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qi-regulating techniqu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调气法指调理经气的各种方法。《金针赋》:“及夫调气之法……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至气至。”包括捻转、提插、呼吸配合、手指循按,以及龙虎升腾、纳气、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等法。[1]
《金针赋》:“及夫调气之法……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至气至,……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通经接气大段之法驱而运之,仍以循摄、爪切,无不应矣。”
4 捻转法
捻转法为针刺手法名。又单称“捻(撚)”或“转”。指以大指和食指、中指夹持针柄作前后转动。捻转角度的大小视病情而定。一般在180°左右的称小幅度捻转,若在360°左右称大幅度捻转。施行捻转法时,应注意勿过度单向捻转,以免肌肉纤维缠绕针身,造成滞针。[2]
5 提插法
提插法为针刺手法名。指进针后将针上提或下插的动作。提插的幅度一般不宜过大,但轻重快慢,则应根据病情虚实而有区别。补法以插为主,重插轻提(紧按慢提);泻法以提为主,重提轻插(紧提慢按)。大幅度的反复紧按称捣针法,轻微有节律的捣动称为雀啄法。[3]
6 呼吸行气
呼吸行气为针刺手法名。行气法之一。指针刺时配合患者呼吸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金针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即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上方,宜在病人吸气时提针,使气上行;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下方,宜在病人呼气时插针,使气下行。[4]
7 指循
指循为针刺手法名。指针刺而气不至,可用指循导气法来催动经气的方法。《针灸大成》:“指循者: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得气即泻之故也。”[5]
8 龙虎升腾
龙虎升腾为针刺手法名。见《针灸问对》。其法:进针后先在天(浅)部,左盘一圈,紧按至人(中)部,慢提至天部,右盘一圈,提按如前9次;然后将针轻插至地(深)部,先右盘紧提慢按,再左盘,提按如前,各6次。最后施用弩法,即以中指按住针身,如拔弩机状,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有调和阴阳,宣通经络的作用。适用于一切经络壅滞、气血不通之疾患。[6]
9 纳气法
纳气法为针刺手法名。出《金针赋》:“运气走至疼痛之所,以纳气之法:扶针直插,复向下纳,使气不回。”其法与抽添法类似。先用紧按慢提九数或紧提慢按六数,得气后,将针头斜对病痛处,使气上行,随后将针直起,向下按纳,不使气回流。用于行气,除积。《针灸大成·卷四》称作“中气法”。[7]
10 青龙摆尾
青龙摆尾为针刺手法名。飞经走气四法之一,与白虎摇头对称。出《金针赋》:“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其法:进针得气后,不进不退,扳到针身使针头朝向病所,将针尾一左一右,慢慢拨动,如扶船舵之状,摇摆九数或三九二十七数,故名青龙摆尾,以行卫气。应用本法进针后,若即时得气,则可纯用补法;若针后觉针下沉紧涩滞,此邪气大盛之故,须用泻法,先去邪实,然后真气才能随至。[8]
11 白虎摇头
白虎摇头为针刺手法名,飞经走气四法之一。与青龙摆尾相对。明·徐凤《金针赋》:“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其法:进针到适当深度,作左右摇动。先插针左转,一呼一摇;后提针右转,一吸一摇。如此操作六次或六的倍数。有行血(荣气)的作用,适用于血瘀之症。[9]
12 苍龟探穴
苍龟探穴为针刺手法名。飞经走气四法之一,与赤凤迎源对称。《金针赋》:“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是以徐疾法和针向行气法结合而成。《针灸问对》:“持针于地部,右盘提而剔之。”其法:进针得气后,向上下左右四方斜刺,每方均由浅入深,按浅、中、深三层作三进一退的“钻剔”动作,犹如龟入土,有通行经脉的作用。[10]
13 赤凤迎源
赤凤迎源为针刺手法名。飞经走气四法之一,与苍龟探穴对称。《金针赋》:“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原,上下左右,四围飞旋。”由提插、捻转法结合而成。操作时进针后先深入地部,再提至天部,待针得气自摇后,再插入人部,上下左右,四围飞旋,一捻一放,如凤凰冲风摆翅之状。病在上者,吸气时退针右转;病在下者,呼气时左转插针。其作用能通行络脉之气。[11]
14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07.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15.
-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8.
-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33.
-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95.
-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80.
-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06.
- ^ [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09.
- ^ [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98.
-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12.
- ^ [1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