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行
独行治疗学名词。指一种治法。即针对疾病主要矛盾,或治本,或治标,集中药力的治疗方法。《素问·标本病传论》:“甚者独行。”
-
湿可去枯
湿可去枯治疗学术语。指用滋润的药物治疗津枯血燥证。《汤液本草》卷上:“湿可以去枯,白石英、紫石英之属是也。”
-
破气
破气治疗学术语。系理气法之一。即用较峻烈的理气药散气结、开郁滞的方法。药用如青皮、枳实等。
-
降可去升
降可去升治疗学术语。指用具有沉降作用的药物可以治疗邪气上逆的病证。参降气、降剂条。
-
假者反之
假者反之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治则。指假热、假寒的病证,应该用反治法去治疗。《素问·气交变大论》:“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
缓补
缓补治疗学名词。系补法之一。即用甘缓平和的药物缓缓调补,促进正气逐渐恢复的治疗方法。例如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补血,均属缓补范围。
-
攻里
攻里治疗学术语。系下法之一。即攻逐里实。用泻下药物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参下法条。
-
咳嗽穴
咳嗽穴为经外奇穴名。参见脊骨解中:脊骨解中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经穴治疗学》名咳嗽穴。位于后正中线,与乳头之平高处。主治咳嗽。艾炷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
-
脊骨解中
脊骨解中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经穴治疗学》名咳嗽穴。位于后正中线,与乳头之平高处。主治咳嗽。艾炷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
-
醒脾
醒脾治疗学术语。指用芳香健脾药健运脾气以治疗脾为湿困,运化无力的病证。
-
辛凉清气
辛凉清气治疗学术语。指用性味辛凉的药物清解气分热邪的治法。症见身大热,大汗出,口大渴,面目红赤,小便短赤,苔黄,脉洪大而数等,用白虎汤辛凉清气。
-
泻有余
泻有余治疗学术语。指用清泻的方法祛除偏盛的邪气。《素问·血气形志》:“然后泻有余,补不足。”
-
泻必用方
泻必用方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使用泻法应利用气方盛,月方满,日方温的时机。《素问·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
-
抑者散之
抑者散之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对郁积壅滞的病证采用行散的治疗方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
异者从之
异者从之治疗学术语。指主客气不同时,用从治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必要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
壮阳
壮阳为治疗学名词。补法之一。用温补药强壮心、肾阳气的治法。适用于阳气虚衰之症。分壮心阳与壮肾阳。壮心阳多用人参、附子;壮肾阳多用肉桂、鹿茸、附子。
-
咒病
咒病治疗学术语。指古代用咒语祛除病邪的精神疗法,属心理医学范畴。《灵枢·官能》:“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
-
重汤
重汤治疗学名词。指一种熏蒸疗法。即隔汤。用盛药水之器皿坐放于大盆之滚汤中,使药水保持热气较久。多供洗疮疡用。
-
治损法
治损法治疗学术语。指针对五脏虚损的五种治疗方法。《难经·十四难》:“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
透泄
透泄治疗学名词。系汗法之一。属辛凉解表法。用辛凉解表药透邪,苦寒药清泄里热的治法。参辛开苦泄条。
-
透邪
透邪治疗学术语。亦称达邪透表。即透达表邪的治法。外感表证,须透邪外出,故称。
-
通乳
通乳治疗学术语。为治疗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的一种原则,即通下乳汁。参见催乳条。
-
笔管癣
笔管癣病名。指圆癣之形小者,因其外形小如笔管故而得名。见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详见圆癣条。
-
脆者坚之
脆者坚之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则。凡正气虚弱者宜固本法治疗。坚,固本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治诸胜复,寒者热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
-
标而本之
标而本之治疗学术语。指标病与本病并见时,在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下,先治其标病,后治其本病。《素问·标本病传论》:“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王冰注:“标而本之,谓先发轻微缓者,后发重大急者,以其不足,故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也。”
