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太阳小肠经
【语译】手太阳小肠经:①从小指外侧末端开始(少泽),沿手掌尺侧(前谷、后溪),上向腕部(腕骨、阳谷),②出尺骨小头部(养老),直上沿尺骨下边(支正),③出于肘内侧当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小海),向上沿臂外后廉,④出肩关节部(肩贞、臑俞),绕肩胛(天宗、秉风、曲垣),交会肩上(肩外俞、肩中俞;
-
手三阳经
概述:手三阳经是指十二正经中行于上肢外侧的三条阳经,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其分布是:手阳明在桡侧,手太阳在尺侧,手少阳在两者之间。与手太阴肺经相为表里。与手少阴心经相为表里。它的分支,从膻中分出,上出缺盆,经项旁,连系耳后,上行出于耳尖上方的角孙,再弯曲向下,经面颊到目下;
-
天宗
治症与曲垣、秉风略同。分布着肩胛上神经。主治病症:天宗穴主治肩胛疼痛,肘臂外后侧痛,乳痈,胸胁支满,咳嗽,肋间神经痛,乳腺炎,落枕,肩周炎,肘外廉后侧痛,颊颔肿,颊颌肿痛,咳逆抱心,肩关节周围炎,胸胁胀满,咳嗽,气喘,哮喘,肩背软组织损伤等。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天宗配肩井,对乳腺增生有很好的疗效。
-
手太阳
本经从小指尺侧末端少泽开始,沿手掌尺侧上向腕部,出于尺骨茎突部的养老,向上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肘部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小海,再沿上臂外侧后缘上行,出肩关节后部的肩贞,绕行于肩胛,与督脉在项部大椎穴处相交,向前进入锁骨上窝,联络心脏,沿着食道下行,贯穿膈肌,到达胃部,入属小肠;荥穴,五行属水。
-
天容
主治病症:天容穴主治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强痛,咽炎,扁桃腺炎,齿龈炎,腮腺炎,胸痛,肋间神经痛及颈项肿痛,肩痛不举,颈项部扭伤,颊肿,项强,瘰疬,瘿气,甲状腺肿,咽中如梗,头项痈肿,癔症,胸痛胸满,咳嗽,气喘,咳逆上气,哮喘,唾沫,咽喉炎,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胸膜炎,癔病等。或艾条灸5~
-
手太阳标本
手太阳标本为六经标本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卫气》:“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马莳注:“手太阳小肠经之本,在手外踝之后,疑养老穴,标在命门之上一寸,疑是督脉经命门上十三椎悬枢。”十二经标本对阐述经脉生理、病理及其分布特点有一定意义,掌握十二经的标部和本部及其穴位所在,就可作为辨别虚实进行补泻的依据。
-
小肠经
小肠经为手太阳小肠经的简称。手太阳小肠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I。与手少阴心经相为表里。五行属火。本经从小指尺侧末端少泽开始,沿手掌尺侧上向腕部,出于尺骨茎突部的养老,向上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肘部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小海,再沿上臂外侧后缘上行,出肩关节后部的肩贞,绕行于肩胛
-
六腑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又称“水谷之海”(《黄帝内经灵枢·玉版》)和“五藏六腑之海”(《黄帝内经灵枢·五味》)。其背俞为胃俞,募穴为中脘,合穴为足三里。其背俞为大肠俞,募穴为天枢,下合穴为上巨虚。又名净府、水府、玉海、脬、尿胞等。出陈氏《小儿按摩经》。
-
小肠手太阳之脉
即手太阳小肠经。本经自手小指尺侧端(少泽)起始,沿手掌尺侧缘上行,出尺骨茎突,沿前臂后边尺侧直上,出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小海),向上沿上臂后边内侧,出行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向前进入缺盆(锁骨上窝),深入体腔,联络心脏,沿着食道下行,贯穿膈肌,到达胃部,入属小肠。
-
手少阴络脉
手少阴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半字应据《黄帝内经太素》卷九删),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该络脉从腕上1寸的通里穴处分出,别走手太阳小肠经,在腕后1.5寸处与本经相并上行,进入心中,上连舌本,属于目系。可取手少阴络穴治疗。
-
臂泰阳脉
其病:臂外廉痛。本经从小指尺侧末端少泽开始,沿手掌尺侧上向腕部,出于尺骨茎突部的养老,向上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肘部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小海,再沿上臂外侧后缘上行,出肩关节后部的肩贞,绕行于肩胛,与督脉在项部大椎穴处相交,向前进入锁骨上窝,联络心脏,沿着食道下行,贯穿膈肌,到达胃部,入属小肠;
-
大容
大容即天容。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俯伏或正坐取穴。有清热利咽,疏经理气作用。如耳聋、耳鸣、咽炎、扁桃腺炎、齿龈炎、腮腺炎、胸痛、咳嗽气喘、唾沫、肋间神经痛及颈项肿痛、肩痛不举等。配听宫、听会、中渚,治耳聋、耳鸣;配合谷、少商治扁桃体炎;配阳溪治胸满不得息。一般直刺0.5~
-
心合小肠
心合小肠为脏腑相合之一。心与小肠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络属,构成心和小肠的阴阳表里相合关系。小肠实热,每见心烦、口舌糜烂。《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例如,心热下移小肠,可见小便赤涩或尿频、尿急、尿血等,治疗时可以用清泻心火的穴位。
-
液
又:“故五脏六府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素问绍识》:“汤液,是煮米取汁,醪醴是酝酿所成。”《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汤液十日,以去其八风五痹之病。”
-
臂少阴脉
《足臂十一脉灸经》:“臂少阴脉:循筋廉,出臑内下廉,出腋。其病:胁痛。手少阴为手少阴心经的简称。它的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行于肺,向下出于腋下的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下向肘内侧横纹头的少海,沿前臂内侧后缘下行,到掌后豌豆骨部的神门,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少冲,交手太阳小肠经。
-
手少阴之正
