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胃苓汤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ā jiǎn wèi líng tāng

2 片玉心书》卷五:加减胃苓汤

2.1 处方

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官桂、五加皮苍术陈皮厚朴甘草木通大腹皮防风生姜皮

2.2 功能主治

疟后汗出受风,遍身浮肿者。

2.3 用法用量

灯心生姜为引,取顺流水煎服。

2.4 摘录

片玉心书》卷五

3 古今医鉴》卷六:加减胃苓汤

3.1 处方

苍术(米泔制)1钱半,陈皮(去白)1钱,厚朴(姜炒)8分,甘草(炙)3分,猪苓8分,泽泻1钱,白术去芦)1钱,赤茯苓(去皮)1钱,神曲(炒)8分,山楂去核)7分,砂仁(炒)7分,香附姜汁炒)6分,槟榔8分,木瓜1钱,大腹皮6分,藿香7分,半夏7分,萝卜子7分,三棱7分,莪术7分,青皮7分。

3.2 制法

上锉1剂。

3.3 功能主治

黄胖,饮食无味,四肢无力,行步倦怠,脉涩而濡。

3.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3.5 摘录

古今医鉴》卷六

4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胃苓汤

4.1 处方

茅术2钱,砂仁1钱,扁豆壳4钱,防己2钱,腹皮2钱,生姜皮2钱。

4.2 功能主治

温胃燥湿利水。主妇人子肿,湿滞兼胃寒,肢体肿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胸闷不欲食,时呕清水口淡无味,苔白腻,脉沉。

4.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4.4 摘录

中医妇科治疗学》

5 片玉痘疹》卷十二:加减胃苓汤

5.1 处方

猪苓泽泻白术赤茯苓、官桂、五加皮厚朴陈皮甘草桑白皮防风藁本羌活人参

5.2 功能主治

痘疮收靥已后,犯有风寒雨湿洗浴,以致四肢头面浮肿者。

5.3 用法用量

灯心为引,水煎服。

5.4 摘录

片玉痘疹》卷十二

6 《回春》卷三

6.1 组成

苍术(米泔制)1钱半,陈皮(去白)1钱,厚朴(姜制)8分,猪苓(去皮)1钱,赤茯苓(去皮)1钱,泽泻1钱,白术去芦)1钱,大腹皮6分,神曲(炒)8分,甘草(炙)3分,山楂去核)7分,香附(姜炒)6分,木瓜1钱,槟榔8分,砂仁7分。

6.2 主治

水肿

6.3 用法用量

水2钟,加生姜3片,灯心1团,煎至1钟,食远温服,滓再煎服。

6.4 制备方法

上锉1剂。

7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7.1 组成

厚朴陈皮猪苓泽泻、归尾、川连白术黄芩白芍肉豆蔻地榆升麻甘草(一方加粟壳)。

7.2 主治

产后饮食冷热不调,而为痢疾里急后重

7.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8 寿世保元》卷三

8.1 组成

苍术1钱5分,陈皮1钱5分,厚朴(姜炒)8分,猪苓2钱,泽泻2钱,白术1钱5分,白茯苓3钱,藿香3钱,半夏(姜炒)2钱,大腹皮3钱,山楂2钱,萝卜子3钱,三棱1钱,莪术1钱,青皮1钱,甘草8分。

8.2 主治

黄胖。饮食无味,四肢无力,行步倦怠,脉涩而迟,或腹有积块胀满。

8.3 用法用量

生姜3片,枣2枚,水煎温服

8.4 制备方法

上锉。

9 《便览》卷二

9.1 组成

厚朴8分,苍术8分,泽泻8分,茯苓8分,猪苓8分,陈皮1钱,甘草1钱,白术1钱,黄连1钱,木香3分,槟榔5分。

9.2 主治

暴痢赤白相杂,腹痛里急后重

9.3 用法用量

用水2钟,煎服。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