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琥珀抱龙丸药典标准
2.1 品名
Hupo Baolong Wan
2.2 处方
山药(炒)256g、朱砂80g、甘草48g、琥珀24g、天竺黄24g、檀香24g、枳壳(炒)16g、茯苓24g、胆南星16g、枳实(炒)16g、红参24g
2.3 制法
以上十一味,琥珀研成极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檀香等九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1],即得。
2.4 性状
2.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80~240μm,针晶束直径2~8μm(山药)。含晶细胞方形或长方形,壁厚,木化,层纹明显,胞腔含草酸钙方晶(檀香)。不规则碎块淡黄绿色或棕黄色,透明或半透明(琥珀)。
(2)取本品5.4g[1],剪碎,加硅藻土3g,研细,加乙醚6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弃去乙醚液,药渣挥去溶剂,加甲醇6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加盐酸2ml与三氯甲烷2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分取三氯甲烷液,水层再用三氯甲烷30ml振摇提取,合并兰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冰醋酸(1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5.4g[1],剪碎,加硅藻土5g,研细,加甲醇80ml,加热回流2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弃去三氯甲烷液,水液用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80ml,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6 检查
2.6.1 砷盐
取本品0.4g,加氢氧化钙0.4g,混匀,加水适量,搅匀,干燥后用小火烧灼至炭化,再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残渣加盐酸5ml与适量的水使溶解成28ml,依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F第一法)检查,含砷量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2.6.2 其他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2.7 含量测定
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混匀,取约1.8g,精密称定,置250ml锥形瓶中,加硫酸10ml与硝酸钾1.5g,加热使溶解,放冷,加水50ml溶解后,滴加1%高锰酸钾溶液至显粉红色,再滴加2%硫酸亚铁溶液至红色消失,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用硫氰酸铵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硫氰酸铵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1.63mg的硫化汞(HgS)。
本品每丸含朱砂以硫化汞(HgS)计,小蜜丸每1g应为59.4〜 80.0mg,大蜜丸每丸应为107~144mg[1]。
2.8 功能与主治
清热化痰,镇静安神。用于饮食内伤所致的痰食型急惊风,症见发热抽搐、烦躁不安、痰喘气急、惊痫不安。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小蜜丸一次1.8g(9丸),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婴儿小蜜丸每次0.6g(3丸),大蜜丸每次1/3丸[1],化服。
2.10 注意
慢惊及久病、气虚者忌服。
2.11 规格
(1)小蜜丸 每100丸20g (2)大蜜丸 每丸重1.8g[1]
2.12 贮藏
密封。
2.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准绳·幼科》卷二之琥珀抱龙丸
3.1 方名
3.2 组成
琥珀1两5钱(研),牛黄1钱(研),人参1两半,檀香1两半,白茯苓1两半,朱砂(研)5钱,珍珠5钱(研),枳壳1两,枳实1两,牛胆1两,南星1两,天竺黄1两,山药10两,甘草3两(以上各为细末),金箔400片,蜂蜜2斤,黄蜡25斤。
3.3 功效
《准绳·幼科》卷二之琥珀抱龙丸具有驱风化痰,镇心解热,安魂定惊,和脾健胃,添益精神之功效。
3.4 主治
《准绳·幼科》卷二之琥珀抱龙丸主治小儿诸惊;四时感冒,瘟疫邪热,烦躁不宁,痰嗽气急;疮疹欲出发搐。
3.5 用法用量
初生数月者,每丸作4次服,或三分之一,或半丸;数岁者,每服1丸,葱白煎汤或薄荷汤送下,不拘时服;痰壅咳甚,生姜汤送下;痘疹见形有惊,白汤送下;心悸不安,灯心汤送下。
3.6 制备方法
上药一料500丸,每丸5分重。
4 《中药成方配本》之琥珀抱龙丸
4.1 方名
4.2 组成
琥珀5钱,全蝎3钱,僵蚕4钱,胆星2两1钱,天竺黄7钱,飞腰黄7钱,飞朱砂3钱,麝香5分,茯苓1两,川贝5钱。
4.3 功效
4.4 主治
4.5 用法用量
每用1丸,开水化服,重症加倍。
4.6 制备方法
5 《饲鹤亭集方》之琥珀抱龙丸
5.1 方名
5.2 组成
