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普拉睾酮介绍
2.1 药品名称
2.2 英文名称
Prasterone
2.3 别名
羟雄酮;麦力新;普拉雄酮;去氢表雄酮;美利生;去氢异雄酮;去氧异雄甾酮;Astenile;Dandros;Dehydroepiandrosterone;Diandros;Mylis
2.4 分类
2.5 剂型
注射用普拉雄酮:每支100mg。
2.6 普拉睾酮的药理作用
普拉睾酮原是来源于尿液的人体激素,普拉睾酮硫酸酯钠盐为肾上腺皮质产生的甾体激素,给药后在胎盘中能转化为雌激素,富集于子宫颈管组织,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水潴留,间质水肿而使宫颈变软。另一方面使宫颈骨胶原酶活性和碱性蛋白酶活性增强,使纤维囊间隙扩大,能耐断裂的组织纤维重新排列,同时增加其伸展性,使颈管退缩,宫口开大而成熟。普拉睾酮除能促进宫颈成熟外,还能缩短分娩发动时间、缩短产程和提高引产成功率,临床研究表明普拉睾酮直接作用于子宫颈部而对子宫无收缩作用,对产妇产后出血量、子宫复归、乳汁分泌和新生儿无影响。对血、尿常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生化,ALT,肾功能及心电图等也均无不良影响,能减轻孕产妇分娩痛苦。
2.7 普拉睾酮的药代动力学
普拉睾酮在妊娠末期经静脉注射5min后血药浓度剧增。15min时血浆药物浓度为给药前的1.3~13.6倍,半衰期为2h。普拉睾酮进入体内先经肝脏代谢为脱氢表雄酮,再经Δ5,4异构酶作用后转化为雄烯二酮,卵巢内芳香化酶作用转化成雌酮及雌二醇。转化后的雌激素和雄激素在血液中95%都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或睾酮雌激雌激素结合球蛋白(TeBG)特异结合,只有游离部分才能与靶细胞特异受体结合后形成“活化”复合体而产生生物学效应。主要分布于肝、肾、肺和消化道,96h后经粪、尿完全排出。
2.8 普拉睾酮的适应证
用于妊娠晚期、产程中、计划分娩及中期妊娠引产时促进宫颈成熟,适用于妊娠末期子宫颈管成熟不全(即子宫口开大不全、宫颈管缩短不全、颈部软化不全)的成熟。
2.9 普拉睾酮的禁忌证
2.10 注意事项
3.普拉睾酮在20℃以下较难溶解,可先将10ml注射用水之安瓿浸入30~40℃热水浴中,待温热后溶解普拉睾酮。
2.11 普拉睾酮的不良反应
少见出现恶心、眩晕、行走乏力、胸闷、注射部位血管痛等一过性反应。7102例使用普拉睾酮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皮肤湿疹,出疹为0.12%,恶心、呕吐、腹泻为0.023%,眩晕、耳鸣为0.04%,手指麻木、手水肿、血管痛为0.13%。
2.12 普拉睾酮的用法用量
普拉睾酮0.1g溶于5%葡萄糖注射剂或注射用水10ml中推注,速度应缓慢,注射时间不少于1min。用于妊娠晚期:每次0.1~0.2g,每天1次,连续3天。用于产程中:每次0.2g,每天1~2次,第2次与第1次间隔2~3h。用于中期引产:用药2次,入院时静脉注射0.2g,次日0.1~0.2g,或遵医嘱。
2.13 药物相互作用
3.普拉睾酮以促进子宫颈管成熟为主要作用,因此,应在使用阵痛诱发促进剂(前列腺素、催产素等)之间用药为宜。
2.14 专家点评
国内报道,应用普拉睾酮对妊娠38~40周初产妇76例进行了分娩经过的临床观察(按Bishop评定法观察),分为2组,第一组40例,孕期38~39.6周,第二组36例,孕期≥40周。第一组宫颈评分≤2分,第二组宫颈评分≤4分;另以38例为对照组。观察标准,用药后宫颈总分增高3分者为显效,增加1~2分者为有效。疗效结果为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7.3%,显效占84.2%(P<0.01),宫颈管缩短和宫颈软化同时改变占总有效率72.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无产兆者每次用药成功率为70%,对照组为50%,(怀孕40周一次用药成功率占80%,对照组为44.4%)。分娩发动时间,第一组用药后比对照组缩短87h,第二组用药后比对照组缩短16h(P<0.01)。93例妊娠38~40周的初产妇因子宫颈管成熟不全,用普拉睾酮治疗,给药一次100mg,一周2次。疗效结果为子宫颈管成熟效果明显改善,用药组为72%,对照组为21.5%。过期产发生率用药组为5.4%,对照组为19.4%。分娩Ⅰ、Ⅱ期所需时间为用药组90例为1.07h,对照组为14.4h。动物实验表明对妊娠子宫可使其子宫颈胶原酶活性增加,引起胶原纤维分解、胶原束间隙扩大、宫颈伸展性增加。它在体内可转化为雌激素,雌激素增加还可使基质成分或酸性黏多糖等增加,以上变化可导致颈管成熟、颈管变软、伸展性加强有利于分娩。对子宫成熟不全(子宫口开大不全、颈管消退不全、颈管软化不全)有促进成熟作用。无子宫收缩及胎儿死亡的危险,现已不用于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