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所维系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和行为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是由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老子的《道德经》说:“道生之,德畜之…
-
道德发展理论
个体道德不仅会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且也受个体生理机能和认知发展制约,个体道德发展一般包括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发展,表现出年龄阶段性。根据平等精神相互适应阶段;此外,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把个体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见三期六段道德发展理论)。
-
贝尔蒙报告
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部长办公室保护人体实验对象贝尔蒙报告:保护参加科研的人体实验对象的道德原则和方针保护参加生物医学和行为学研究人体实验对象全国委员会的报告目录I.这种做法归类于善行原则。有些以前被认可的常规处理经仔细检查后证明是有危险的,科学研究可以避免这些常规所造成的伤害。但这句话需要解释。
-
自我发展
自我发展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核心。父母施行奖励的职权,则变作了"超我"中的"自我理想",自我理想确立道德行为的准则,良心负责对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施行惩罚。他还认为,人格的动力学说就在于"伊底""自我""超我"三者的固定交互作用,亦即"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只允许来自"伊底"的性和挑畔的冲动得到有限的表现。
-
品德心理
品德心理是在人的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和处于核心地位的部分。它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理想等许多极其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心理成份。
-
德者寿
德者寿养生术语。亦称仁者寿。这是由于儒家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养生中的作用,主张突出个人养德的主动性,来达到道德自我完善的境界,并认为这是人们得以长寿的基本要素。自我道德感的满足,缓解了这方面的情感矛盾,减少了心理冲突,并通过大脑皮层,又给生理机制带来良性影响,从而有益于人的健康。
-
自我评价原则性
自我评价的原则性(principlednessinself-evaluation)指的是能够以一定的道德观点和社会行为准则为依据而作出自我评价。到了13岁,就能以合理性即公道或不公道作为标准来判断是非了。有些教育工作者指出,大约在小学四年级,儿童的道德观念发生质的飞跃,在这以后明显地出现了从道德原则出发的评价。
-
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指个人主动地提出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培养自己的人格品质的过程。学龄初期儿童步入学校,开始系统的学习生活,逐步学会自我约束,而真正的自我教育,作为自我完善的方法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④运用种种自我激励的手段,如自我分析、自我鼓励、自我命令、自我监督等。
-
沃尔斯特法令
1920年-1934年间,美国实施了“禁酒令”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切法规都不可能一出台就是完善的,它和当时的政策、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沃尔斯特法令》也称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及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均属违法。事实上,这一方法在美国的历史上仅有过这么一次。
-
禁酒令
1920年-1934年间,美国实施了“禁酒令”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切法规都不可能一出台就是完善的,它和当时的政策、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沃尔斯特法令》也称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及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均属违法。事实上,这一方法在美国的历史上仅有过这么一次。
-
器官移植伦理学
器官移植伦理学是生命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器官移植技术与当代社会文化、生命伦理观念交叉的产物。从哲学的高度,考察器官移植的道德价值,如效益与风险、收益与代价的比较等诸问题;从社会公平与正义出发,讨论人体器官这种稀有资源的收集、分配问题;探讨器官移植实施过程中社会、医疗组织、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等。
-
情操
情操(sentiment)以人的社会需要为中介以某种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念为中心的高级情感。冯特称之为高级感情。现代心理学中,人们习惯于把复杂的情绪称为高级情感(即情操),并把它分为道德的、审美的、理智的三种。高尚的情操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调整人的行为、指导人的行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小学三、四年级是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飞跃时期,从注重行为效果的评价过渡到注重行为动机的评价;儿童独立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面不断提高,到初中三年级以后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基本上不再依附于别人。
-
伦理
伦理是处理人际关系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伦理”一词,在西方源于古希腊文ε’τησs,含有风俗、习惯,气质和性格等意义;“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理”有治玉、分别、条理、道理、治理等含义。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
紫格尼克效应
从这一阶段起就比较明显地看到社会化对个人品德形成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儿童个人的需要必须与同辈伙伴的道德要求相一致。—总而言之,为了使“紫格尼克效应”能对我们的角色扮演,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就要自觉地对“心理张力”予以恰当的调节,既要避免“懒惰病”,又要克服“至善论”。
-
价值观辨析学派
