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经病
指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证。阳明府证是有形的燥实热结于腑,证见潮热、谵语、腹满痛、不大便、脉沉实等。本病特征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脉弦等。少阳之脉行于两胁,故令胁痛。邪传少阴,则气行于阴而不行于阳,故但欲寐。”
-
再传
概述:再传即再经。指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证。《伤寒论》中把外感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证候,依据所侵犯的经络、脏腑病变部位,受邪轻重,邪正盛衰,划分为六经病证,以之分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指出各经的主要脉证、治法及其传变规律,进行辨证论治。
-
太阴病
指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证。《伤寒论》中把外感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证候,依据所侵犯的经络、脏腑病变部位,受邪轻重,邪正盛衰,划分为六经病证,以之分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指出各经的主要脉证、治法及其传变规律,进行辨证论治。指寒邪直中太阴或邪传太阴寒证。
-
三阳病
概述:三阳病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的总称。如脉浮而弱,汗自出者,此营强卫弱而表虚也,用桂枝汤以解肌,使营卫和,而邪自解矣。”辨证有经证、府证之分。《张氏医通·诸伤门》:“若交少阳之经,则往来寒热,口苦胁痛,以其经居表里之半,邪欲入则寒,正与争则热,所以只宜和解,而有汗、下、利小便三禁。”
-
三阴病
概述:三阴病为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等三阴病的总称。指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证。其病可从三阳病传变而致,亦有因寒邪直中少阴引起。《伤寒贯珠集》卷六:“然太阴为病,不特传经如是,即直中亦如是,且不特伤寒如是,即杂病亦如是,但有属阴属阳,为盛为虚之分耳。”
-
再经
概述:再经指伤寒六经病证中,一经病证未愈,又传入他经。《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传经指伤寒六经病的传变,病邪从一经传人另一经的证候。另一种为过经后太阳病候虽罢,但出现少阳、阳明等它经病候,则为“过经不解。”
-
厥阴病
厥阴病病名。从证候分析,属于六经病阴阳胜复、寒热错杂(多为上热下寒)的证情。属阳虚寒厥,症见厥逆、恶寒、下利、脉微,治宜四逆汤或四逆加人参汤等方以回阳救逆。如热邪传入厥阴,症见烦满消渴,舌卷囊缩,谵语便秘,手足乍温乍凉,脉沉有力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之(见《伤寒括要》卷上)。
-
伤寒论本义
《伤寒论本义》为伤寒著作。清·魏荔彤撰于1724年。卷首并附方有执《阴阳表里图》,闵芝庆《传经论》以及作者对方、闵二家学说的评价。编次方面,将合病、并病、坏病、痰病、过经不解等内容置于三阳经病和三阴经病之间。本书另有魏氏自撰的跋语,分析了六经病的八纲及治法举例,可资参考。现存康熙刻本等多种清刻本。
-
少阳病
《张氏医通·诸伤门》:“若交少阳之经,则往来寒热,口苦胁痛,以其经居表里之半,邪欲入则寒,正与争则热,所以只宜和解,而有汗、下、利小便三禁。”参见太阳病、阳明病、寒热往来:太阳病为病名,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如脉浮而弱,汗自出者,此营强卫弱而表虚也,用桂枝汤以解肌,使营卫和,而邪自解矣。”
-
经尽
经尽为病因病理学名词。参见:传经指伤寒六经病的传变,病邪从一经传入另一经的证候。或自太阳始,日传一经,六日至厥阴,邪气衰不传而愈者,亦有不罢再传者,或有间经而传者,或有传至二三经而止者,或有终始只在一经者,或有越经而传者,或有初入太阳,不作郁热,便入少阴而成真阴证者,或有直中阴经而成寒证者。”
-
伤寒兼证析义
《伤寒兼证析义》为伤寒著作。清·张倬撰。本书所称伤寒兼证,不拘于六经病兼证范畴,包括伤寒兼杂病的多种情况。作者分析了中风、虚劳、内伤、宿食、头风、泻利、胎产等17种兼伤寒的病证,以问答方式,阐述这些伤寒兼证的病因、病理、证候及治法。后附经脉、奇经、运气、方宜四篇。
-
金匮玉函经
《金匮玉函经》金匮著作。系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的古传本之一。1066年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与宋本《伤寒论》同时刊行。卷二-四为痓、湿、暍、辨脉、六经病、厥利、呕哕、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等病证;卷五-六为汗、吐、下、灸刺、水等治法的“可”与“不可”及热病阴阳交并生死证;
-
太阴经病
