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邪气藏府病形
《邪气藏府病形》为《黄帝内经灵枢》篇名。本文着重邪中脏腑和病形问题的讨论,故名。内容讨论了邪气中人的部位,有中阴、中阳、中脏、中腑的不同区别。并指出进行诊察时,应色、脉、尺肤三者合参,不可偏执。接着叙述了缓、急、大、小、滑、涩六种脉象与五脏病证的关系,和六腑病证及取穴、针刺的大法。
-
巷
巷为经脉的通道。《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气穴,则针游于巷。”
-
下合治六腑
下合治六腑为针灸治疗法则,又称合治内腑,即六腑的疾病,可用该经的下合穴治疗。下合穴指六腑在下肢部的合穴。《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胃合于三里(足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委中),胆合入于阳陵泉。”
-
内府
内府指六腑。《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
气上冲胸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少阴在泉,…见于奔豚、厥阴病及肝气逆证。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阳虚寒厥,见脉微恶寒,手足厥冷者,治宜回阳救逆;阳气内郁,以致手足厥逆,心下痞塞,胸胁苦满,或腹中痛,脉弦有力者,治宜疏肝泄热退厥。
-
中腑中风
概述:中腑中风(apoplexyinvolvingfu-viscera)是指邪入于腑,以突然昏倒,苏醒后可见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困难,或伴有大小便不通等为常见症的中风重证。分中腑中风、中脏中风。又称卒中。中风属于脑血管病范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病。
-
中脏中风
注解:中脏中风(apoplexyinvolvingzang-viscera)是指邪入于脏,以突然昏迷,不能言语,唇缓不收,口角流涎等为常见症的较中腑略重的中风最重证。又称卒中。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风属于脑血管病范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病。
-
奔豚·肝气犯脾证
定义:奔豚·肝气犯脾证(kidneyamassmentwithsyndromeofliverqiinvadingspleen)是指肝气犯脾,脾气不舒,以气从少腹上冲胸脘,腹满,谵语,脉弦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详见奔豚条。积聚现常分为聚证(肝气郁结证、食滞痰阻证)、积证(气滞血阻积证、气结血瘀积证、瘀血内结积证、正虚瘀结积证)进行辨治,详见积聚条。
-
奔豚·肝气犯肺证
定义:奔豚·肝气犯肺证(kidneyamassmentwithsyndromeofliverqiinvadinglung)是指肝气犯肺,肺气失宣,以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发热,恶寒,无汗,腹满,饮水而尿少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
息贲
为五积之一。息贲的症状:息贲主要表现为胁下有积块而气逆上奔,可见发热恶寒、胸闷吐逆、咳吐脓血等。诊其脉浮而毛,其色白,其病气逆,背痛少气,喜忘,目瞑,肤寒,皮中时痛;积聚现常分为聚证(肝气郁结证、食滞痰阻证)、积证(气滞血阻积证、气结血瘀积证、瘀血内结积证、正虚瘀结积证)进行辨治,详见积聚条。
-
鱼络
鱼络指鱼际部的络脉。中医诊断学常以鱼际部络脉的色泽变化来诊察手、足阳明的病变。《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鱼络血者手阳明病。”又《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意指手太阴肺经在鱼际部的络脉如果充血,多为其表经即手阳明大肠经病变。
-
诸阳之会
因在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脉以及督脉、阳维脉、阳蹻脉等均起止或行经头部;另外,头居身之最上,上为天属阳,人身阳气大会于此,故称头面部为诸阳之会。《备急千金要方》:“头者,诸阳之会也。”人体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面;《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
中工
中工为古代对具有中等医疗技术的医生称谓。《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工十全七。”意思是说,中工在治疗疾病上要有70%的治愈率。《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
手太阳小肠经病
手太阳小肠经病为手太阳小肠经所发生的病候。又《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本经主要病证为:咽喉痛,腮肿,耳聋,目黄,项强,肩胛及上肢后外侧痛,小腹痛,胀,引腰脊,泄泻,大便不利。
-
肉节
肉节指肌肉与骨节相连部位。《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其寒热者,取阳陵泉。……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肉节则皮肤痛。”
-
切
概述:切:1.切脉的简称;《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必切而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肠中切痛。”《医方集解》:“当大升浮气血,切补命门之下脱也。”制成切片·切:切指制成切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附子泻心汤方…
-
目