-
温补
温补治疗学术语,系补法之一。用温性补益药治疗虚寒证的方法。如脾胃虚寒用理中汤;肾气虚寒用右归丸等。
-
因适而为
因适而为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病证采用相适应的治法。《灵枢·经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
重竭
重竭治疗学名词。指正气已虚,因误治再次耗伤正气,使之枯竭。《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
-
同者逆之
同者逆之治疗学术语。指主客气相同者,宜用逆治法。如主客同司火热,则当治以咸寒;如主客同司寒水,则当治以辛热。《素问·至真要大论》:“必要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
内治
内治为治疗学名词。内治即内治法。内治法为治法之一种。用可以服食之药品治疗疾病。《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故内治法只是与外治法相对的、范围广泛的概念。
-
寒可制热
寒可制热治疗学术语。亦称寒可去热。指治疗热证,当以寒药制之。如气分有热用白虎汤,肝胆有热用龙胆泻肝汤。《汤液本草》卷上:“寒可以去热,石膏、朴硝之属是也。”
-
气宜
气宜为治疗学名词。宜,适宜。指根据与五脏相通应的六气的病机特点而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
-
苦坚
苦坚治疗学术语。指味苦之物具有燥坚的作用。见《素问·脏气法时论》。
-
坚者削之
坚者削之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凡腹内癥积痞块而坚硬有形,可用攻削的方药治疗。
-
温养
温养治疗学术语。系补法之一。用温性药物补养正气的治法。多用于脏腑虚弱而偏于阳虚的病证。如四君子汤补气益脾。
-
逐水
逐水治疗学术语。系攻下法之一。用峻烈泻水药攻逐水饮的方法。适用于腹水、胸胁积水等实证。药用如芫花、大戟、商陆、甘遂等。
-
重可去怯
重可去怯治疗学术语。指用质重镇坠的药物,治疗惊怯与精神失常之证。《汤液本草》卷上:“重可以去怯,磁石、铁浆之属是也。”如癫狂病用磁朱丸重镇安神。
-
治保
治保治疗学术语。指药物治病祛邪与保真扶正的作用。《素问·至真要大论》:“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
-
燥湿
燥湿治疗学术语。指用苦燥药祛除湿邪的方法。适用于中焦湿证。据临证寒湿与湿热的不同,有苦温燥湿、苦寒燥湿等。各详该条。
-
胎记
胎记见《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泛指先天性皮肤色素沉着之证。婴儿出生后,皮肤表面出现的色素沉着癍。俗称胎记。类似毛细血管痣之类病证。
-
漱涤
漱涤治疗学术语,又称含漱。用含漱药物来清洁口腔咽喉患部的方法。多用于清热解毒,祛腐除脓等。
-
盛者夺之
盛者夺之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则。邪气亢盛者,应攻劫其邪。《素问·至真要大论》:“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
-
软坚除满
软坚除满治疗学术语。系一种下法。坚,指干燥的粪便。用润下通便的药物治疗腹部胀满、大便秘结的治法。常用药物有玄参、大黄、芒硝等。
-
中国针灸科学治疗学
《中国针灸科学治疗学》为书名。罗兆琚著。1936年由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出版。
-
新编外科针灸治疗学
《新编外科针灸治疗学》为书名。陆善钟、邱茂良编著。1955年上海干顷堂书局出版。全书分三章,分述外科针灸治疗原理、原则和八十余种外科病症的针灸治疗法。
-
中国针灸临床治疗学
《中国针灸临床治疗学》为书名。臧郁文编。2003年青岛出版社出版。
-
简明针灸治疗学
《简明针灸治疗学》为书名。张桂林、张绣雯撰。1986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中主要介绍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针灸疗法。
-
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
《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为书名。罗兆琚著。刊于1936年。现有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铅印本。
-
内科针灸治疗学
《内科针灸治疗学》为书名。邱茂良著。1956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
古典时间治疗学
《古典时间治疗学》为书名。曹欣荣、詹永康编。1984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介绍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可供临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