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之阴郄

经穴别名 腧穴学 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ì zhī yīn xì

2 英文参考

Chángqiáng GVl[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气之阴郄经穴别名[1][2]。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原始》名阴郄[2]。即长强[2][2]

穴位长强
汉语拼音Changqiang
罗马拼音Changchiang
美国英译名Long Strong
各国代号中国GV1
日本1
法国莫兰特氏VG1
富耶氏IVG1
德国LG1
英国Gv1
美国Go1

长强经穴名(Chángqiáng GV1[3],DU1[4])。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备急千金要方》作长疆[5]。别名穷骨(《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橛骨(《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气之阴郄(《针灸甲乙经》),胸之阴郄(《西方子明堂灸经》),气郄(《针灸大全》),尾骨(《千金翼方》),尾翠骨(《太平圣惠方》),尾闾(《古今医统大全》),骶上(《太平圣惠方》),骶端[6]骨骶(《类经图翼》),龟尾(《太平圣惠方》),龙虎(《经穴纂要》),尾蛆骨(《人镜经》),骶骨(《人镜经》),曹溪路(《卫生宝鉴》),三分闾(《卫生宝鉴》),河车路(《卫生宝鉴》),朝天岭(《经穴纂要》云出《卫生宝鉴》),上天梯(《卫生宝鉴》),尾骨下穴(《针灸穴名解[7]》),脊骶端《针灸学》(南京))。属督脉[7]长强督脉络穴少阴所结;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之会[7]。长为短之对,强为弱之对,脊柱长而强韧,此穴在其下,故名长强[7]长强穴主要用于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精神分裂症脊强瘛疭,小儿囟陷腰脊疼痛尾骶疼痛痔疮遗尿腹泻泄泻癔症癃闭淋证小便难,阴部湿痒呕血疝气癫狂痫,洞泻大小便难,癔病,腰神经痛等。

4 长强穴的别名

穷骨(《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橛骨(《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气之阴郄(《针灸甲乙经》),胸之阴郄(《西方子明堂灸经》),气郄(《针灸大全》),尾骨(《千金翼方》),尾翠骨(《太平圣惠方》),尾闾(《古今医统大全》),骶上(《太平圣惠方》),骶端[7]骨骶(《类经图翼》),龟尾(《太平圣惠方》),龙虎(《经穴纂要》),尾蛆骨(《人镜经》),骶骨(《人镜经》),曹溪路(《卫生宝鉴》),三分闾(《卫生宝鉴》),河车路(《卫生宝鉴》),朝天岭(《经穴纂要》云出《卫生宝鉴》),上天梯(《卫生宝鉴》),尾骨下穴(《针灸穴名解[7]》),脊骶端《针灸学》(南京))。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

6 穴名

长为短之对,强为弱之对,脊柱长而强韧,此穴在其下,故名长强[7]

长,与短对言,长大,旺盛。强,有强盛意。督脉为统督诸阳之经,自下而上,强劲端长,而长于阳,为全身之所寄托。长强为纯阳初始,又为督脉络穴,其气强盛。杨上善曰:“督脉阳脉长,其气强盛,穴居其处,故曰长强也。”如长而不强,则困顿难支,长而过强,则脊强反折,二症皆可取用矣。循环无端之谓长,健行不息之谓强。养生家调运任督,以意导气,起自尾闾循脊骨,上百会,下龈交,衔接任脉,下颐循胸,至脐腹以抵会阴,复合于督脉。由本穴循背上行,即庄子所谓“缘督以为经”也。如此升降轮会,循环不息,无尽无休,故名长强[7]

7 所属部位

尾端[8]

8 气之阴郄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长强穴在尾骨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9]

长强穴位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处,跪伏位取穴[9]

长强穴位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跪伏位或胸膝位取穴[9]

长强穴在督脉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

长强穴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

长强穴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肌肉

长强穴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骨骼

9 气之阴郄穴的取法

跪伏或胸膝位,于尾骨尖与肛门连线之中点取穴

长强穴位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跪伏位或胸膝位取穴[9]

跪伏或胸膝位,在尾骨下端与肛门之间的凹陷处取穴[10]

10 气之阴郄穴位解剖

长强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浅层主要布有尾神经的后支。深层有阴部神经的分支,肛神经,阴部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肛动、静脉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10]

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肛门外括约肌深部→肛提肌[11]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肛神经皮支(阴部神经分支)分布;深层有肛神经肌支和肛动脉(阴部内动脉分支)分布[11]

布有尾骨神经后支,肛门神经;以及肛门动、静脉分支[11]

11 气之阴郄穴的功效与作用

长强穴具有解痉止痛,调畅通淋的功效。

长强穴有通任督,调肠腑作用[11]

