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宝鉴
概述:《卫生宝鉴》为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元·罗天益撰。内容以方药为主,其中“名方类集”和“针法门”,着重论述针灸法,并首辑窦汉卿《通玄指要赋》。卷四至卷二十为名方类集,针对各科较常见病证,选用效方,详其主治及服用法,为本书的主要组成部分;卷二十一药类法象,简述常用药的性味、功能;
-
人参黄芪散
概述:人参黄芪散为方剂名,出自《卫生宝鉴》卷五方。处方:人参、桔梗各一两,秦艽、茯苓、地骨皮、生地黄各二两,知母、柴胡各二两半,黄芪三两半,天门冬、鳖甲(酥炙)各三两。功能主治:功能益气阴,退虚热。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悸潮热盗汗,食减,咳嗽脓血,胸胁不利。
-
五味黄芪散
概述:五味黄芪散为方剂名,出自《卫生宝鉴》卷十二方。组成:黄芪、麦门冬、熟地黄、桔梗各五钱,甘草二钱半,白芍药、五味子各二钱,人参三钱。制法:上药为粗末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煎服,日三次。功能主治:主治因嗽咯血成劳,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脚膝无力。
-
水煮木香膏
概述:水煮木香膏为方剂名,出自《卫生宝鉴》卷十六方。组成:罂粟壳(蜜浸炒)六两,乳香、肉豆蔻、砂仁各一两半,当归、白芍药、木香、丁香、诃子皮、藿香、黄连、青皮(去白)、陈皮、炙甘草、厚朴(姜制)各一两,炮姜、枳实(麸炒)各半两。用法用量:每服一丸,加大枣一枚,水煎,和滓稍热食前服。
-
白花散
概述:白花散为方剂名,出自《卫生宝鉴》卷十七引申显卿方。组成:朴硝不拘量。制法:上药为末。用法用量:每服二钱,茴香煎汤。食前调下。功能主治:主治膀胱有热,小便不通。
-
杂类名方
《杂类名方》为《济生拔粹》系列丛书之一。元·杜思敬辑。刊于1308年。是中医丛书较早的一种。其中《杂类名方》为杜氏所撰集。
-
疳积上目·湿热犯目证
又称小儿疳眼(见《卫生宝鉴》卷十)、疳毒眼(明·倪维德《原机启微》)、疳眼(出《龙木论》)、疳涩眼(出《儒门事亲》)、小儿疳眼外障(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小儿疳伤眼目(见《银海精微》)、疳病攻眼症(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疳疾上目(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详见疳积上目条。
-
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
定义: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infantilemalnutritioninvolvingeyewithspleen-kidneyyangdeficiencypattern)是指脾肾阳虚,以白睛干燥无泽,黑睛混浊呈乳白色,形寒面白,四肢不温,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淡少津,脉细无力为常见症的疳积上目证候。《秘传眼科龙木论》对本病记载较早。疳积上目相当于西医的角膜软化症。
-
罗天益
在治疗中十分强调温补脾胃,钩玄东垣针法之精华,处方着重于中脘、气海、足三里三穴,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以灸治获效。罗天益用灸法以温补中焦,不仅能治中焦不足的虚寒证,而且还可以治疗气阴两伤的虚热证,罗氏能补其师之不足,并发展了刘河间热证用灸,李杲甘温除热的理论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金元四大家的针灸学术思想。
-
小户
小户为病名,出自《卫生宝鉴》,指女子外阴小于正常及阴道较狭窄。
-
小儿身热痿黄