价值观辨析学派(valuesclarificationschool)是西方儿童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流派。价值观辨析的方法:在具体做法上,该学派主张根据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特征,结合儿童的兴趣,应用书籍、电影、电视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班级群体的相互影响进行价值辨析的教育。
-
自律
自律(autonomy)是皮亚杰术语,针对他律而言。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其道德判断具有主观性,是道德判断水平发展趋于成熟的主要标志。皮亚杰称这种规则为彼此相互尊重的合理规则,与此相对立的是他律道德关系的单方尊重的强制性规则。
-
性教育
人的性意识是从性启蒙后开始的。性意识的启蒙是指对性的意识上的觉醒。由于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青少年时期性心理活动内容变化多端。2.性心理教育,包括如何正确对待月经,如何正确对待遗精等。3.性道德教育,是性教育的核心内容,着重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意志和道德行为。
-
慎独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陷,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明代理学家邵庸发展了慎独学说,指出,保持本性不受“情”的蒙蔽才能在修养过程中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使主体能凭借内心的信念,选择符合道德原则的行为。
-
中医伦理学
中医伦理学是中医学关于医学伦理的分支学科。中国传统医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高尚的道德境界,深厚的实践基础。研究和发展中医伦理学,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宝贵遗产,发展现代医学伦理学,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医德,树立良好的医德风尚,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5)中医科研及医院管理的道德。
-
同情
同情(sympathy)是道德感之一,是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具体表现为能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并给予道义上的积极支持。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同情现象出现得比较早。而另一种是伴随着冷静与理智的真正同情,有帮助的方法,行动上的反应,有贯彻的毅力,还有持久的耐性。而这样的同情才是别人真正所需要的。
-
纽伦堡法典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德国纽伦堡组织了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纳粹战犯,《纽伦堡法典》是1946年审判纳粹战争罪犯的纽伦堡军事法庭决议的一部分,它牵涉到人体实验的十点声明,其基本原则有二,一是必须有利于社会,二是应该符合伦理道德和法律观点,因而又称为《组伦堡十项道德准则》。实验方法及采取的手段;
-
犯罪者的人格缺陷
犯罪者的人格缺陷指犯罪者因社会化过程中的失误而形成的偏离社会规范的个性,亦称不健全人格。它是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心理基础。(5)以自我利益为核心,并采取一厢情愿的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不能抑制消极减力情绪的滋生蔓延;(8)缺少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社会性情感;(10)具有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智力和特殊能力。
-
犯罪动机的良性转化
犯罪动机的良性转化指犯罪人逐渐放弃犯罪动机,而减少和终止犯罪活动的过程。(2)犯罪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如主体的犯罪心理结构尚不完善、不巩固,主体尚未完全丧失道德观念,主体对荣誉、前途、家庭的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及对刑罚的恐惧感等。
-
品德
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它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固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
绿色生态思想
与人文主义不同,绿色生态思想观察、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再是自然界中狭隘的人类子系统,而是整个生态系统。在其代表作《瓦尔登湖》及其他作品中,梭罗留下大量赞颂自然和谐美妙、鞭笞人类虚妄无知的激情文字,这些文字成为现代生态思想家以及绿色和平组织汲取思想养料的宝库之一。
-
同类意识
同类意识这一概念导源于亚当·斯密1759年所著《道德情绪学说》一书中的同情概念。这种意识开始于一个人的同情心理,继而才表现出高级的同情、爱情,以及同类认识,最终才成为社会生活中个体的主观心理,这种意识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使团体内的成员更加团结与更加相似,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所谓的社会。
-
悖德狂
1845年,英国Prichard从智能精神病中分出悖德狂,他认为:患者的智能很少或完全不受损害,主要表现在情感、性情或习惯方面,他们心灵中的道德观念和正义原则是高度歪曲和破坏,自我控制能力丧失或受到严重障碍。目前已很少使用此术语,此类表现的患者多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中描述。
-
内部化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内部化常被用作认同的同义词,被用来解释他的人格发展臆说和所谓人格的3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表示把他人的各种特性结合到自己的人格中去的过程,行为主义论者虽然也接受内部化的假说,但认为它也不过是个体的一种学习过程。
-
筑基
筑基气功内丹术术语。其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行为、道德方面的修养,即所谓炼功必先涵养道德、积善积德。即排除杂念,增强心意的自控能力,收心止念,专注于炼功一境。筑基是内丹术的起手功夫,只有作好这段功夫,才能正式进入以后的炼丹各阶段,并避免因“炼己不纯”而可能产生的种种副作用。
-
天理与人欲
天理与人欲是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伦理道德与物质欲望之间关系的范畴。王充则以为人民的物欲得到满足之后,才知道礼节和荣辱。以封建社会的伦理为天理,认为天理人欲不两立。李贽反对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戴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理欲问题,提出“理存于欲”的学说,以为“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
