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𧿹长屈肌转位第1跖骨下压术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足背侧𧿹囊炎的手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又被称为小儿麻痹后遗症,是指儿童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害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导致肌肉麻痹而引起肢体运动障碍和畸形的一种疾病。脊髓灰质炎是一种局限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和某些脑干运动核的病毒感染。通常由3种脊髓灰质炎病毒中的一种引起。病毒最初经消化道与呼吸道侵入,随后经血源性途径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
自从脊髓灰质炎疫疫苗被开发并被广泛应用以来,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目前该病主要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发展中国家的5岁以下儿童及其他温和气候条件下的非免疫人群中。在过去的10年中,北美和欧洲仍有散在发病的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口咽途径侵入机体,在消化道淋巴结内增殖,随后通过血液播散,损害脊髓前角神经节运动细胞,特别是腰膨大和颈膨大。潜伏期为6~20d。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可被病毒增殖或其毒性产物直接损伤,也可被局部缺血、水肿及周围出血间接损伤。髓内破坏呈灶状,在3d内每根神经纤维的全长均出现明显的华勒变性。巨噬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包围并清除部分坏死的神经节细胞,炎性反应逐渐消退。4个月后,前角运动细胞已被破坏的区域,由代偿增殖的神经胶质细胞与淋巴细胞填充。
所影响的肌肉块数及麻痹的严重程度是可变的;临床上肌无力的程度与运动单位丧失的数量呈正比。当60%以上的支配肌肉的神经细胞被损伤时,临床上才能查出肌无力。脊髓颈段与腰段支配的肌肉最易受累,下肢肌肉发生麻痹的频率是上肢肌肉的2倍。在下肢最易受累的肌肉是肌四头肌、臀肌、胫骨前肌、内侧腘绳肌及屈髋肌。
肌肉功能恢复的潜力取决于可复性前角运动细胞的恢复情况。开始恢复发生于急性发病后的第1个月内,多数病儿在6个月内完成恢复。
脊髓灰质炎的病程可分为3个阶段:急性期、恢复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一般持续7~10d,全身症状可包括疲倦、咽痛及体温轻度升高,可出现肢体感觉过敏或感觉异常、剧烈头痛、咽痛、呕吐、颈项僵直、背痛、直腿抬高受限等,最终出现不对称性麻痹。在较大的儿童,可出现体温轻度升高、皮肤明显潮红、焦虑不安及肌肉疼痛,轻柔触诊也可诱发触痛。通常浅反射首先消失,当肌群麻痹时深部腱反射也消失。
恢复期自体温恢复正常后开始至两年。在最初4个月内肌力自发地改善明显,此后比较缓慢。Johnson认为3~4个月时某块肌肉的肌力仍低于正常的30%,则应认为是永久性麻痹。肌力恢复超过80%的肌肉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恢复。
慢性期为急性发病后24个月开始,这个时期表现为明显的肌力不平衡和软组织或骨性畸形。由于足与踝是躯体上对周围结构及其他因素依赖性最强的部位,而且又承受着大量的应力,因此它们极易因肌肉麻痹而产生畸形。最常见的足踝畸形包括:爪形趾、足部高弓内翻畸形、背侧囊炎、马蹄足、马蹄内翻足、高弓内翻足、马蹄外翻足、跟行足。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治疗目的在于矫正肌力不平衡,当动力性肌力不平衡导致的畸形影响了行走或肢体功能时,可行肌腱转位术。关节融合术是通过部分或完全地限制关节的活动范围或消除异常活动,稳定松弛或连枷的关节。关节融合术应延迟至10~12岁再施行,以便足能获得充分的发育。
9 术前准备
常规术前检查。
11 手术步骤
Lapidns手术:
1.跨过第1跖趾关节的背内侧面做一纵形切口,显露关节囊背侧部。舌形切开关节囊,其基底部附着于近节趾骨,向远侧翻转此瓣打开关节。用骨刀清除跖骨头背侧所有的异常骨质。沿前足背内侧缘做第2个纵形切口,显露第1跖楔关节,如有必要,同时显露楔-舟关节。如果胫骨前肌过度活动,切断其肌腱,在足背将其转至第2或第3楔骨,或转至舟骨。这样就消除了胫骨前肌背屈第1跖骨干的作用。自第1跖-楔关节切除一块楔形骨块,如有必要可在第1楔-舟关节也切除楔形骨块(图12.39.2.1-1),所有楔形截骨的基底应在下方,截骨的大小依畸形的严重程度而定。
2.于止点处切断𧿹长屈肌腱,将其向近侧拉入前足的切口内。在第1跖骨干上,自其近侧跖面向远侧背面钻一斜行隧道。将长屈肌腱末端向背侧穿过该隧道,送至𧿹趾背侧的切口内;这样就将𧿹长屈肌转变为第1跖骨的跖屈肌,并且消除了该肌跖屈𧿹趾的作用(图12.39.2.1-2)。然后在籽骨的近侧经皮行跖筋膜切断术和第1跖趾关节囊切开术,彻底矫正趾的屈曲挛缩。
3.重叠缝合足背关节囊瓣,置𧿹趾于轻度背屈位;如有𧿹外翻,缝合时在瓣的内侧面施加更多的张力。然后将转位的𧿹长屈肌腱远端固定在关节囊瓣内,被动地加强背侧关节囊。同时在肌腱穿出的跖骨干处将肌腱缝于骨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