小儿身热痿黄为病证名,指小儿夏令发热,软弱而发黄的证候。《卫生宝鉴》:“小儿身体蒸热,胸膈烦满,皮肤如溃橘之黄,眼中白睛亦黄,筋骨痿弱不能行立。而治痿独取阳明,故治宜清泻阳明为法,用泻黄散加茵陈蒿,苡米、木瓜之类。
-
阴户痛
阴痛·肝气郁结证:阴痛·肝气郁结证(vaginalpainwithsyndromeofliverqidepression)是指情志不舒,肝失疏泄,气滞肝脉,以阴中掣痛,连及少腹,甚则两胁、乳房牵引作痛,烦躁易怒,胸闷太息,舌红,苔薄,脉弦为常见症的阴痛证候。中气下陷者,兼见阴户坠痛,气短懒言,治宜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
-
阳虚小便不利
如因阴虚、发热、大汗、吐泻、失血等导致化源不足而小便不利者,治宜滋阴养血为主,不宜渗利,方用增液汤、养荣汤、十全大补汤等。因肺气失宣、脾虚不运、肾关不利、三焦决渎失常等导致水湿失运而小便不利者,治宜宣通肺气、健运脾胃、温补肾元、疏通三焦等法,方用生脉散加桔梗、实脾饮、八味丸、疏凿饮子等。
-
卒聋
卒聋的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耳耵聍候》:“耳耵聍者,耳里津液结聚所成,人皆有之,轻者不能为患,若加风热乘之,则结(革卯)成丸核,塞耳,亦令耳暴聋。”忧思郁怒,大怒则血郁于上,气血壅塞致窍闭不通:症状:口苦胁胀痛,脘闷胸痞,耳聋之发于大怒后。《黄帝内经灵枢·口问》:“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
-
流注指要赋
《流注指要赋》为针灸歌赋名。始载于《卫生宝鉴》,后《针灸聚英》等书均转载。内容讲刺法、配穴等。《流注指要赋》又名《窦太师流注指要赋》、《通玄指要赋》。元·窦杰撰于1232年。本书将常用的43个针灸要穴主治编成一篇歌赋,赋后附有针灸补泻等几篇短论。现有1936年《丛书集成》影印本(与《外科精义》合刊)。
-
济生拔萃
《济生拔萃》为书名。元·杜思敬辑。成书于延祐二年(1315年)。内容选辑医学著作19种。《济生拔萃》刊于1308年。其中《杂类名方》为杜氏所撰集。现有元刻本和1938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本。
-
眉炼
眉炼病证名。出《卫生宝鉴》。指眉间生疮。证见胃间生疮如癣,流脂成片,瘙痒不已。由小儿胎热上蒸而生。治宜内服清热解毒、消风止痒之剂,外用五倍子、生白矾研细,麻油调敷。
-
耳卒聋
耳卒聋的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耳耵聍候》:“耳耵聍者,耳里津液结聚所成,人皆有之,轻者不能为患,若加风热乘之,则结(革卯)成丸核,塞耳,亦令耳暴聋。”忧思郁怒,大怒则血郁于上,气血壅塞致窍闭不通:症状:口苦胁胀痛,脘闷胸痞,耳聋之发于大怒后。《黄帝内经灵枢·口问》:“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
-
白茯苓陈皮丸
别名:缓中丸处方:白茯苓1两,陈皮1两,干生姜1两,人参1两。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六脉俱弦而指下虚。食少而渴不止,心下痞、腹中或痛,或窄狭如绳束之急,小便不利,大便不调,精神短少。用法用量:缓中丸(《卫生宝鉴》卷五)。如脉弦或腹中急甚,加甘草3钱(炙);摘录:《洁古家珍》
-
白连散
处方:白矾(枯)1两,乌贼鱼骨1两,黄连1两,龙骨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聍耳,出脓汁,浸淫疮。用法用量:《青囊秘传》:外用。摘录:《卫生宝鉴》卷十
-
百岁丸
处方:漏篮子1个(大者),阿胶半两,木香半两,黄连半两,罂粟壳半两,乳香少许(别研)。制法:上除乳香外,将其余5味锉成小块,炒令焦黑色存性,不令烟绝,为末,乳香和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恶痢杂下及脾泄。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引《卫生宝鉴》
-
鳖甲猪肚丸
