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间质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

临床路径 2011年版临床路径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ǎo cháng jiān zhì liú lín chuáng lù jìng (2011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小肠间质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6月22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乳良性肿瘤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88号)印发。

3 发布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乳良性肿瘤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国办发〔2011〕8号)中有关要求,根据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整体部署,我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乳腺良性肿瘤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癌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原发性细胞癌、肝门胆管癌细菌性肝脓肿胃癌脾破裂胰腺癌胰腺假性囊肿肠梗阻小肠间质瘤、克罗恩病肠外瘘肛裂肛周脓肿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工作实际,依照我部印发的临床路径文件,指导各试点医院制订具体实施的临床路径,并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报我部医政司。

请从卫生部网站下载普通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处 邓一鸣、胡瑞荣、焦雅辉

电  话:010-68792840、68792097

邮  箱:mohyzsylc@163.com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4 临床路径全文

小肠间质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

4.1 一、小肠间质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1.1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小肠间质瘤(ICD-10:D13.3伴M8936/1或M8936/3)

小肠间质瘤根治术(ICD-9-CM-3:45.62)。

4.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7版)、《NCCN软组织肉瘤临床实践指南》(美国国家癌症协作网,2010年第2版)。

1.有以下临床表现者须高度警惕有小肠间质瘤的可能性:

(1)原因不明的小肠梗阻,或反复发作的不完全性小肠梗阻,并可以除外术后肠粘连及腹壁疝的患者

(2)原因不明的下腹部及脐周肿块患者

(3)原因不明食欲减退、消瘦腹痛、反复消化道出血或伴有贫血或持续大便隐血阳性,经食管、胃、结肠等部位各种检查未发现病变者;

(4)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或有慢性小肠穿孔及腹部伴有压痛者。

2.小肠间质瘤的确诊需要多学科方法综合应用,目前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手段。

(1)组织学符合典型小肠间质瘤、CD117 阳性的病例可做出小肠间质瘤的诊断。

(2)对于组织学符合典型小肠间质瘤、CD117阴性的肿瘤,应检测c-kit或PDGFRA基因的突变,以协助明确小肠间质瘤诊断。

(3)对于组织学符合典型小肠间质瘤、CD117阴性、且c-kit或PDGFRA 基因无突变的病例,在排除其他肿瘤(如平滑肌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等)后也可做出小肠间质瘤的诊断。

4.1.3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NCCN软组织肉瘤临床实践指南》(美国国家癌症协作网,2010年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7版)。

小肠间质瘤的治疗原则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一般可进行肠段切除肠吻合术。

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进行肿瘤所在肠段及其相应的肠系膜的整块切除,对于低危的小肠间质瘤,通常不需要进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切除肠段的范围应根据结扎血管后的血运而定,至少需切除肉眼所见肿瘤边缘的近侧和远侧的正常肠段。即使术后病理回报镜下切缘阳性,也无需进行再切除。

4.1.4 (四)标准住院日为11-18天。

4.1.5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13.3伴M8936/1或M8936/3小肠间质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1.6 (六)术前准备3-6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肿瘤标记物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HIV、梅毒);

(3)胸片、心电图、腹部/盆腔CT平扫和增强。

2.为明确术前诊断,可考虑进一步检查

(1)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了解肿瘤部位及性质,有无肠梗阻等;

(2)腹部/盆腔MRI:进一步了解肿瘤侵犯情况及查找肿瘤转移证据。

(3)超声心动图:了解心脏形态及其功能

3.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如改善营养状况(能口服者首选肠内营养,梗阻者可给予肠外营养),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可少量多次输注红细胞)。

4.对症处理:如使用止泻药和解药物治疗患者腹泻腹痛等。

5.如果患者有其他系统的合并症可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处理及评估手术风险等,降低手术的风险

4.1.7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如有继发感染征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经验治疗。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厌氧菌药物

3.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4.1.8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7天。

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病变部位及大小选择不同的术式及范围。

3.手术内置物:吻合器、肠内营养穿刺套管和引流管等。

4.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和补充血容量药物晶体胶体),视情况使用止血药血管活性药物

