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问对
主要内容:《针灸问对》以问答形式阐述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针法、灸法,并附载经络穴位歌诀。内容多取自《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及当时通行的针灸书。全书以《内经》、《难经》等书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对于金、元以后的各种针灸学说则采取批判或否定的态度,并批判了某些不负责任的医疗作风。
-
针灸问答
概述:《针灸问答》为书名:1.《针灸问对》;2.王卜雄、沈雪勇、张用中编著;3.马秀堂编。明·汪机(石山)撰。成书于嘉靖九年(1530年)。书以问答形式阐述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针法、灸法,并附载经络穴位歌诀。内容多取自《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及当时通行的针灸书。1990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汪机
汪机治病主张强调辨证论治,诊断需四诊互参,力纠单以脉诊为务断人吉凶;汪机于针灸方面亦有所论述,著作甚丰,有《医学原理》。《本草会编》、《读素问钞》、《脉诀刊误集解》(校刊戴同文之《脉诀刊误》而作)、《外科理例》、《痘治理辨》、《针灸问对》、《伤寒选录》、《运气易览》、《医读》、《内经补注》。
-
汪石山医书八种
《汪石山医书八种》个人医学丛书。又名《汪氏医学丛书》,明·汪机编辑。1522年后陆续刊出。包括《脉诀刊误集解》、《石山医案》、《读素问钞》、《运气易览》、《针灸问对》、《外科理例》、《痘治理辨》、《推求师意》八种。多属临证经验的论著,各详本条。现有明嘉靖刻本,近代石印本。
-
摇法
《针灸问对》:“摇,凡退针出穴之时,必须摆撼而出之,青龙摆尾亦用摇法,故曰摇以行气,此出针之法也。”握腕摇肩法:术者一手扶住患肢肩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腕关节上方,在拔伸牵引下从前下至前上至后上至后下方的大幅度环转摇动肩关节。颈部摇法的作用与应用:颈部摇法具有舒筋活络、通利关节、解除压迫的作用。
-
退法
概述:退法:1.针刺手法名;2.推拿手法名。金·窦汉卿《针经指南》:“退者,为补泻欲出针时,各先退针一豆许,然后却留针,方可出之。”目前退针的方法,宜从深部缓缓退至皮下,留置片刻以待气缓,当针下不觉沉紧时随即拔出。指方向向后或向下的平推法。如退六府即推六府法。
-
提法
概述:提法:1.针刺手法名;明.《金针赋》列为十四法之一:“轻浮豆许曰提。”其法本于《难经》“动而伸之”,伸即提之意。《针灸问对》:“欲泻之时,以手捻针,慢慢伸提豆许,无得转动再出。推拿手法名·提法:提法为推拿手法名,正骨八法之一。常用在拿法或捏法的操作过程中,以加强手法的刺激强度。
-
盘法
概述:盘法:1.针刺手法名;2.推拿手法名。在龙虎升降法中用此。《针灸问对》又规定了每次盘转的次数,并以左右区分补泻,谓:“其盘法如循环之状,每次盘时,各须运转五次,左盘按针为补,右盘提针为泻,故曰盘以和气。”本法多用于腹部或肌肉丰满处的穴位,有促使针下得气的作用。即活动幅度较大的摇法。
-
扪法
概述:扪法:1.针刺辅助手法名;2.推拿手法名。出《针经指南》:“扪者,凡补者出针时用手扪闭其穴也。”《针灸问对》:“补时出针,用手指掩闭其穴,无令气泄,故曰扪以养气。”指出针后,以手指扪按穴位,掩闭针孔,无令正气外泄的方法。补法多用之。《针灸大成》列为下手八法之一,操作相同。
-
抽添法
抽添法为针刺手法名。与纳气法类似。即先紧按慢提九数,得气后,慢慢转换针向,多用提按(或当呼气时按纳,吸气时上提),使气到病痛部位再直起针向下按纳。用于瘫痪、半身不遂等症。《金针赋》:“抽添之诀,瘫痪疮癞,取其要穴,使九阳得气,提按搜寻,大要运气周遍,扶针直插,复向下纳,回阳倒阴。”
-
苍龟探穴
苍龟探穴为针刺手法名。飞经走气四法之一,与赤凤迎源对称。是以徐疾法和针向行气法结合而成。《针灸问对》:“持针于地部,右盘提而剔之。”其法:进针得气后,向上下左右四方斜刺,每方均由浅入深,按浅、中、深三层作三进一退的“钻剔”动作,犹如龟入土,有通行经脉的作用。
-
爪切
《针灸大成》:“爪切者:凡下针,用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穴,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荣卫也。”参见爪法、切法:爪法为针刺辅助手法名。指针刺时用拇指指甲爪掐穴位以便于准确进针的方法。为《针经指南》手指补泻十四法之一。后《针灸大成》列为下手八法之一。《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切而散之。”
