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

手术 泪器手术 眼科手术 激光治疗泪道阻塞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í nèi jìng xià jī guāng lèi náng bí qiāng zào kǒng shù

2 英文参考

intranasal endoscopic dacryocystorinostomy by laser for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4 别名

经鼻内镜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

6 ICD编码

09.8201

7 概述

激光技术近10年来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包括眼科在内的医疗领域。现已成功地将这一高新技术泪道阻塞的临床治疗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0 术前准备

生理盐水充分冲洗泪道

11 麻醉体位

局部表面及浸润麻醉

12 手术步骤

于鼻前堤下方做近圆形黏骨膜切口(约10mm),除去此黏骨膜,边缘用激光止血和修整,可见泪囊内侧壁的上颌骨额突及与泪骨相连的骨缝。用小圆凿和咬骨钳先去除上颌骨额突部分骨质,再将骨孔扩大至10mm,可见泪囊内侧壁呈淡蓝色,用泪道探针自泪点探入泪囊,顶起其内侧壁,在确认泪囊内侧壁的范围后,用镰状刀沿骨孔边缘切除泪囊内侧壁,再用激光对创缘加以修整和止血。用生理盐水泪点冲洗泪囊。骨孔处放置扩张管,一端引出鼻外并妥为固定。此手术在无鼻内镜时也可在普通额镜下施行。

13 中注意要点

1.选好正确的造孔部位至关重要。泪囊长约12mm,位于泪囊窝内。泪囊窝前半为上颌骨额突,后半为泪骨。若以鼻堤作标志,作垂直线向下即为泪骨和上颌骨额突的交界线,线之前为上颌骨额突,之后为泪骨。鼻堤垂直向下10~12mm,向前5mm范围为上颌骨额突,该处骨质很薄,为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最佳部位。

2.在造骨孔扩大骨孔时,要用泪道探针探入泪囊,并在探针的引导下将骨孔扩大到泪囊的下部,以便于以后泪液的引流。

14 术后处理

1.术后48h首次换药,清除鼻腔内血痂和分泌物。以后隔日换药1次,共1周。

2.用加地塞米松(0.1%)的抗生素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

3.术后1周开始自泪点冲洗泪道。以后每周复查并冲洗1次。1个月后改为每2周1次,共1个月。

4.术后2~3个月拔除扩张管。拔除管后每周复查1次,持续1个月后,改为每月复查1次,共观察3~6个月。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