手少阴之正即手少阴经别的原称(手少阴之正即手少阴经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别》。手少阴经别为十二经别之一。从本经分出后进入腋下渊腋穴处的两筋之间,属于心脏,上行到喉咙,并上出于面,与手太阳小肠经在目内眦会合,为六合中的第四合。
-
手少阴之别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半字应据《黄帝内经太素》卷九《十五络脉》、《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第一及《圣济总录》卷一九一删),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从腕关节后1寸处的通里穴分出,沿本经上行进入心中,再向上联系舌根部,归属于目系(眼后联系于脑的组织)。
-
十一脉
包括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已记载这十一脉,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相比少一条手厥阴心包经。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手厥阴)别脉也。”
-
肩上热
肩上热证名。肩部灼热或有热感。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肩背部位是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等的循行部位,如该经发生病变,可见肩上热的症状。
-
二十八脉
即左右手足十二经脉共二十四经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加任脉,督脉,阴蹻脉、阳蹻脉等共二十八脉。《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
-
十二经脉流注
十二经脉流注指人体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贯注。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
丙丁
丙丁为古人用十干以纪日,丙丁即丙日与丁日。丙丁属火,火分阴阳。丙为阳火,内应手太阳小肠经,故小肠经旺于丙日;丁为阴火,内属手少阴心经,故心旺于丁日。《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
-
耳病
概述:耳病(eardisease)是耳部疾病的统称。为听觉器官。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均循行于耳。《黄帝内经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耳为肾窍,乃宗脉之所聚,若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至聋聩。
-
小舌
经穴别名·小舌:小舌为少泽穴别名。如寒热疟疾、头痛、项强、目翳、角膜炎、喉痹、舌卷、乳痈、乳少、臂麻、手颤、小指不用、昏迷急救等。又名小舌(《喉科秘旨》卷下)、蒂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蒂中(《杂病源流》卷二十四)、喉花(《杂病源流》卷二十四)、蒂中(《杂病源流》卷二十四)、帝中、帝钟。
-
手太阳小肠经穴
手太阳小肠经穴指归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
肘曲泉
肘曲泉为经穴别名。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合穴,五行属土。如寒热、风眩头痛、耳聋、目黄、项痛颊肿、齿龈疼痛、瘰疬、上肢不举、尺神经痛、肘关节炎、舞蹈病、癫痫、瘈疭、精神分裂症等。配合谷、大陵、神门、行间、心俞治精神病。一般直刺0.3~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正常人小海穴,可使阑尾蠕动增强。
-
附兮
附兮为穴名。见《琼瑶神书》。“兮”乃“分”之误,即附分。附分为经穴名(FùfēnBL41)。出《针灸甲乙经》。为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俯伏或俯卧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如肩背拘急、颈项强痛、肘臂麻木不仁等。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
-
胃系
胃系指食管。见《类经》。手太阳小肠经“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现指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分鼻咽、口咽、喉咽三部分,是呼吸道及消化道的共同通路。见《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
-
养叟
养叟为穴名。见《琼瑶神书》。养老为经穴名(YǎnglǎoSI6)。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本经郄穴。此穴善治目花、耳聋、腰酸和身重等老人疾患,故名。位于前臂后区,腕背横纹上1寸,尺骨头桡侧凹陷中。如目视不明、急性角膜炎、视神经萎缩;落枕及腰痛、膈肌痉挛。配风池治落枕;配内关治呃逆。一般直刺0.3~
-
前骨
前骨即前谷。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在手指,第五掌指关节尺侧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有清热解表、调气通络作用。如热病汗不出、疟疾、头痛、项强、痄腮、耳聋、耳鸣、目痛、目翳、鼻衄、扁桃体炎及咳嗽胸满、指痛不能握、乳汁分泌不足、乳腺炎等。配照海治急性喉炎;配合谷、曲池、外关治手痛、前臂痛。一般直刺0.2~
-
乘风
乘风为穴名。见《神灸经纶》。秉风为经穴名(BǐngfēngSI12)。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为手阳明、太阳、少阳、足少阳的交会穴。风:风邪。正坐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冈上肌。有通经活络作用。本穴配风池、天柱治项强;配肩井、臑俞、肩髃治肩胛部肿痛。一般直刺0.5~
-
胸中大腧
胸中大腧指大杼穴。为督脉别络;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如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肩背痛、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等。
-
通穴
通穴为古藏医刺络穴位。出藏医书《四部医典》。位于鹰嘴下4寸外侧静脉,相当于手太阳小肠经支正穴部位。主治肝朗头病(急腹症),其症状如间歇性肋部或肝区剧痛,有畏寒、发热等。一般直刺0.5~0.8寸。
-
童子