为视觉器官。《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气上走于目而为睛。”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手太阳经“至目锐眦”,支者“至目内眦”,足少阳经“起于目锐眦”;足厥阴经“连目系”;足少阳经别“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足阳明之筋“上合于太阳,为目下纲”;
-
工
概述:工:1.古代对包括医生在内的各种具有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因而医生也称医工,属工的一种。医生的神、圣、工、巧四级之一·工:工是指医生的神、圣、工、巧四级之一。
-
肥气
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邪可起心下,足肿寒,胁痛引少腹,男子积疝,女子瘕淋,身无膏泽,喜转筋,爪甲枯黑。”积聚现常分为聚证(肝气郁结证、食滞痰阻证)、积证(气滞血阻积证、气结血瘀积证、瘀血内结积证、正虚瘀结积证)进行辨治,详见积聚条。
-
发针
出针·发针:发针为针刺手法名。《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浅刺而疾发针。”《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已发针,疾按其瘠,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意指针刺深度较浅而很快出针。《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
-
六腑下合穴
六腑下合穴为经穴分类名。《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下合穴主要用来治疗六腑病证,例如胃病之取足三里,肠痈之取上巨虚,泻痢之取下巨虚等。六腑下合穴(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
别气
别气为旁行的经气。《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
风中经络
风中经络为病证名。参见中风、中经、中络、中经络:中风(zhòng众)为病名。又名卒中。王安道则谓刘、李、朱三说是以类中风之病视为中风而立论,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辨证可分中络、中经、中腑与中脏。《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
-
五脏所恶
概述:五脏所恶为生理学名词。《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又肺主气,寒则气滞,故恶寒。《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形寒寒饮则伤肺。”脾主运化水湿,湿盛则易伤脾阳,影响健运而产生泄泻、四肢困乏等症,故称恶湿。
-
小肠病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又“小肠实则生热,热则心下急痹,口张,舌上生疮,身热来去,汗出,心烦身重,小腹胀急,小便赤涩不利,则为小肠实热之候也。”“小肠痈,小肠火热病也,…
-
阳缩不伸
概述:阳缩不伸为症状名。指前阴内缩,包括男子阴茎、阴囊、睾丸上缩,及妇人阴户急,痛引少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谓足厥阴之筋伤于寒则阴缩也,宜吴茱萸内消散。因少阴直中,或大吐大泻而阳气外脱,宜回阳固脱,用大固阳汤,四逆汤加人参、肉桂。因阳明热邪陷入厥阴所致,症见腹满便秘、烦热口渴、脉实有力。
-
治腑者治其合
出《黄帝内经素问·咳论》。指治疗六腑病症,宜取该腑的下合穴。治腑者治其合指治疗六腑病要取位在足三阳经上的六腑合穴。《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邪在府,取之合。”《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合治内府。”
-
头
中医学·头:头:1.人体部位;《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的经脉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手足三阳经皆会聚于头面,故称诸阳之会。《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诸阳之会,皆在于面。”通常指根类药材顶端及上部的根茎。
-
手少阳三焦经病
手少阳三焦经病为手少阳三焦经所发生的病候。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脱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本经主要病候为:耳聋,耳鸣,咽部肿,喉痹,目外眦痛,颊痛,耳后及经脉所过部痛,小腹硬满,气胀,小便不利,遗尿。
-
三焦病
《诸病源候论·三焦病候》:“三焦气盛为有余,则胀气满于皮肤内,轻轻然而不牢,或小便涩,或大便难,是为三焦之实也,则宜泻之。三焦气不足,则寒气客之,病遗尿,或泄利,或胸满,或食不消,是三焦之气虚也,则宜补之。”中焦有热,则身重目黄,有寒则善胀而食不消;下焦有热,则大便难,有寒则少腹痛而小便数。
-
客
客①侵入人体的外邪。《灵枢·小针解》:“客者,邪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客者除之。”《素问·玉机真藏论》:“风寒客于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④与“主”相对,多代表后来的、次要的。《素问·阴阳类论》:“先至为主,后至为客。”⑤运气学说中的客气。
-
不得前后
概述:不得前后为症状名。后,指大便。二便不通:不得前后指二便不通。《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清·张志聪《灵枢集注》:“肾开窍于二阴,气虚不化,故不得前后也。”《类经·厥逆》:“不得前后者,或闭结不通,或遗失不禁,不得其常之谓也。”
-
奔豚气
