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酒渣鼻、酒皶鼻、酒齄鼻、酒齇鼻、鼻齄、赤鼻、鼻准红赤、酒糟鼻、鼻赤相当于西医的什么病?

问答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问:中医的酒渣鼻、酒皶鼻、酒齄鼻、酒齇鼻、鼻齄、赤鼻、鼻准红赤、酒糟鼻、鼻赤相当于西医的什么病?
答:

中医酒渣鼻又叫酒皶鼻酒齄鼻酒齇鼻鼻齄赤鼻鼻准红赤,俗称酒糟鼻、古名鼻赤,相当于西医的玫瑰痤疮[1]酒渣鼻、酒渣性痤疮

酒渣鼻(brandy nose;acne rosacea)为病名。因鼻色紫红如酒渣故名酒渣鼻。出《魏书·王慧龙传》。中医称之为酒皶鼻酒齄鼻酒齇鼻鼻齄肺风肺风粉刺赤鼻鼻准红赤,俗称酒渣鼻酒糟鼻,古名鼻赤[2]。是指发生于鼻部,以鼻色紫赤、丘疹,甚则鼻头增大变厚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1]。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央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慢性皮肤病。由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所致[2]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脾热病者,鼻先赤。”

外科大成·酒渣鼻》云:“酒渣鼻者,先由肺经血热内蒸,次遇风寒外束,血瘀凝滞而成,故先紫而后黑也。治宜宣肺气化滞血,行营卫流通,以滋新血,乃可得愈。”

酒渣鼻以颜面部中央的持续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伴丘疹脓疱鼻赘为临床特征。多发生中年,男女均可发病,尤以女性多见。

症见鼻准发红,久则呈紫黑色,甚者可延及鼻翼,鼻部油腻,疹起如黍,色赤肿痛,破后出粉白汁,日久皆成白屑[2]。重则皮肤变厚,鼻头增大,表面隆起,高低不平,状如赘疣[2]

酒渣鼻的皮损以红斑为主,好发于鼻尖鼻翼、两颊、前额等部位,少数鼻部正常,而只发于两颊和额部,依据临床症状可分为三型。

一、红斑型颜面中部,特别是鼻尖部,出现红斑,开始为暂时性,时起时消,寒冷、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精神兴奋时红斑更为明显,以后红斑持久不退,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呈细丝状,分布如树枝。

二、丘疹脓疱型病情继续发展时,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痤疮丘疹或小脓疱,但无明显的黑头粉刺形成。毛细血管扩张更为明显,如红丝缠绕,纵横交错,皮色由鲜红变为紫褐,自觉轻度瘙痒,病程迁延数年不愈。极少数最终发展成鼻赘

三、鼻赘型临床少见,多为病期长久者,鼻部结缔组织增殖,皮脂腺异常增大,致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称为鼻赘,且皮肤增厚,表面凹凸不平,毛细血管扩张更加明显。

详见酒渣鼻条。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