心肌病病因之一,被称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如同心房颤动一样,心房扑动是心房内也有血栓的可能性,引起体循环栓塞脑梗死发生率与心房颤动相同。

预防:

1.心房扑动大多数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或器质性疾病的病人,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房扑的主要措施,如改善心肌缺血、治疗高血压病甲亢等。

2.多反复发作的房扑应预防性服药,对慢性持续性房扑应积极控制心室率,口服抗凝药以预防血栓栓塞

3.生活调理 起居有常,切勿过劳,可以适当散步、练太极拳、已使经脉气血流通。但心室率过快的房扑以及原发病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的患者,必须休息治疗。

4.饮食清淡,戒烟酒、忌浓茶、咖啡,宜以富含营养的、高蛋白饮食为主,辅以新鲜疏菜、时令鲜果,避免过饱,保持大便通畅,并适当辅以中医食疗

5.避免精神刺激和疲劳,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可减少本病的发作。

17 流行病学

心房扑动一般为阵发性的,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通常是几秒至几小时,但偶尔也会1 天或更长时间。持续性房扑是不常见的,因为心房扑动可以自发地或经治疗转为窦性或房颤,然而,也有报告持续房扑存在超过20 年的。心房扑动发生率还不能确定。根据一系列医院心电图回顾报道,其发生率在1/238~1/81。房扑在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4.7∶1。虽然心房异常者多见,但心房未见异常者也可出现。

18 特别提示

对慢性持续性房扑应积极控制心室率,口服抗凝药以预防血栓栓塞。生活调理 起居有常,切勿过劳,可以适当散步、练太极拳、已使经脉气血流通。但心室率过快的房扑以及原发病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的患者,必须休息治疗。饮食清淡,戒烟酒、忌浓茶、咖啡,宜以富含营养的、高蛋白饮食为主,辅以新鲜疏菜、时令鲜果,避免过饱,保持大便通畅,并适当辅以中医食疗。避免精神刺激和疲劳,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可减少本病的发作。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心房扑动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心房扑动相关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心房扑动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