长强穴为督脉首穴,督脉挟脊而行,为诸阳脉之长,“入属于脑”,故既可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前阴、肛肠及腰骶病,又能治疗神志病[12]

长强穴有宁神镇痉,通便消痔之功。主治癫狂,痫疾,脊强反折泄泻痢疾人体气息之出入,血液之流行,饮食便溺之交替,凡诸新陈代谢,均在循环运行之中。无论寐寤,其运行变化均无休止,所谓营卫之行,无顷刻止者也。[12]

12 气之阴郄穴主治病

长强穴主要用于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精神分裂症脊强瘛疭,小儿囟陷腰脊疼痛尾骶疼痛痔疮遗尿腹泻泄泻癔症癃闭淋证小便难,阴部湿痒呕血疝气癫狂痫,洞泻大小便难,癔病,腰神经痛等。

长强穴主要用于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癫痫精神分裂症脊强瘈疭、小儿囟陷腰脊尾骶疼痛[12]

长强穴主治痔疮脱肛便血便秘遗精遗尿腹泻痢疾腰脊强痛,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前列腺炎[12]

长强穴主治痔疾,脱肛便血泄泻痢疾便秘癫痫癔症瘛疭癃闭淋证小便难,阴部湿痒腰痛尾骶骨痛呕血遗精阳痿疝气[12]

长强穴主治泄泻便血便秘、痔疾、脱肛癫狂痫、腰脊尾骶疼痛[12]

长强穴主治痔疾,便血洞泻大小便难,阴部湿痒尾骶骨疼痛癫痫癔病,腰神经痛。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12]

进针至皮下,再与骶骨平行斜向刺入0.5~1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肛门尾骶部,有时针感沿督脉向上传至腰部[12][12][12]

也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2]

注意:针刺长强时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12]

13.2 灸法

可灸[12]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2]

一般不灸[12][12]

14 气之阴郄穴的配伍

长强穴配承山灸有清热通便活血化瘀作用。治痔疾[12]、便结。治久痔[12]

长强穴配百会气海脱肛[12]

长强百会,有通调督脉益气升阳的作用,主治脱肛头昏

长强穴配腰奇癫痫[12]

长强小肠俞,有行气通腑,分清泌浊作用。治大小便难[12]、淋症。

长强身柱,有行气通督的作用。治小儿惊痫[12]

长强百会脐中,治脱肛[12]

长强命门,治赤白痢[12]

长强大肠俞承山百会,治脱肛[12]

15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

针灸甲乙经》:痉反折心痛气短,尻濇,小便黄闭,长强主之。腰痛上寒,实则脊急强,长强主之。癫疾发如狂走者,面皮敦敦,不治,虚则头重洞泄,淋癃,大小便难,腰尻重,难起居长强主之。小儿惊痫瘛疭脊强,互相引,长强主之。

针灸大成》:主肠风下血久痔瘘,腰脊痛狂病大小便难,头重洞泄五淋疳蚀下部,小儿囟陷惊痫瘛疭呕血,惊恐失精,瞻视不正。

针灸聚英》:足少阴少阳结会,督脉别走任脉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入三分,抽针以太痛为度……灸然不及针。

类经图翼》:一经验治少年注夏羸瘦,灸此最效。

席弘赋》:大杼若连长强寻,小肠气痛行针

玉龙歌》:九般痔疾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长强一穴是,呻吟大痛穴为真。

16 气之阴郄穴研究进展

16.1 对肠蠕动的调整作用

刺家兔的“长强”,对原来结肠紧张度低下者大多可使之亢进,而对结肠紧张度增高者则可使之减弱[12]

刺家兔“长强”,能调整结肠运动,使实验性结肠低紧张度者内压升高,高紧张度者内压降低[12]

16.2 心脏的影响

给狗以轻度的氟烷麻醉然后针刺长强,捻针时可明显增加心排血量每搏输出量,降低心率动脉压,减低外周阻力[12]

现代研究报道,针刺狗的长强穴,捻针时可明显增加心排出量和心搏出量,降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减低外周阻力[12]

16.3 用于针麻

据报道:长强水分针麻用于多种妇产科手术,有效率高达97%[12]

16.4 治疗经闭

长强,刺1寸,用强刺激,泻法,留针20分钟,5分钟行针1次。

16.5 治疗婴幼儿腹泻

长强,刺5~8分,小幅度快速捻转2分钟左右出针,每日1次。

16.6 治疗肛裂

长强穴埋肠线。

16.7 治疗痔疮

长强承山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隔日1次。

16.8 治疗癫痫

长强穴埋肠线,4周后行第2次埋线,6次为1疗程。

1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2.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9.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8.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3-124.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9.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30.
  7. ^ [7]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9.
  9. ^ [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0. ^ [10]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48-349.
  11. ^ [11]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3-124.
  12. ^ [12]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48-349.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