5.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6.病理学检查:切除标本解剖后作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

7.术中注意防止肿瘤种植和残留:与一般胃肠道肿瘤不同,小肠间质瘤仅有一薄层包膜,且存在一定张力,稍一触碰极易出血破溃,导致腹腔播散。因此,原则上不主张瘤体触摸探查,强调行非接触性手术切除,避免过度翻动肠管和系膜。如果肿瘤即将破溃,可用纱布垫覆盖肿瘤并缝于胃壁或系膜上,防止医源性播散。

4.1.9 (九)术后住院恢复7-11天。

1.复查的检查项目:

根据患者情况复查:血常规、血电解质、肝功能凝血功能肿瘤相关标记物等。必要时行CT、B超、造影等其它检查

2.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根据病情选择:制酸剂、止血药化痰药等。

3.根据患者病情尽早拔除胃管、尿管、引流管、深静脉穿刺管。

4.监测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术后饮食。

5.观察伤口。

4.1.10 (十)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伤口无感染引流管拔除。

3.无发热、血白细胞正常。

4.饮食恢复,无需静脉补液。

5.不需要住院处理的其它并发症或合并症。

4.1.11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对手术产生影响的合并症及并发症,如肠梗阻、腹腔感染等,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前危险度评估不准确者,术中可根据探查结果改变术式。

3.术中必要时可留置空肠营养管。

4.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者,则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4.2 二、小肠间质瘤临床路径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小肠间质瘤( ICD-10:D13.3伴(M8936/1或M8936/3))

小肠间质瘤根治术(ICD-9-CM-3:45.6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1-18天

日期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5天

住院第3-6天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

□    开检查检验

□    上级医师查房

□    初步确定诊治方案和特殊检查项目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根据检查检验结果,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治疗方案

□    申请手术及开手术医嘱

□    住院医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讨论、术前小结等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手术安排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含标本处置)、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麻醉同意书或签授权委托书

长期医嘱:

□  外科二或三级护理常规

□  饮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临时医嘱:

□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  凝血功能、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筛查

□  心电图、胸片、腹部/盆腔CT平扫+增强

□  必要时行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腹部/盆腔MRI

长期医嘱: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若并发肠梗阻者,则予肠外营养治疗和液体治疗,同时按肠梗阻进行相应治疗

□    其它相关治疗

临时医嘱:

□    会诊单

□    复查有异常的化验及检查结果

长期医嘱: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  术前医嘱:

□  1)常规准备明日在气管内全麻或硬膜外麻下行小肠间质瘤根治术

□  2)备皮

□  3)术前禁食4-6小时,禁饮2-4小时

□  4)肠道准备(清洁肠道抗菌药物

□  5)麻醉前用药

□  6)术前留置胃管和尿管

□  术中特殊用药:带药入手术室

□  备血

□  带影像学资料入手术室

□  必要时准备术中内镜检查

□  必要时预约ICU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介绍

□    入院评估

□    健康教育

□    活动指导

□    饮食指导

□    病人相关检查配合的指导

□    病情观察

□    心理支持

□    静脉抽血

□    健康教育

□    饮食指导

□    疾病知识教育

□    术前指导

□    治疗护理

□    病情观察

□    心理支持

□    健康教育

□    饮食:术前禁食禁饮

□    术前沐浴、更衣,取下假牙、饰物等

□    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前流程及注意事项

□    备皮、配血、肠道准备等

□    术前手术物品准备

□    治疗护理

□    病情观察

□    促进睡眠环境药物

□    心理支持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 有,原因:

1.

2.

□ 无  □ 有,原因:

1.

2.