见《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是指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以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心悸头晕,久而喘咳、骨痿、少气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积聚现常分为聚证(肝气郁结证、食滞痰阻证)、积证(气滞血阻积证、气结血瘀积证、瘀血内结积证、正虚瘀结积证)进行辨治,详见积聚条。
-
奔豚
是指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以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心悸头晕,久而喘咳、骨痿、少气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奔豚的治疗:奔豚治宜温散寒邪或清肝降逆。积聚现常分为聚证(肝气郁结证、食滞痰阻证)、积证(气滞血阻积证、气结血瘀积证、瘀血内结积证、正虚瘀结积证)进行辨治,详见积聚条。
-
中气穴则针游于巷
中气穴则针游于巷是形容针刺得当,刺中穴位,针感会沿着经脉循行的路线传导。《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
-
中络中风
概述:中络中风(apoplexyinvolvingcollateral)是指邪在于络的中风最轻证。是指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中风属于脑血管病范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病。
-
中经中风
概述:中经中风(apoplexyinvolvingchannel)是指邪在于经,较中络略重的中风轻证。属中经络。分中络、中经。又称卒中。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风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中风属于脑血管病范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病。
-
下合穴
概念:下合穴为六腑下合穴的简称,即六腑在下肢部的合穴。指六腑之气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特定穴。《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胃合于三里(足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委中),胆合入于阳陵泉。”如胃病取三里,大肠病取上巨虚等。
-
荥输治外经
指治疗外经病,宜取该经五输穴中的荥穴和输穴。《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黄帝内经太素》注:“五藏六府荥输未至于内,故但疗外经之病”;《类经》注:“荥输气脉浮浅,故可治外经之病。”指足三阳经上的六腑合穴主治六腑病症。如胃病取三里;大肠病取上巨虚等。
-
阴缩
寒证居多。辨证论治:因寒入厥阴所致者,宜温散厥阴寒邪,用吴萸内消散、当归四逆汤等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谓足厥阴之筋伤于寒则阴缩也,宜吴茱萸内消散。因少阴直中,或大吐大泻而阳气外脱,宜回阳固脱,用大固阳汤,四逆汤加人参、肉桂。因阳明热邪陷入厥阴所致,症见腹满便秘、烦热口渴、脉实有力。
-
上工
上工是古代对具有精湛医疗技术的医生称谓。《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上工十全九。”即指上工在治疗疾病时其治愈率可达90%。《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上工治未病。”
-
三百六十五络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三百六十五是约数,《内经》用这数字称络脉和穴位,说明全身穴位为络脉所联系。细小的络脉分布到各穴位,渗灌气血,反映病痛,并接受针灸等治疗刺激以起补虚泻实、防病治病的作用。
-
口眼斜
口眼斜为症状名,亦称口眼歪斜。治用小续命汤、疏风汤等方。辨证可分中络、中经、中腑与中脏。《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诸病源候论·风口候》:“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诊脉浮而迟者可治。”
-
击仆
出《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医学纲目·肝胆部》中风:“其卒然仆倒者,经称为击仆,世又称为卒中。”《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风治法》。一作猝中,又称卒中风。击仆损伤·击仆:击仆指击仆损伤而言。
-
后沃沫
分类:由于病因、证候不同,有风泄、寒泄、暑泻、湿泻、热泻、伤食泻、溢饮滑泄、酒泄,七情泻、积瘀泄、虚泻、五更泄、滑泄、溏泄、飧泄、直肠泄、大肠泄等。分类:痢疾从病因分,有风痢、痧痢、暑痢、湿热痢、寒痢、热痢、疫痢、毒痢、气痢。亦可兼用行血调气,前人有“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之说。
-
骨癫疾
骨癫疾病证名。癫病深入于骨者。为癫疾之重证。《灵枢·癫狂》:“骨癫疾者,顑、齿、诸俞、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参见癫条。
-
伏梁
伏梁的症状:《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心脉…《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心积,脉沉而芤,上下无常处,病胸满悸,腹中热,面赤,嗌干,心烦,掌中热,甚即唾血。”积聚现常分为聚证(肝气郁结证、食滞痰阻证)、积证(气滞血阻积证、气结血瘀积证、瘀血内结积证、正虚瘀结积证)进行辨治,详见积聚条。
-
大肠病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热则肠结胀满,善气喘咳,身面热,喉中噎。《本草经疏》:“大肠实四证,便硬闭,肠风下血,属大肠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