《医学心悟·太阴经证》:“太阴经病,自古混同立言,故方药多错乱,今细按之,有三法焉。夫太阴有传经之邪,有直中之邪,有误下内陷之邪,不可不辨也。经又谓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者,此直中之寒邪也,法当理中汤以温之。或因误治属太阴属寒湿为患的里虚寒证。治以温里为主,宜理中汤、四逆汤等方。
-
少阴四逆证
少阴四逆证为证候名,指邪传少阴,心肾阳衰,阴寒内阻而致四肢逆冷之证。《伤寒溯源集·少阴热证》:“热邪内郁而心烦不得卧,致手足两少阴俱受病也,以黄连阿胶汤主之者,所以泻心家之烦热,益肾脏之真阴也。”《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通脉四逆汤主之。”
-
少阴病
少阴病为病名,为六经病之一。本病特征是脉微细,但欲寐,四肢逆冷,下利清谷,甚至汗出亡阳等。治宜温经回阳,如四逆汤等方。其病可从三阳病传变而致,亦有因寒邪直中少阴引起。《伤寒溯源集·少阴热证》:“热邪内郁而心烦不得卧,致手足两少阴俱受病也,以黄连阿胶汤主之者,所以泻心家之烦热,益肾脏之真阴也。”
-
伤寒表证
《伤寒指掌》卷一:“凡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头痛,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烦疼,发热,恶寒,此皆太阳经之见症。如脉浮而弱,汗自出者,此营强卫弱而表虚也,用桂枝汤以解肌,使营卫和,而邪自解矣。”
-
六经渴
指伤寒六经病所见之渴证。《卫生宝鉴》卷十二:“辨六经渴并治法。太阳渴,脉浮无汗者,五苓、滑石之类。阳明渴,脉长有汗者,白虎、凉膈之类。少阳渴,脉弦而呕者,小柴胡加瓜蒌根也。太阴渴,脉细不欲饮水,纵饮唯思汤不思水,四君子、理中汤之类。少阴渴,脉沉自利者,猪苓汤、三黄汤之类。
-
厥阴热证
是指外感病末期,阴液亏耗,阳热极盛,阳郁不能外达,以四肢厥冷,面红目赤,胸腹灼热,口渴烦躁,舌红,苔黄,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厥阴病证。又:“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阳虚寒厥,见脉微恶寒,手足厥冷者,治宜回阳救逆。
-
阳病入阴
概述:阳病入阴为病机。通常是指外感病传变过程中,伤寒病由三阳经传入三阴经,或温热病由卫气分传入营血分的一种传变方式,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变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六经传变,有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合病、并病、直中三阴等。
-
过经
过经指伤寒已经过了太阳病阶段。另一种为过经后太阳病候虽罢,但出现少阳、阳明等它经病候,则为“过经不解”。为太阳过经而传入少阳。《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宜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则愈。”
-
伤寒保命集
《伤寒保命集》为《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的别名。金元·张璧撰。书中分述伤寒六经病证,伤寒主方,变方及其适应证。辨别伤寒与温病,介绍伤寒症候的刺法,伤寒杂证,伤寒传变诸证和一些较常见的内科杂病的证治。此外并介绍妇人伤寒、某些妇产科及外科病证的证治。后编入《济生拔粹》中。
-
伤寒悬解
《伤寒悬解》为伤寒著作。十四卷,卷首、卷末各一卷。清·黄元御撰。作者对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的编次颇多攻讦,并力图“于破裂纷乱之中条分缕析,复其次第”。书中将《伤寒论》所载113方,分别六经病证,予以剖析贯穿,并注明本病、经病、腑病、脏病、坏病及传腑、传脏、入阳入阴等不同情况,加以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
-
伤寒秘要
《伤寒秘要》为伤寒著作。二卷。明·董玹纂定,胡正心参补。前有伤寒约论,次述六经病证,并分述伤寒诸症以及与伤寒有关的证候、病证66则,末附治疗方剂102首及备用效方19首。现有抄本和十竹斋刊《袖珍本医书》。
-
伤寒论新注
《伤寒论新注》为伤寒著作。承淡安注解,朱襄君参订。承氏参考多种《伤寒论》注本及有关著作,对仲景原文采取提要、注解、小结的形式予以详析,并对六经病证补充针灸疗法。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试用中西汇通的理论注释经义,书中的注解和方论杂有附会或不够恰当的观点。现存1930年上海宏大善书局石印本,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
-
伤寒论三注
《伤寒论三注》为伤寒著作。清·周扬俊撰于1677年。在六经病每篇前均论述该经脉环周之理,并认为六经乃指手足十二经脉,非单指足经而言,补充了朱肱的足六经说。作者强调伤寒病证应以风寒为重点,故将论中春温夏热、火劫、并病、合病、脏结、结胸、痞证、痉湿暍等另编于后。
-
伤寒证治准绳
《伤寒证治准绳》为《伤寒准绳》的别名。《证治准绳》组成部分。明·王肯堂编撰。刊于1604年。卷首入门辨证诀,鉴别外感、内伤之发热,阐析伤寒及类伤寒一些症候在因、证方面的不同点。4列述六经病主要病证的方治;6为合病、并病及汗、下、吐后等病;卷7为劳复、食复、瘥后诸病、四时伤寒、妇人和小儿伤寒等;