《育婴秘诀》卷四:鳖甲猪肚丸:处方:北柴胡1两,黄连7钱,枳实1两半,木香1两半,青皮1两半,九肋鳖甲(醋炙)1两,大虾蟆(干者)1个(炙焦),青藁(干者)7钱。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人参汤送下。功能主治:虚劳潮热,唇红颊赤,气粗口干,睡多盗汗,大小肠秘涩,饮食减少。主治:小儿癖积发热。
-
菖蒲梃子
别名:菖蒲锭子、菖蒲散处方:菖蒲1两,附子半两(炮,去皮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耳中痛。用法用量:菖蒲锭子、菖蒲散(《外科精义》卷下)。摘录:《卫生宝鉴》卷十
-
沉麝鹿茸丸
别名:沉香鹿茸丸处方:沉香1两,麝香1两(别研),鹿茸1两。制法:上为末,水煮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益脾肾,强壮筋骨,内实五脏,外充肌肤,补益阳气,和畅荣卫。主一切恶气。用法用量:沉香鹿茸丸(《卫生宝鉴》卷十五)。摘录:《御药院方》卷六
-
辰砂丹
《普济方》卷二四三:辰砂丹:处方:辰砂1钱,生麝半钱,蝎梢1钱(去尾尖),乳香半钱。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夜啼,搐搦潮发。摘录:《幼幼新书》卷八引《王氏手集》《施圆端效方》引大名杨二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二三):辰砂丹:处方:明雄黄半两,明砒5钱(同研极细),绿豆粉1两,黑豆面1两,朱砂2钱(留一半为衣)。
-
大羌活汤
又云:风能胜湿。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此事难知》卷上方之大羌活汤:处方:防风3钱,羌活3钱,独活3钱,防己3钱,黄芩3钱,黄连3钱,苍术3钱,白术3钱,甘草(炙)3钱,细辛3钱,知母1两,川芎1两,地黄1两。发散风寒,祛湿清热。主两感伤寒,太阳与少阴俱病,头痛,发热,恶寒,口干,烦满而渴。
-
导滞通经汤
《医学发明》卷六方之导滞通经汤:别名:导气通经汤(《杏苑》卷六)。各家论述:《卫生宝鉴》:《内经》曰,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功能主治:《卫生宝鉴》卷十四方之导滞通经汤功在健脾理气,利水消肿。功能主治:《外科发挥》卷三方之导滞通经汤主治脾经湿热,壅遏不通,面目手足作痛。
-
顶礼散
《鸡峰》卷二十一:顶礼散:处方:生干地黄1两,五倍子半两,紫菀半两,苦参半两,青黛半两,青盐半两,黑锡半两,桑白皮灰半两,龙脑少许。功能主治:乌须发,牢牙齿。用法用量:每服5钱,浓煎粟米饮1大盏,同药煎7分,空心温服。制备方法:上为末。附注:方中白术用量原缺,据《奇效良方》补。
-
独胜散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海上名方》:独胜散:处方:蓬莪术(醋煮)不拘多少。功能主治:烂喉痧,缠喉风,锁喉,双乳蛾。用法用量:捣萝卜汁调服。主治:吹乳,身热头痛寒热,胸乳肿硬。附注:独圣散(《准绳 疡医》卷三引《简易》)、白丁香散(《外科精义》卷十九)、白丁散(《东医宝鉴 外形篇》卷三引《医鉴》)。
-
多效散
处方:诃子肉、五倍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唇紧疼及疮。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叫作"立效散"。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一
-
扶阳助胃汤
别名:扶阳益胃汤(《金匮翼》卷六)。处方:干姜(炮)4.5克拣参草豆蔻仁甘草(炙)官桂白芍药各3克陈皮白术吴茱萸各),5克黑附子(炮,去皮)6克益智仁1.5克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胃;陈皮理气和胃。治脾胃虚寒,胃脘当心而痛,得热则缓,寒则加剧,肠鸣便溏者。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
茯苓渗湿汤