□ 无  □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4-7天(手术日)

住院第 5~8 天

(术后第1天)

术前与术中

术后

□    送病人入手术室

□    麻醉准备,监测生命体征

□    施行手术

□    保持引流管通畅

□    解剖标本,送病理检查

□    麻醉医师完成麻醉记录

□    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    完成手术记录

□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情况

□    上级医师查房

□    观察病情变化

□    观察引流量和性状

□    检查手术伤口,更换敷料

□    分析实验室检验结果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    小肠间质瘤常规护理

□    一或二级护理

□    禁食

临时医嘱:

□    术前0.5小时使用抗菌药物

□    液体治疗

□    相应治疗(视情况)

长期医嘱:

□  小肠间质瘤根治术后常规护理

□  一级护理

□  禁食

□  监测生命体征

□  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  常规雾化吸入

□  术后镇痛常规护理

□  胃管接负压瓶吸引并记量(视情况)

□  腹腔引流管接负压瓶吸引并记量

□  尿管接尿袋记尿量

□  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

□  监测血糖(视情况)

□  必要时测定中心静脉

□  必要时使用化痰药、制酸剂及生长抑素

临时医嘱:

□  吸氧

□  液体治疗

□  术后当天查血常规血生化

□  必要时查血尿淀粉酶凝血功能

□  明晨查血常规生化和肝功能

长期医嘱:(参见左列)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肠外营养治疗

临时医嘱:

□    液体治疗及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    更换手术伤口敷料

□    必要时测定中心静脉

□    根据病情变化施行相关治疗

□    明晨查血常规生化

主要

护理

工作

□    术晨按医嘱清洁肠道、停留胃管、尿管

□    健康教育

□    饮食指导:禁饮禁食

□    指导术前注射麻醉用药后注意事项

□    安排陪送病人入手术室

□    心理支持

□    术后麻醉单位准备

□    术后活动:去枕平卧6小时,协助改变体位及足部活动

□    禁食、禁饮

□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    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

□    疼痛护理

□    生活护理(一级护理)

□    皮肤护理

□    管道护理及指导

□    营养支持护理

□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    心理支持(病人及家属)

□    体位活动:协助翻身、取半坐或斜坡卧位

□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

□    疼痛护理

□    生活护理(I级护理)

□    皮肤护理

□    管道护理及指导

□    营养支持护理

□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    心理支持(病人及家属)

□    康复指导(运动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 有,原因:

1.

2.

□ 无  □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6-9天

(术后第2-3天)

住院第8-10天

(术后第4-6天)

住院第11-18天

(出院日)

□    上级医师查房

□    观察病情变化

□    观察引流量和性状

□    复查实验室检查

□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

□    必要时予相关特殊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    观察腹部、肠功能恢复情况

□    观察引流量和颜色

□    根据手术情况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肿瘤分期与后续治疗评定

□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    必要时予相关特殊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    伤口拆线

□    明确是否符合出院标准

□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    通知出入院处

□    通知患者及家属

□    向患者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如康复计划、返院复诊、后续治疗,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等

□    出院小结、疾病证明书及出院须知交予患者

长期医嘱:

□    继续监测生命体征(视情况)

□    拔除引流管(视情况)

□    拔除胃管(视情况)

□    拔除尿管(视情况)

□    肠外营养支持或液体治疗

临时医嘱:

□    其它相关治疗

□    血常规生化、肝肾功能

□    无感染证据时停用抗菌药物

长期医嘱:

□  二或三级护理(视情况)

□  肛门排气后改流质饮食

□  拔除深静脉留置管(视情况)

□  停止记24小时出入量

□  逐步减少或停止肠外营养或液体治疗

临时医嘱:

□  补充进食不足的液体支持

□  复查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

□  必要时行胸片、CT、B超、造影等检查

临时医嘱:

□    伤口拆线

出院医嘱:

□    出院后相关用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    体位活动:取半坐或斜坡卧位,指导床上或床边活动

□    饮食:禁食

□    疼痛护理

□    遵医嘱拔除胃管、尿管

□    观察腹部体征及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

□    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

□    生活护理(一级护理)

□    皮肤护理

□    营养支持护理

□    心理支持(病人及家属)

□    康复指导

□    体位活动:自主体位,鼓励离床活动

□    指导流质至半流质饮食

□    协助或指导生活护理

□    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

□    营养支持护理

□    康复指导

□    出院指导

□    办理出院手续

□    复诊时间

□    作息、饮食、活动

□    服药指导

□    日常保健

□    清洁卫生

□    疾病知识及后续治疗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 有,原因:

1.

2.

□ 无  □ 有,原因:

1.

2.

□ 无  □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