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蒜

食材 中药材 理气药 中医学 食疗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ǎo suàn

2 英文参考

maire onion bul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小蒜中药名,出自《河北药材》。为《本草图经》记载的薤白之别名[1]

4 小蒜的别名

薤白头、野蒜、小蒜小独蒜[2]

野蒜、野葱、茆蒜(伏侯《古今注,),卵蒜(崔豹《古今注》),蒜(《别录》),夏蒜(《随息居饮食谱》)。

5 来源及产地

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的鳞茎。主产东北及河北、江苏、湖北等地。[2]

6 采摘

夏、秋采挖,去净泥沙,晒干阴干

7 形态

多年生萆本。外形与大蒜相似而较小,与大蒜的显着不同之点:鳞茎细小如薤,仅有1个鳞球,不如大蒜由多数鳞瓣合成。

8 性味归经

辛、苦,温。入肺、胃、大肠经[2]

①《别录》:"辛,温,有小毒。"

陶弘景:"味辛,性热。"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

9 功能主治

理气宽胸通阳,散结[2]

1.治胸痹心绞痛,脘腹冷痛干呕泄泻痢疾胃炎痰饮咳喘胁痛。煎服:4.5~9g[2]

2.治疮疖,蛇咬伤。鲜品捣敷[2]

温中,下气消谷杀虫。治吐泻,心腹胀痛,疔肿毒疮,毒虫咬伤。

①《别录》:"主霍乱,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

陶弘景:"主溪毒。"

③《千金·食治》:"叶主心烦庙,解诸毒,小儿丹疹。"

④《食疗本草》:"去诸虫毒丁肿,毒疮。"

⑤《随息居饮食谱》:"下气,止痛,杀虫。"

10 运用

小根蒜的叶名薤叶,治疥疮[2]

11 用法用量

煎水洗或捣敷[2]

内服:煎汤,1.5~3钱(鲜者捣汁0.5~1两)。外用:煎洗或捣敷。

12 化学成分

鳞茎挥发油薤白苷、胡萝卜苷等[2]

13 药理作用

薤白对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煎剂在体外对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2]

14 注意

阴虚火旺及日疾、口齿咽喉诸患忌服。

①《日用本草》:"脚气风病人及时病后忌食之。"

②《随患居饮食谱》:"发风损目,病后忌之。"

15 附方

①治霍乱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小蒜一升,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补缺肘后方》)

②治霍乱转筋腹痛不止:小蒜一分,盐一分。烂捣,纳少许于脐中,上以艾火灸五七壮。(《圣惠方》)

③治伤寒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大,始得一日:小蒜一升,捣取汁三合顿服之。(《补缺肘后方》)

④治心痛不可忍,十年五年者:小蒜,酽醋煮顿服之,取饱,不用着盐。(《兵部手集》)

⑤治卒阴痛如刺,汗出如雨:小蒜韭根、杨柳根各一斤。上三味合烧,以酒灌之,及热以气蒸之。(《千金方》)

⑥治恶核肿结不肯散者:吴茱萸小蒜等分,合捣敷之。(《补缺肘后方》)

⑦治蛇毒:捣小蒜,饮汁,以滓敷疮上。(《补缺肘后方》)

16 小蒜使用提示

每餐80克

17 小蒜营养价值

小蒜辛、温,味苦,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的功效,用于胃气滞、泻痢等病症。

18 小蒜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气虚者慎食用。

19 小蒜食疗功效

小蒜性辛、味苦、温;

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的功效;

用于胃气滞、泻痢等病症。

20 小蒜的食用建议

蒜以作调料使用为主,不可多食,多食则伤肝损眼。

21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2.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4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小蒜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小蒜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