童子为瞳子髎之简称。为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主治头面、眼目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赤痛痒、目泪出、多眵 、目生云翳、青盲雀目、眉棱骨痛、口眼歪斜、喉痹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血管性头痛、结膜炎、角膜炎、屈光不正、夜盲、视神经萎缩、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禁直接灸。
-
童子髎
童子髎即瞳子髎。为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主治头面、眼目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赤痛痒、目泪出、多眵 、目生云翳、青盲雀目、眉棱骨痛、口眼歪斜、喉痹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血管性头痛、结膜炎、角膜炎、屈光不正、夜盲、视神经萎缩、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禁直接灸。
-
窗簧
窗簧为经穴别名。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属手太阳小肠经。穴在颈部,位于上,主治耳病,通耳窍,如开天窗,故名。侧伏或正坐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提肌→头、颈夹肌。配风池、后溪治颈项痛;配外关、听宫治耳聋、耳鸣;配间使、通谷治暴痦不能言。一般直刺0.3~
-
邃穴
邃穴指经穴。至《针灸甲乙经》已有系统记载,计正中(任、督脉)单穴49,两侧(十二经脉)双穴300,合计总穴名为349穴。手太阴肺经11,手厥阴心包经9,手少阴心经9;手阳明大肠经20,手少阳三焦经23,手太阳小肠经19;足阳明胃经45,足少阳胆经44,足太阳膀胱经67;足太阴脾经21,足厥阴肝经14,足少阴肾经27。
-
手阴阳
手阴阳指循行经过上肢的六条经脉,包括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出《黄帝内经素问·血气形志篇》。
-
耳窍
手少阳经,“系耳后,出耳上角”,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见《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耳为肾窍,乃宗脉之所聚,若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
-
心经
它的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行于肺,向下出于腋下的极泉,沿上肢前边,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内侧,下行肘节(少海),沿前臂尺侧,到手掌后豌豆骨突起处(神门),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其末端(少冲)。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经脉过处厥冷,疼痛,掌中热痛等。
-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指手太阳小肠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证。见《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颌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脉经·小肠手太阳经病证》除上列“是动、所生”病外,并列举了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下重便脓血,暮发热等症。
-
手太阳之正
手太阳之正即手太阳经别的原称。手太阳经别为十二经别之一。《黄帝内经灵枢·经别》:“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在肩关节部从手太阳小肠经分出,向下行入于腋窝部,走向心脏,连系小肠。
-
手太阳小肠经病
手太阳小肠经病为手太阳小肠经所发生的病候。又《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本经主要病证为:咽喉痛,腮肿,耳聋,目黄,项强,肩胛及上肢后外侧痛,小腹痛,胀,引腰脊,泄泻,大便不利。
-
手太阳经别
手太阳经别为十二经别之一。原称手太阳之正。在肩关节部从手太阳小肠经分出,向下行入于腋窝部,走向心脏,连系小肠。《黄帝内经灵枢·经别》:“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语译:手太阳经别:在肩关节部从手太阳经分出,进入于腋窝部,走向心脏,联系小肠。
-
手少阴经别
手少阴经别为十二经别之一。即手少阴心经别行之正经。《黄帝内经灵枢·经别》:“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从本经分出后进入腋下渊腋穴处的两筋之间,属于心脏,上行到喉咙,并上出于面,与手太阳小肠经在目内眦会合,为六合中的第四合。
-
十四经
十四经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的合称。十四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督脉。
-
十四经穴
十四经穴为穴位分类名,简称“经穴”。穴位的分经,《黄帝内经》中有分散记述,至《针灸甲乙经》已较系统,计正中(任、督脉)单穴49,两侧(十二经脉)双穴300,合计总穴名为349穴。手太阴肺经11,手厥阴心包经9,手少阴心经9;足阳明胃经45,足少阳胆经44,足太阳膀胱经67;足太阴脾经21,足厥阴肝经14,足少阴肾经27。
-
大杼脉
大杼脉即足太阳膀胱经之大杼穴。为督脉别络;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如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肩背痛、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等。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
-
表里配穴法
表里配穴法为配穴法之一。一般以原络配穴法(原络配穴法是指取主病经的原穴为主,配以表里经的络穴为辅)为代表,但不局限于此。如胃胀满疼痛,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配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癫、狂、痫,取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和手少阴心经的神门;咳嗽取太渊(肺)与合谷(大肠);肝病取太冲(肝)与阳陵泉(胆)等。
-
天杼
“天杼”之“天”,“大”之误,即大杼穴。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如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肩背痛、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