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藤散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iān xiān téng sǎn

2 概述

天仙藤散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七首。

3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方天仙藤散

3.1 组成

天仙藤、炒香附陈皮甘草乌药等分[1]

3.2 制法

上药为末[1]

3.3 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加生姜木瓜、苏叶各三片,水煎服,日三次[1]

3.4 功能主治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方天仙藤散主治妊娠水气,腿足浮肿,喘闷不安,或指缝出水者[1]

4 妇人良方》卷十五引陈景初方之天仙藤散

4.1 别名

香附散天仙藤

4.2 组成

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陈皮甘草乌药(不须要天台者,但得软白、香而辣者良)各等分

4.3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4.4 功能主治

妇人良方》卷十五引陈景初方之天仙藤散主治子气妊娠自3月成胎之后,两足自脚面渐肿腿膝以来,行步艰辛,以至喘闷,饮食不美,似水气状,至于脚趾间有黄水出者。

4.5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大盏,加生姜3片,木瓜3片,紫苏3叶,同煎至7分,放温澄清,空心、食前服,每日3次。小便利,气脉通,体轻,肿渐消,更不须多服。

4.6 附注

香附散(原书同卷)、天仙藤饮(《灵验良方汇编》卷三。)本方方名,《仙拈集》卷三引作“水肿饮”。

5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天仙藤散

5.1 处方

天仙藤青蒿子(炒)、桑白皮(炒)、香附子(炒)、荆芥穗前胡生姜汁制.炒)、柴胡桔梗麻黄(去根.节)、苍术(炒)、干葛、陈皮,各十斤。茴香(炒)、秦艽川芎白芍药、黄半夏(为粗末.姜汁炙)、羌活,各二斤半。甘草(炒)、肉桂(去粗皮)、白芷厚朴(去粗皮.姜汁炒),各五斤。

5.2 炮制

上二十四味,为粗末。

5.3 功能主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天仙藤散主治男子、妇人五劳七伤,感冷冒寒气弱体虚,多倦少力。常服壮筋骨,肢体轻健,进食。

5.4 用法用量

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乌梅、枣子,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并两滓作一服煎。

5.5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方之天仙藤散

6.1 组成

天仙藤香附陈皮甘草乌药茯苓白术大腹皮人参紫苏当归杏仁厚朴白芍

6.2 功能主治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方之天仙藤散主治子气(亦名胎肿)。妊娠3月,两足自脚面渐肿至腿膝,行步艰辛,以致胸膈喘闷,饮食减少,似水气状,脚趾间有黄水出者。此系素有风气,或冲任二经有血风所致。

6.3 各家论述

是方四君补正气,归、芍养胎血;附、陈、乌、腹利气消胀;杏、朴快膈温中,天仙佐之;紫苏主治妇人血风之气。肿消之后,当用四物、四君、杜仲远志山药木香之属,峻补气血

7 魏氏家藏方》卷四方之天仙藤散

7.1 组成

天仙藤1两,甘草(炙)1两,桔梗(炒)1两,青皮(去瓤)1两,香附子2两,天台乌药2两,川白芷2两,陈皮(去白)2两。

7.2 制备方法

上为末。

7.3 功能主治

魏氏家藏方》卷四方之天仙藤散主治蒸热劳气,百骨痠痛,腰背拘急小便赤黄,脚手沉重,胸中不快。

7.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乌梅1个,煎至7分时,通口服。

8 妇人良方》卷二十引《经验妇人方》之天仙藤散

8.1 组成

天仙藤5两(炒焦)。

8.2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8.3 功能主治

妇人良方》卷二十引《经验妇人方》之天仙藤散主治产后腹痛不止,及一切血气腹痛。

8.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产后腹痛,用炒生姜小便和细酒调下;常患血气,用温酒调服

9 《镐京直指》卷二方之天仙藤散

9.1 组成

天仙藤3钱,江西术3钱,炒条芩1钱5分,阳春砂8分(冲),大腹皮2钱,炒枳壳8分,制香附3钱,白茯苓3钱,冬瓜子3钱。

9.2 功效主治

《镐京直指》卷二方之天仙藤散功在安胎顺气。娠妇身肿,由脾弱湿留,气虚下陷,名曰子肿

10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0.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