-
龙虎升降
概述:龙虎升降为针刺手法名。龙虎,指左右捻转;《针灸大成》卷四:“凡用针之法,先以右手大指向前捻之,入穴后,以左手大指向前捻,经络得气行,转其针向左、向右,引起阳气,按而提之,其气自行,如气未满,更依前法再施。”最后据情使用按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有调和阴阳,宣通经络的作用。
-
汪石山
汪石山即汪机。汪机为明代著名医学家。安徽祁门人。精内、外、针灸、痘疹诸科,治病强调以调补气血为主,更偏重理气。平生著作较多,其中《针灸问对》一书,以问答形式撰述针灸基础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颇有见地。
-
汪省之
汪省之即汪机。汪机为明代著名医学家。安徽祁门人。精内、外、针灸、痘疹诸科,治病强调以调补气血为主,更偏重理气。平生著作较多,其中《针灸问对》一书,以问答形式撰述针灸基础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颇有见地。
-
隔衣针
隔衣针为隔着衣服进行针刺。汪机《针灸问对》:“虽隔衣针亦每中其穴也。”此法因穴位局部皮肤无法消毒,容易引起感染,今已废用。
-
禁针穴歌
禁针穴歌为针灸歌诀名。见汪机《针灸问对·卷之下》:“禁针穴道要先明,脑户囟会及神庭,络却玉枕角孙穴,颅息承泣随承灵,神道灵台膻中忌,水分神阙并会阴,横骨气冲手五里,箕门承筋并青灵,更加臂上三阳络,二十二穴不可针。古人禁针穴较多,与所用针具粗糙有关。虽然,亦当知有所避忌,以慎为要。”
-
禁灸穴歌
见汪机《针灸问对·卷之下》:“禁灸之穴四十五,承光哑门并风府,天柱素髎临泣上,睛明攒竹迎香数,禾髎颧髎丝竹空,头维下关与脊中,肩贞心俞白环俞,天牖人迎共乳中,周荣渊液并鸠尾,腹哀少商鱼际同,经渠天府中冲位,阳关阳池地五会,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并阴市,伏兔髀关及委中,殷门申脉承扶忌。”
-
新安医籍丛刊·针灸类
《新安医籍丛刊·针灸类》为丛书名。王乐匋等主编。1992年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内收有《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灸问对》《针方六集》《神灸经纶》《小儿烧针法》五部新安医家所著针灸专著,并予以点校。
-
循法
概述:循法(mildpressingalongchannelcoursemildpressingalongmeridiancourse)为针刺辅助手法名。《针灸问对》:“下针后,气不至,用手上下循之,假如针手阳明合谷穴,气若不至,以三指平直,将指面于针边至曲池,上下往来抚摩,使气血循经而来。”临床应用:催气:进针前循按可宣散气血,进针后循按可迅速得气。
-
捻转补泻
概述:捻转补泻(reinforcing-reducingmethodbytwirlingneedle)为针刺补泻法之一。原称子午补泻。金·窦汉卿《标幽赋》:“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手三阳、足三阴、任脉,右转顺经为补;左右转捻转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和次数的多少来分别补泻:有以捻转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和次数的多少来分别补泻的。
-
进气法
进气法为针刺手法名。《针灸大成》称作“运气法”。其法先直刺,行紧提慢按六数,得气后,将针斜对病痛处,行气后,让患者吸气五、七口,以助运气。《金针赋》:“进气之诀,腰背肘膝痛,浑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针,卧针五七吸,待气上下。”此乃运气之法,可治疼痛之病。”
-
动法
动法为刺法名。指入针后,摇动针体并结合提插、捻转,以使气行的方法。《针经指南》:“动者,如气不行,将针伸提而已。”《针灸问对》:“凡下针时,如气不行,将针摇之,如摇铃之状,动而振之,每穴每次须摇五息,一吹一摇,按针左转,一吸一摇,提针右转,故曰动以运气。”
-
弹法
概述:弹法:1.针刺辅助手法名;后世医家发展为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催气方法。《针经指南》:“弹者,凡补时,可用大指甲,轻弹针,使气疾行也。《针灸问对》:“用大指弹之,象左补也。弹法推拿手法名·弹法:弹法为推拿手法名。出《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
