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概述
白内障摘除术后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是公认的最安全有效的植入方法,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晶状体后囊膜不能支撑人工晶状体时,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比较复杂,可选择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等,而近年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已得到广泛应用。选择何种方式受到手术者的经验与技术、角膜内皮功能、虹膜功能与瞳孔形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手术方法较多,目前尚无一种十分满意的技术,一般选用硬性人工晶状体,并做1/2厚度的巩膜瓣。
7 适应症
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适用于:
1.曾经历囊内白内障摘除术的单眼无晶状体眼,且不耐受角膜接触镜,而对侧眼视力尚好,为获得双眼单视,缝线固定法植入人工晶状体是具有临床意义的。
2.计划做囊外白内障摘除或超声乳化手术,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甚至玻璃体脱出,已无条件植入后房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者。
3.部分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或自发吸收后,尚保留较好的视功能者。这类病例尽管无完整的后囊支持,或伴有前节结构紊乱,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缝合固定方式植入人工晶状体,获得有用视力。
4.更换人工晶状体。一种情况是原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因不耐受而需要更换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者;另一种是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计算误差所致术后高度屈光不正。后者如无可靠的后囊膜支持,则可考虑做缝线固定术。
5.补充性缝合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有时可损伤悬韧带或赤道部后囊膜,术后出现人工晶状体偏心、移位、倾斜等。当这些情况已明显影响视力或引起眩晕、不适等症状,可手术介入调整其位置,必要时则以补充缝线固定的方法使其复位。
8 手术步骤
1.不做巩膜瓣的直接缝线固定法: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方法,可用于术中发现一襻固定不确切时,作为补充固定方式使用。以双针缝线穿过晶状体襻膝部闲线孔,然后以针从内向外通过睫状沟,从巩膜表面出针,两针相距1~2mm,然后采用边收线边植入晶状体的方法,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到后房,结扎两缝线,并将线结转入组织内埋藏(图8.6.5.3-1)。
2.做巩膜瓣由内向外缝线固定法:与上述方法大致相同。先在预定固定的位置上做两个三角形巩膜瓣,然后以双长针线,由内向外穿通睫状沟,自巩膜瓣底部出针(图8.6.5.3-2)。同样在对侧做好预置缝线,形成两个线套(图8.6.5.3-3)。
以环套形式分别将人工晶状体两襻系紧(图8.6.5.3-4)。然后边收线边植入人工晶状体,当人工晶状体位置调正后,结扎缝线。最后将巩膜瓣复位缝合(图8.6.5.3-5)。
3.长针由内向外缝线固定法 做好小三角形巩膜瓣后,以长针从一侧自外向内穿过睫状沟部位,进针点在角巩膜缘后0.75mm(图8.6.5.3-6)。对侧则以锐针头由外向内穿过睫状沟,然后将长针插入针头内,长针被引导通过对侧睫状沟(图8.6.5.3-7)。
以切口将眼内的缝线勾出(图8.6.5.3-8)。从中间剪断缝线,每一端穿过人工晶状体襻膝部线孔后结扎。然后以边收线边植入的方法,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固定到睫状沟(图8.6.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