《卫生宝鉴》卷十四:茯苓渗湿汤:处方:茵陈1.8克白茯苓1.5克木猪苓泽泻各1克黄连黄芩(生)栀子汉防己白术苍术陈皮青皮各1克制法:上十二味,哎咀,作一服。用法用量:水煎服。功能主治:湿热内郁,致成黄疸。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钟,煎1钟,温服。寒热呕吐,渴欲饮冷,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全不食,不得卧。
-
附子温中汤
处方:干姜(炮)黑册子(炮,去皮、脐)各21克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芍药白茯苓(去皮)白术各15克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厚朴(姜制)陈皮各9克制法:上十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腹痛自利,米谷不化,不喜饮食,懒于言语,困倦嗜卧。30克,用水370毫升,加生姜5片,煎取185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
广荗溃坚丸
处方:木香1两,青皮1两,陈皮1两,广荗1两,乌梅1两,京三棱1两,大椒半两,巴豆半两(去心膜)。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癖积,腹胁满,发热,咳嗽喘促,不思饮食。量儿大小为丸,加减服。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九
-
桂苓白术散
别名:桂苓甘露散、桂苓甘露饮、桂枝白术汤、桂苓白术汤处方:木香半两,桂枝半两,藿香半两,人参半两,茯苓(去皮)半两,甘草(炙)1两,白术1两,葛根1两,泽泻1两,寒水石1两,滑石2两,石膏1两。功能主治:冒暑、饮食所伤转甚,湿热内甚,霍乱吐泻,转筋急痛,腹满痛闷;小儿吐泻、惊风。摘录:《医学启源》卷中
-
海带丸
处方:海带、贝母、青皮、陈皮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瘿气久不消。用法用量:《种福堂方》有海藻。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
化虫散
《会约医镜》卷十三:化虫散:处方:使君子(去壳)10个雷丸鹤虱甘草(炙)大黄(体虚者不用)花椒槟榔各6克制法:共研细末。《幼科指掌》卷三:组成:使君子、槟榔、鹤虱、贯仲、干漆、川芎、川楝子、木香、雷丸、雄黄、轻粉、锡灰、巴霜。主治:小儿虫痛,唇口人中青黑,面青惨,有虫斑,四肢冷汗,口吐涎水。
-
黄连阿胶丸
《卫生宝鉴》卷十六:黄连阿胶丸:处方:阿胶(碎炒)30克黄连90克茯苓60克制法:上药各为细末,以水调阿胶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妊娠下利赤白,肠鸣后重,谷道疼痛。主治:热痢下重,脓血疼痛,腹中痛不可忍。主治:阴虚暑湿积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肠红脓血,热毒内蕴,酒热伤肝,心烦痔漏。
-
黄龙膏
又停1日,将甘草、甘遂一处为末,绢包水浸癖,揉一顿饭时,即服桃仁承气汤1剂,打下血块;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一引《卫生宝鉴》《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经验秘方》:方名:黄龙膏组成:香油1斤,白胶香1斤,黄丹2两,黄柏(末)4两,白矾(枯者)2两,真轻粉1两,斑蝥49个(去头足翅),巴豆(去壳)49个。
-
既济解毒汤
处方:大黄(酒蒸,大便利勿用)黄连(酒炒)黄芩(酒炒)甘草(炙)桔梗各9克柴胡升麻连翘当归身各3克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功能主治:泻火解毒,导热下行。治上热,头目赤肿而痛,胸膈烦闷不得安卧,身半以下皆寒,足胫尤甚,大便微秘,脉浮数,按之弦细。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
