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经不解
过经不解指过了传经的日期,病仍未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宜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则愈。”
-
过经
过经指伤寒已经过了太阳病阶段。另一种为过经后太阳病候虽罢,但出现少阳、阳明等它经病候,则为“过经不解”。为太阳过经而传入少阳。《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宜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则愈。”
-
伤寒论本义
《伤寒论本义》为伤寒著作。清·魏荔彤撰于1724年。卷首并附方有执《阴阳表里图》,闵芝庆《传经论》以及作者对方、闵二家学说的评价。编次方面,将合病、并病、坏病、痰病、过经不解等内容置于三阳经病和三阴经病之间。本书另有魏氏自撰的跋语,分析了六经病的八纲及治法举例,可资参考。现存康熙刻本等多种清刻本。
-
尚论篇
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初刻于1648年。将合病、并病、坏病、疾病四类,附于三阳经末;将过经不解、差后劳复、阴阳易等附于三阴经末。本书于1763年江西黎川陈氏重刊时并为四卷,而别刻喻昌《尚论后篇》四卷,论述温证、伤寒、真中风,小儿诸症以及太阳阳明方、阳明少阳方、三阴及各证方等,与《尚论篇》合为八卷。
-
参胡三白汤
《伤寒全生集》卷四:参胡三白汤:处方:人参、白茯苓、白芍、白术、柴胡。功能主治:伤寒过经不解,人弱脉虚,不可下者。阴火动,加黄柏、知母;心烦口苦,痞满,加枳实、黄连;白芍滋厥明之血,茯苓清少阴之水,生姜助柴胡散表邪,大枣助人参补元气。霍乱虚烦。用法用量:加大枣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
-
参胡温胆汤
《医学入门》卷四:参胡温胆汤:处方:陈皮1钱,半夏1钱,茯苓1钱,枳实1钱,人参1钱,竹茹8分,香附8分,麦门冬8分,柴胡8分,桔梗8分,甘草3分,生姜3片,大枣2个。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各家论述:《寒温条辨》:脾胃虚寒,少阳不能行生发之令,故痰涎沃胆而不能眠,参、草、苓、枣之甘温,以补益脾气。
-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为伤寒著作。沈氏于《伤寒论》注家中,比较推崇方有执、喻嘉言,认为《伤寒论》中所谈六气外感,主要是“风伤卫、寒伤营”,“而括燥湿于寒伤营,春夏温热该于风伤卫”(见自序)。编次仿喻嘉言《尚论篇》,将六经篇目合病、并病、过经不解、差后劳复等均另立篇名,“惟以正治汗、吐、下次之于前;
-
解余汤
处方:黄芩1钱,柴胡1钱,干葛1钱,前胡6分,枳壳6分,赤芍5分,桔梗5分,连翘5分,甘草3分,薄荷3分,茯苓2钱,半夏2钱,川芎1钱。功能主治:伤寒过经不解,发热或潮热,口干舌燥者。用法用量:方中茯苓、半夏、川芎用量原缺,据《家庭治病新书》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