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方之三白散
3.1 处方
白牵牛子(半生,半炒,杵碎)、炒桑白皮、白术、木通(去皮节)、陈皮(去白)、甘草各半两[1]。
3.2 炮制
上捣为粗末[1]。
3.3 功能主治
治膀胱蕴热,风湿相乘,阴囊肿胀,大小便不利。常服导利留滞,不损脏气。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方之三白散主治小儿初患四肢肤囊浮胀,大小便不利,因膀胱蕴热,风湿相乘者[1]。
3.4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姜汤调下,空心服,未觉再进。
3.5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方
7 《扶寿精方》之三白散
7.1 方名
7.2 组成
白术钱半,白芍药(炒)钱半,白茯苓2钱,泽泻1钱,厚朴(姜汁炒)1钱,黄连(炒)1钱,干姜(炒)5分,乌梅肉(煎用2钱,为丸用3钱)。
7.3 主治
泄泻。
7.4 用法用量
7.5 加减
10 《万病回春》卷八方之三白散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一切肿毒,诸疮疼痛。
10.4 用法用量
用时入药于水碗中即沉底,外用桑皮纸托水搭于患处,热则再易,连搭连易,直待其肿处冰冷,将药敷上。立时即消。
10.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1 《辨证录》卷五方之三白散
11.1 方名
11.2 组成
白芍5钱,川芎5钱,栀子3钱,茯神3钱,天花粉3钱,当归5钱,白豆蔻2枚,南星1钱,菖蒲1钱,枳壳1钱。
11.3 主治
大怒之后,又加拂抑,事不如意,忽大叫而厥,吐痰如涌,目不识人。
11.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4 《卫生总微》卷二十方之三白散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用法用量
每用以鸡羽尖摭少许,扫疮上,其疮便干。
14.5 制备方法
上相合,先左研千下,却右转研千下,当极细腻如粉。
14.6 用药禁忌
慎勿多用,恐毒入腹,无令咽津。此药儿小者难用。
15 《普济方》卷二四四引鲍氏方之三白散
15.1 方名
15.2 组成
陈萝卜子、地枯蒌(即萝卜种)、三白叶(生溪涧边,叶如蓝,顶上三叶白)。
15.3 主治
15.4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下。
1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糊为丸,
16 《三因》卷十四方之三白散
16.1 方名
16.2 组成
白牵牛(略炒)2两,白术半两,桑白皮半两,陈皮半两,木通半两。
16.3 功效
导利留滞。
16.4 主治
16.5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姜汤调下,空腹服。初进1服,未觉再进。
16.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8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