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肿切除间置空肠胆管肠吻合术

分类索引

囊肿切除间置空肠胆管肠吻合术用于胆总管囊肿手术治疗。 目前胆总管囊肿已统称为胆管扩张症,是儿童胆道系统多见的先天畸形。扩张的胆管呈球形、梭形,可以累及肝总管,甚至肝内胆管,多数专家倾向于认为胰胆合流异常是本病形成的重要原因。胆总管与胰管在进入十二指肠壁前提前汇合,由于缺乏Oddi括约肌的环绕,压力高的胰液向压力低的胆总管反流,反流的胰液胰酶作用下,使胆总管壁逐渐扩张形成胆管扩张症(图12.16.2.2.3.1-0-1,12.16.2.2.3.1-0-2)。另外,胆总管下端先天性狭窄或扭曲,胆总管壁发育缺欠,也可能是胆总管囊肿的诱因。

胆总管囊肿多伴有炎症改变,严重时有脓性渗出物覆盖。有时胆管壁有胆色素结石附着。由于囊肿的坠积作用,扩张远端的胆管可以发生扭曲,加之本身的狭窄和退变,有时在术中甚难找寻。囊肿近端的胆囊管、胆囊被动性扩张。肝总管及肝内胆管有时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扩张。肝脏胆汁淤积,严重时可发生胆汁性肝硬化,少数病例可发生癌变。胆总管扩张的类型可分为3型:①肝外型;②混合型;③肝内型。

胆总管囊肿切除、胆管肠吻合术是最为合理的治疗途径。Me Whorler1924年首次报道囊肿切除内引流术,但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死亡率较高,这一手术未能得以推广。直至1959年Alonro-lej再次应用一期囊肿切除术取得成功,1970年Kasai报道14例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取得较好的效果,此后这一手术在世界各地得以推广。鉴于囊肿切除术出血较多,特别在合并炎症的病例,囊壁与门静脉广泛粘连,难以分开,在解剖过程中易造成大出血。为解决这一难题,Todani1977年及Lilly1979年分别报道在囊壁的外层与内层之间进行分离然后切除内层囊壁,保留外层囊壁防止损伤静脉及肝动脉。在游离内层囊壁的下端时,应当仔细分离,尽量找出胆总管下端并妥为结扎,但应防止损伤异常汇合的胰管。胆肠吻合是以间置的空肠来实现,从而使胆总管囊肿的治疗向前发展了一步(图12.16.2.2.3.1-0-3A、B)。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关系树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