琥珀7钱,麝香1钱,腰黄4钱,天虫5钱,川贝5钱,沉香5钱,茯苓1两,枳壳1两,竺黄1两,胆星1两,甘草1两,辰砂1两。
5.3 主治
《饲鹤亭集方》之琥珀抱龙丸主治小儿邪热,风痰壅盛,烦躁惊悸,关窍不利,惊风厥闭。
5.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
5.5 制备方法
上炼蜜为丸,辰砂为衣。
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之琥珀抱龙丸
6.1 方名
6.2 组成
牛黄2钱5分,琥珀2钱5分,雄黄5分,胆星1两,赤苓5钱,全蝎1钱5分,朱砂1钱5分,白僵蚕3钱,天竺黄3钱5分,麝香2分。
6.3 主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之琥珀抱龙丸主治急热惊风,痰喘气粗,四肢抽搐,昏迷不醒。
6.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白水送下。
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5分重。
6.6 用药禁忌
忌辛辣、油腻等食物。
7 《痘科类编释意》卷三之琥珀抱龙丸
7.1 方名
7.2 组成
琥珀(灯心同研)5钱,雄黄5钱,天竺黄7钱,辰砂3钱,茯苓1两,胆南星1两3钱,山药7钱,麝香5分,僵蚕(炒,去丝嘴)4钱,全蝎(去毒,炙)3钱,薄荷3钱。
7.3 主治
《痘科类编释意》卷三之琥珀抱龙丸主治小儿痘疮,自长出前后,发惊搐,体壮盛者。
7.4 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水泛为丸,如芡实大。
8 《同寿录》卷三之琥珀抱龙丸
8.1 方名
8.2 组成
胆南星(陈者)4两,钩藤4两,真西牛黄1钱,真天竺黄1两,雄黄(飞过)5钱,朱砂(水飞)5钱,珍珠1钱,麝香1钱,真西琥珀。
8.3 主治
8.4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5分,金箔为衣。
9 《鳞爪集》卷二之琥珀抱龙丸
9.1 方名
9.2 组成
琥珀7钱,天竺黄1两,胆星1两,甘草1两,麝香1钱,月石1两,沉香1钱,淮山药1两,枳壳1两,腰黄5钱,辰砂1两,茯苓1两。
9.3 功效
9.4 主治
《鳞爪集》卷二之琥珀抱龙丸主治小儿急惊风之症,身热面赤,牙关紧闭,痰涎壅塞,小便短赤,神识不清。
9.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
9.6 制备方法
9.7 用药禁忌
慢惊忌用。
10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琥珀抱龙丸
10.1 方名
10.2 组成
甘草5钱,天竺黄1两2钱,防风1两2钱,天麻1两5钱,茯苓1两5钱,羌活1两5钱,川贝母1两5钱,白附子(炙)1两5钱,蝉退1两5钱,胆星1两5钱,桔梗1两5钱,全蝎9钱,僵蚕(炒)9钱,钩藤9钱,人参(去芦)9钱(以上共为细粉,过罗),牛黄5钱,珍珠(豆腐炙)5钱,琥珀1两,明雄黄6钱,朱砂6钱,麝香9钱。
10.3 功效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琥珀抱龙丸具有清热化痰,镇惊安神之功效。
10.4 主治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琥珀抱龙丸主治内热痰盛,咳嗽喘促,惊吓失魂,惊风抽搐。
10.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1日2次。
10.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5分,金衣三十六开,蜡皮封固。
11 《活幼心书》卷下之琥珀抱龙丸
11.1 方名
11.2 别名
11.3 组成
真琥珀1两半,天竺黄1两半,檀香(细锉)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半,粉草3两(去节),枳壳(水浸润,去壳,锉片,麦麸炒微黄)1两,枳实(去瓤,锉片,麦麸炒微黄)1两,朱砂5两(水飞,先以磁石引去铁屑,次用水乳钵内细杵,取浮者飞过,净器中澄清,去上余水,如此法一般精制作,见朱砂尽干用),山药(去黑皮)1斤(锉作小块,慢火炒令热透,候冷用),南星1两(锉碎,用腊月黄牛胆酿,经1夏用),金箔100片(去护纸,取见成药1两,同在乳钵内极细杵,仍和匀前药末用)。
11.4 功效
《活幼心书》卷下之琥珀抱龙丸具有祛风化痰,镇心解热,和脾胃,益精神之功效。
11.5 主治
《活幼心书》卷下之琥珀抱龙丸主治小儿诸惊;四时感冒风寒、温疫邪热,致烦躁不宁,痰嗽气急;疮疹欲出发搐。小儿急惊之后,余热尚在者。
11.6 用法用量
用葱汤化服,不拘时候,或薄荷汤送下;痰壅嗽甚,淡姜汤送下;痘疮见形有惊,温净汤送下;心悸不安,灯心汤送下;暑天迷闷,麦门冬熟水送下;百日内婴孩,每丸分3次投;2岁以上者只1丸或2丸。常用瓦瓶入麝香同贮,毋使散泄气味。
11.7 制备方法
上前12味,除朱砂;金箔不入研,内余10味,檀香不过火,外9味或晒或焙,同研为末,和匀朱砂、金箔,每1两重,取新汲井水1两重,入乳钵内略杵匀,随手丸此○样大1粒,阴干,晴弄略晒,日色燥甚则捩折,宜顿放当风处,取其自干。
11.8 各家论述
1.《活幼心书》:抱龙之义,抱者,保也;龙者,肝也。肝应东方青龙木,木生火,所谓生我者父母也。肝为母,心为子,母安则子安,况心藏神,肝藏魂,神魂既定,惊从何生?故曰抱龙丸。
2.《广嗣纪要》:抱者,养也;龙者,纯阳之象也。《易》曰:震为龙,一阳初生,乃少阳之气。震为乙木,内应守肝。小儿初生,纯阳之体,肝常有余,故立此方。以抱龙名者,所以保养阳气,使不致于暴泄,滋益阴精,令得制乎炎光也。
11.9 附注
12 参考资料
-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