-
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
《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为伤寒著作,又名《伤寒保命集》,二卷,金元·张璧撰。书中分述伤寒六经病证,伤寒主方,变方及其适应证。辨别伤寒与温病,介绍伤寒症候的刺法,伤寒杂证,伤寒传变诸证和一些较常见的内科杂病的证治。此外并介绍妇人伤寒、某些妇产科及外科病证的证治。后编入《济生拔粹》中。
-
阳明病
经病有传经、自受之不同,府病有宜下、宜清、宜温之各异。”辨证论治:阳明经证因无形的邪热盛于经,证见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等。治宜清热保津为主,常用白虎汤等方。阳明府证是有形的燥实热结于腑,证见潮热、谵语、腹满痛、不大便、脉沉实等。阳明病由于里热外蒸,故不恶寒而反恶热,是阳明病的发热特征。
-
伤寒准绳
《伤寒准绳》为伤寒著作。《证治准绳》组成部分。又名《伤寒证治准绳》。明·王肯堂编撰。刊于1604年。卷首入门辨证诀,鉴别外感、内伤之发热,阐析伤寒及类伤寒一些症候在因、证方面的不同点。4列述六经病主要病证的方治;6为合病、并病及汗、下、吐后等病;卷7为劳复、食复、瘥后诸病、四时伤寒、妇人和小儿伤寒等;
-
伤寒说意
《伤寒说意》为伤寒著作。清·黄元御撰。《四库全书提要》记载:“元御既作《伤寒悬解》,谓论文简奥,非读者所能遽晓,后著此书,以开示初学之门径。”本书除列述六经病证外,卷首对六经、六气、营卫、风寒、传经等均有专题论述,但其中掺杂了一些主观臆断的解释。现存多种清刻本和《黄氏医书八种》本。
-
伤寒论集注
清·张隐庵注释,高世栻纂集:《伤寒论集注》为书名。书成于1683年。首列六经正文,次霍乱、阴阳易、瘥后劳复,次痉湿暍汗吐下后,末列辨脉平脉。汇节分章,力主维护旧论,并用运气学说阐释六经病机。徐氏选取成无己、庞安时、方有执、喻嘉言、柯韵伯、周禹载、魏荔彤等诸家学说,并结合个人见解以诠释《伤寒论》原文。
-
伤寒论读
《伤寒论读》为伤寒著作。清·沈尧封撰于1765年。作者认为《伤寒论》中所论伤寒,亦即《难经》所述广意伤寒的概念。据此分析六经病证,并辨太阳证传经、病解和误治,对于临证识病,分辨相似而相混的证候有一定的启发。末附脉法及《伤寒论》全部方剂。后编入《三三医书》中。
-
古本康平伤寒论
《古本康平伤寒论》为伤寒著作。汉张机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包括伤寒例,六经病及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等。1946年日人大冢敬节将校正本寄赠苏州叶橘泉,叶氏予以重校后出版排印本,1954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重予刊行。
-
厥阴寒证
概述:厥阴寒证(Jueyindiseasewithcoldsyndrome)是指外感病末期,机体阳衰,阴寒内盛,以手足厥冷,脉细欲绝或脉促等为常见症的厥阴病证。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阳气内郁,以致手足厥逆,心下痞塞,胸胁苦满,或腹中痛,脉弦有力者,治宜疏肝泄热退厥。
-
病理模型
动物病理模型是研究生命科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它可以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性观察,从而得出比较客观而明确的结论。制造的中医病理模型目前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外感温热病理模型,包括卫气营血病机、三焦病机及伤寒六经病机;
-
传经尽
传经尽指病邪在某经传变至尽。或自太阳始,日传一经,六日至厥阴,邪气衰不传而愈者,亦有不罢再传者,或有间经而传者,或有传至二三经而止者,或有终始只在一经者,或有越经而传者,或有初入太阳,不作郁热,便入少阴而成真阴证者,或有直中阴经而成寒证者。”观察疾病的传经与否,决定于脉证有无变化。
-
邪郁少阳
邪郁少阳为病机。少阳主半表半里,邪气郁阻于少阳,既未入里,也不在表,因而出现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耳聋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食,脉弦等症状。《张氏医通·诸伤门》:“若交少阳之经,则往来寒热,口苦胁痛,以其经居表里之半,邪欲入则寒,正与争则热,所以只宜和解,而有汗、下、利小便三禁。”
-
少阳病证
是指邪犯少阳,枢机不运,经气不利,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等为常见症的证候。病因病机:由邪热在半表半里所致。治疗:《张氏医通·诸伤门》:“若交少阳之经,则往来寒热,口苦胁痛,以其经居表里之半,邪欲入则寒,正与争则热,所以只宜和解,而有汗、下、利小便三禁。”
-
心烦
出《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在半表半里而烦,宜和,小柴胡汤。其阴寒而烦,则有恶寒蜷卧及下利厥逆、吐蚘之症,宜温,温用四逆汤,蚘用乌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