-
优生学
概念:优生学是以遗传学为基础研究改良人的遗传素质以产生优秀后代的学科。19世纪末英国博物学家高尔顿根据人工培育动、植物优良品种的事实,尤其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提出了通过人工控制来改善人类遗传素质产生优秀后代的科学思想,1883年发表《对人类才能的调查研究》,创立了优生学。(4)环境优生学。
-
人格魅力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表现: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社会关系上,表现为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
传统医德
在中国医学史上,几乎所有医学著作都不同程度地论述医德,如《黄帝内经》中的“疏五过论”与“征四失论”、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医家十要》、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张璐的《张氏医通·医门十戒》等。阿拉伯的《迈蒙尼提斯祷文》也是很有影响的传统医德专著。
-
犯罪心理结构
犯罪心理结构指个体在犯罪行为实施前早已潜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推动作用的各种消极心理因素的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结合。(2)犯罪心理的调节结构、歪曲的自我意识、亚文化的道德意识、错误的法律意识等。(3)犯罪心理的特征结构、特定的气质类型、消极的性格特征、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智能等。
-
失个性化
失个性化又叫去个性化或去个体化,是集群行为研究中的一个术语。在这种条件下,人们不考虑别人怎么想,不惧怕惩罚,失去自我控制,行动放肆,失去个人特点,淹没于群众之中,去个性化常包括摆脱正常社会约束和从事极端否定的行为。二是责任扩散。金巴尔多认为,一旦失个性化开始并聚集力量,就难以逆转或是停止。
-
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
-
罪犯心理结构
罪犯心理结构指服刑人改造期间的心理结构,是以其原有的犯罪心理为基础,在改造情境的不断刺激下新形成的复合矛盾心理。罪犯的需要,既有原犯罪需要的残存,也有正常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这种需要的不满足感;罪犯的兴趣,有继续迷恋犯罪生活的追求,有猎奇、追求刺激的兴趣,对文体活动、学习文化、技术感兴趣。
-
罪犯心理可塑性
罪犯心理可塑性指罪犯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恶习的可变性。在服刑改造期间,犯罪心理结构往往因得不到强化而消退,或因受到不同或相反的刺激而得到改造。只要为罪犯创造有利于改造的各种条件,就可能改造其旧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恶习,建立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新的心理结构和行为习惯。
-
情感障碍犯罪
其主体犯罪心理的形成,固然和主体需要久未满足或遭受重大挫折而引起否定性情绪情感有关,多数还是一种精神病态,即行为内心体验的强度,持续时间、变化速度都超出正常情理范围,同外界刺激与现实环境不协调。此种犯罪的行为人对刺激的情绪反应强度越过正常人,能够自我控制,容易产生激情。
-
犯罪动机的放弃
犯罪动机的放弃亦称犯罪动机的中止。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由于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良心发现或道德、法制观念萌生,主动放弃犯罪动机而中止犯罪。又如报仇者本想杀害对方,但举起刀时看到对方与年幼儿女相偎而睡,顿生恻隐之心,放弃了报复动机。后者是被动地停止,是由于外来的原因。
-
价值观
价值观(values)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经济的、逻辑的、科学的、艺术的、道德的、美学的、宗教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价值观影响人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进而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学龄初期儿童则倾向于同伴关系的协调和维护群体的规则;
-
隶属群体
隶属群体指个人所依附的群体,即归属群体。这里取广义,间接的解释,把国家、民族、阶级、社区等称为人的隶属群体。个体与隶属群体之间只有利益、心理、道德、价值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一致或认同,但成员之间没有直接的人际关系或人际交往。通常隶属群体总是个体成员进行社会化的大环境,它制约着人的态度体系和文化观念。
-
动机性遗忘
动机性遗忘(motivatedforgetting)指为避免不愉快的情绪或内心冲突而遗忘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现象。这种遗忘常由一定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所致,是个体心理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但动机性遗忘并不意味着有关的经验已从记忆贮存中消失。相反,这类经验可能在梦境中,或通过某些过失行为隐晦地表现出来。
-
风俗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
不良思想品德
不良思想品德指不符合思想道德要求的品德和思想观念。具有经常性和稳固性的特征。
-
异性效应
上述李女士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如今的社会还是一个男性占很大优势的社会,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由女性出面较为顺利,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谓“异性效应”。人们一般比较对异性感兴趣,特别是对外表讨人喜欢,言谈举止得体的异性感兴趣,这点女性也不例外,只不过不如男性对女性那么明显。
-
心理的个体发展
心理的个体发展是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至死亡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心理的个体发展包含两种相反的心理变化过程:前进上升的变化和衰退下降的变化。关于心理的个体发展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的《儿童心理学》成为科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开端。
-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又称做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与法医学鉴定一样,属于医学科学鉴定的一个组成部分。鉴定人在他的专业范围之内可对有关法定能力(例如责任能力、行为能力、受审能力、接受刑罚能力等)发表意见;超越专业范围之外的问题,如一般的社会或道德评价问题,则不应给予解答。
-
动机缺乏综合征
动机缺乏综合征指吸食大麻类药物的青少年,造成慢性中毒后常出现的一组症状:变得呆板,兴趣索然,缺乏上进心,道德感丧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