加减白通汤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加生姜五片、葱白五茎,水煎,空腹服。功能主治:《卫生宝鉴》卷二十二方之加减白通汤主治形寒饮冷,大便自利,完谷不化,脐腹冷痛,足胻寒而逆。《医学启源》卷中方之加减白通汤:处方:附子1两(去皮脐),干姜1两(炮),官桂5钱,白术5钱,草豆蔻(煨)5钱,甘草5钱,人参5钱,半夏(炮)5钱。
-
加减泻黄散
《卫生宝鉴》卷十九:加减泻黄散:别名:泻黄散、加减黄连散处方:黄连5分,茵陈5分,黄柏4分,黄芩4分,茯苓3分,栀子3分,泽泻2分。主小儿季夏身热痿黄。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九《赤水玄珠》卷二十五:组成:山栀子1两,防风1两,藿香7钱,石膏5钱,连翘,甘草7钱半,升麻3钱。用法用量:上药蜜酒微炒、水煎服。
-
坚中丸
《医学纲目》卷二十三:坚中丸:处方:黄连黄柏赤茯苓泽泻白术各30克陈皮肉豆蔻人参白芍药官桂半夏曲各15克制法:上药研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受湿,滑泄注下。70丸,空腹时用温米饮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
僵蚕散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僵蚕散:别名:开关散(《卫生宝鉴》卷十—)。若砂淋者,煎羊蹄草汤调下,不拘时候。《医彻》卷三:方名:僵蚕散组成:僵蚕2钱(汤净),半夏1钱,防风1钱,前胡1钱,荆芥1钱,桔梗1钱,葛根1钱,枳壳1钱,玄参1钱,薄荷1钱,大力子1钱半(焙),甘草3分,生姜1片。
-
克效饼子
功能主治:治一切疟病,发作有时,先觉伸欠,乃作寒栗,鼓振颐颔,中外皆寒,腰脊俱痛,寒战既已,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或痰积胸中,烦满欲呕,或先热后寒,或先寒后热,或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或寒热相半,或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或一日一发,或隔日一发,或一发后六、七日再发,并能主之。
-
克效散
《卫生总微》卷三:克效散:处方:龙脑薄荷叶2两(薄荷之一种),白僵蚕(去丝嘴)半两(微炒),玄胡索(去皮)半两。摘录:《卫生总微》卷三《杨氏家藏方》卷十九:克效散:处方:地骨皮2两,防风(去芦头)1两半,人参(去芦头)半两,黄苓半两,甘草(炙)半两,葛根半两。功能主治:胎漏。小便淋沥为效。
-
克效圣饼子
《卫生宝鉴》卷十九:克效圣饼子:处方:陈皮(去白)10两,巴豆100个(去壳切,同陈皮炒黄色,去巴豆),香附子(炒,去毛)半两,广术(炮)半两,京三棱(炮)半两。主治:积痰停饮,留滞不散,胃中噎闷,胁肋刺痛,噫醋吞酸,不嗜饮食,及宿有沉积攻冲,膈脘痞闷。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 克效神圣饼子。
-
牢牙散
《兰室秘藏》卷中:牢牙散:处方:羌活30克草龙胆(酒洗)45克羊胫骨灰(另研,过罗,取极细末)60克升麻120克制法:上为细末,入羊胫骨灰和匀。摘录:《卫生宝鉴》卷八《圣济总录》卷一二一:方名:牢牙散组成:栝楼根2两(用砂锅子纳甘草,水煮软,取出令干,为末),白芷半两,鸡舌香7枚,白檀香1两,麝香(研)1分。
-
雷金散
处方:雷丸末8分,郁金末7分,黑牵牛末1钱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虫。用法用量:用时以生油调下2-3匙,饭压之。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四
-
沥青膏
《理瀹》:沥青膏:处方:松香(生姜、葱白、韭白、大蒜、白凤仙、闹羊花、商陆根各取汁1碗,烧酒、米醋、童便各1碗,按次第制松香一过,再用水熬)1两,川乌1两,草乌1两,苍术1两,白芥子1两,萆麻仁1两,官桂1两,干姜1两,发团1两,广胶4两,樟脑1两。功能主治:湿。制备方法:上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