-
担截
担截见于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有两种解释:其一,为取穴法之一,担者挑也,指病在中而上下或左右取穴;截者切断也,指独取一穴阻断之以泻病势。截即按法,补法。“凡泻针之法…退针一豆,谓之提,为担,为迎也。”《针灸问对》:“一说:右手提引谓之担,左手推按谓之截。
-
搓法
概述:搓法:1.针刺辅助手法名;有的搓法掺以提插,区分寒热,如《针灸问对》解释:“搓,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久,故日搓以使气。”但单向捻转数不宜过多,否则针身容易为肌肉组织缠住,发生滞针、折针等异常情况。
-
本经选穴法
本经选穴法为针灸取穴法之一。即循经选穴法。本法早在《内经》中已有论述。又《医学入门》:“因各经之病而取各经之穴者最为要诀。”远取者以头面躯干部疾患选取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本经穴位,如阳明头痛取合谷,胃脘疼痛取足三里,近取者以选取病所较近的本经穴位,如肝区疼痛取章门,鼻塞不闻取迎香等。
-
循经选穴法
循经选穴法针灸取穴法之一。又称本经选穴法。又《医学入门》:“因各经之病而取各经之穴者最为要诀。”远取者以头面躯干部疾患选取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本经穴位,如阳明头痛取合谷,胃脘疼痛取足三里,近取者以选取病所较近的本经穴位,如肝区疼痛取章门,鼻塞不闻取迎香等。
-
爪法
概述:爪法:1.刺法名;后《针灸大成》列为下手八法之一。参见切法:切法为针刺辅助手法名。《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切而散之。”《针经指南》列为手指补泻十四法之一:“切者,凡欲下针,必先用大指甲左右于穴切之,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是不伤荣卫也。”《肘后备急方·救卒中恶死方》:“救卒死…
-
摄法
概述:摄法:1.针刺辅助手法名;指入针后,以押手指甲在针刺腧穴所在经络上下进行按捏以催气的方法。《针经指南》列为十四法之一。《针灸问对》:“下针之时,气或涩滞,用大指、食指、中指三指甲,于所属经分来往摄之,使气血流行,故曰摄以行气。”作用与拿法相似而刺激量较强。
-
切法
概述:切法:1.针刺辅助手法名;2.推拿手法的一种。《针经指南》列为手指补泻十四法之一:“切者,凡欲下针,必先用大指甲左右于穴切之,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是不伤荣卫也。”有二法:掐法:《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即掐法。《肘后备急方·救卒客忤死方》:“心腹绞痛胀满,气冲心胸…令切鼻柱下也。”
-
努法
努法为针刺手法名。指入针得气后,用大指、食指捏住针头,用中指侧压针身使之成弯弓之状,以使气行的办法。具有行气的作用,在龙虎升腾法中用之。《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弹而努之”,指在行针之前,用手指弹动穴部促使气血充盛。
-
龙虎升腾
概述:龙虎升腾:1.针刺手法名;2.龙虎升降法。出《针灸问对》。龙虎,指左右捻转;即先用右手大指向前捻针,进穴后,再用左手大指向前捻针,得气后又向左向右转针,并用下按上提动作,使气行。最后据情使用按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有调和阴阳,宣通经络的作用。
-
辅助手法
辅助手法为针刺手法分类名,与基本手法相对而言。《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出《针经指南》。摇而退之,出针之法;《针灸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
-
使气
使气为针刺术语。《针灸问对》:搓法“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久,故日搓以使气。”意指搓法分左右,可以促使和控制针感。
-
按法
概述:按法:1.针刺手法名;《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推而按之。”《医学入门》:“按者,插也。”明.《金针赋》列为十四法之一:“轻浮豆许曰提。”其法本于《难经》“动而伸之”,伸即提之意。推拿手法名·按法:按法又名抑法。按法临床应用:按法在临床上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