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藏
《本藏》为《黄帝内经灵枢》篇名。本篇从体表形态探讨本脏腑的情况,故名。主要论述人体五脏六腑在性质、形态和位置方面存在的差异说明其对健康的影响。同时又指出五脏配合六腑、外与体表皮毛等名有相应的关系。
-
本
从疾病的新病与旧病,原发与继发来说,旧病、原发(先病)为本,新病、继发(后病)为标;《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探究本原·本:本意指探究本原,如《黄帝内经灵枢》的“本神”、“本输”、“本藏”等,均为此义。
-
六府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器官的合称·六府:六腑为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器官的合称。《黄帝内经灵枢·本藏》:“六府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①位于前臂屈侧尺侧边,自肘至腕一线(《小儿按摩经》)。
-
心痛彻背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文献有胃气痛,肝胃气痛,阴虚胃脘痛,气郁脘痛、火郁胃脘痛、积热胃脘痛,瘀血胃脘痛,蚘动脘痛,积冷胃脘痛,外感胃脘痛,内伤胃脘痛等记载。
-
约
概述:约:1.约束、控制;《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约为遗溺。”《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爪直色白无约(皱纹)者,胆直。”《针灸甲乙经》:“膀胱…《医方集解》:“盖方成知约,庶敢用柴胡干葛耳。”归纳,概括·约:“约”意指归纳,概括。《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
-
牙车
牙车为解剖名称。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藏》。又名牙床。即口腔内载牙之骨,分上、下两部分。即今之牙槽骨。
-
通草散
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通草散:处方:通草(半两)木通(半两)泽泻(一分)竹茹(二钱少用.用法用量:就剉时每服秤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细末。主治:伏暑下血如久痢。方出《千金》卷六,名见《三因》卷十六:方名:通草散别名:通草膏、通草丸、通气丸组成:通草、细辛、附子各等分。主治:鼻齆。
-
揭唇
揭唇指人体口唇翻露于外。出《灵枢·本藏》。“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如上所述,用唇的所见能估计本脏“脾”的情况。
-
肉䐃
肉䐃为人体部位名。肉䐃(䐃音jiǒng窘)指人体肌肉较丰厚处。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藏》。䐃,指人体肌肉丰厚坚实之处。《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脾应肉,肉䐃坚大者,胃厚;肉䐃么者,胃薄。”《类经》:“䐃,肉之聚处也。”
-
强巴赤列
强巴赤列(1929~2011.2.21),男,藏族,1929出生于西藏拉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主任医师,拉萨市藏医院院长,自治区藏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自治区卫生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自治区科协主席等职,1947年起从事藏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藏医。5天后实施放血疗法。
-
协调阴阳
概述:协调阴阳:1.经络的主要功能之一;《黄帝内经灵枢·本藏》言经络的作用是“行血气而营阴阳”。人体内的阴阳总是处于不断消长中·协调阴阳:协调阴阳是指人体内的阴阳总是处于不断消长中。《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
爪
爪为解剖结构名。指甲。《黄帝内经灵枢·本藏》:“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
-
战栗
见于外感热病、疟疾、暴受寒冷、饮酒、恐惧等情况。“或平人冒极寒而战栗者,由寒主闭藏,而阳气不能散越,则怫热内作故也。”“或平人极恐而战栗者,由恐为肾志,其志过度,则劳伤本藏,故恐则伤肾,肾水衰则心火自甚,而为战栗也。《张氏医通·寒热门》:“亦有暴感寒邪,恶寒脉伏而战栗者。”参见寒栗、振寒、寒战条。
-
人经
人经泛指人体经脉。经脉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的统称,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脉分正经和奇经两大类,前者称十二(正)经脉,后者称奇经八脉。《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
经脉
经脉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的统称,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脉分正经和奇经两大类,前者称十二(正)经脉,后者称奇经八脉。《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
六腑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又称“水谷之海”(《黄帝内经灵枢·玉版》)和“五藏六腑之海”(《黄帝内经灵枢·五味》)。其背俞为胃俞,募穴为中脘,合穴为足三里。其背俞为大肠俞,募穴为天枢,下合穴为上巨虚。又名净府、水府、玉海、脬、尿胞等。出陈氏《小儿按摩经》。
-
十度
概述:十度为古诊法。古代有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等五度,五度有虚有实,合称十度。用针前,先辨别十度,可以较准确地进行补泻刺法。对使用燔针劫刺等强刺激疗法时,注意区别对待。《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黄帝内经素问》的《气穴论》、《气府论》等篇,记载了人体经脉的重要俞穴及其部位。
-
内脏
内脏为人体器官名。泛指胸腹腔中的五脏六腑。《黄帝内经灵枢·本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