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证
火证为病证名。实火证即指实热证,虚火证即指阴虚内热、阴虚火旺证侯。参见火、化火、实火、虚火:火为五行之一。指一类阳性、热性的事物或亢进的状态。如少火、命门之火等;其证候表现为高热、头痛、目赤、口苦口干、渴喜冷饮、烦躁、腹痛拒按、胁痛、便秘,甚或吐血、衄血,或发癍疹,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等。
-
仙传延寿丹
《疡医大全》卷三十引骆潜庵方:组成:绵纹大黄10斤。主治:小儿胎毒,哑口口噤,脐风,马牙鹅口,重舌木舌,风热脾热,积热骨蒸,壮热夜啼,火眼翳障,一切火证。6制用向东南侧柏叶,清晨採来水洗捣汁,浸煮晒如前,到后3制仍用酒浸煮透,晒至9次,只晒半干,便入石臼捣烂为丸,或重1分、3分、1钱、2钱、3钱。
-
黄连清心汤
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黄连清心汤:处方:黄连半两加凉膈散:大黄(二钱),连翘(四钱),黄芩、薄荷、山栀子、朴硝、甘草,各一钱。功能主治:暴热外侵,目赤,喉痛,胸满气喘者。摘录:《医学传灯》卷上《儒门事亲》卷十二:方名:黄连清心汤别名:清心散组成:凉膈散加黄连半两。本方方名,《袖珍》引作 清心汤。
-
清凉饮子
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清凉饮子:处方:大黄、赤芍药、当归、甘草(炒),各二钱。及小儿变蒸、客忤、惊痫壮热,痰涎变盛,躁闷烦渴,颈项结热,头面生疮疖。主治:小儿血气壅盛,脏腑生热,烦赤多涕,五心烦热,咽喉闭痛,乳哺不时,寒温无度,潮热往来,睡卧不安,手足振掉,欲生风候。
-
芍药檗皮丸
处方:芍药、黄檗(去皮),各一两。当归、连翘,各半两。炮制: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熟水下,食前。摘录: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
-
元颖膏
《喉科种福》卷三:组成:井底泥。功效:保胎。主治:孕妇瘟疫喉痛,一切火证。用法用量:取之涂孕妇肚脐关元穴,干则再涂。
-
珠珀益元散
《摄生秘剖》卷二:方名:珠珀益元散组成:白滑石(水飞)6两,甘草(大者,研极细)1两,朱砂(透明者,研,水飞)2钱,琥珀(真正者,研极细)3钱。主治:男、妇、小儿六腑实热,上焦烦渴.心胸闷乱,精神恍惚,口舌干燥,便秘,赤色,及中暑。故用凉水、蜜水、灯心汤,是散易简而敏捷,火证、暑证,用之神良。
-
气有余便是火
气有余便是火为病机。出《丹溪心法》。阳气偏盛,呈现病理性的功能亢进,导致各种火证的病机。如:1.由于阴液不足,阳气偏盛引起的目赤、咽痛、牙龈肿痛等虚火上炎证候。2.五志、七情过极,出现阳亢或气郁化火的肝火、胆火、胃火、心火等证候。
-
秘传秋石丹
《松崖医径》卷下:方名:秘传秋石丹组成:雪梨20个,甘松半斤。主治:劳怯及火证。制备方法:用童便1大缸,以新水一半搅和,候澄清,辟去清者,留浊脚,又入新水同搅,候澄去清者,再入捣碎雪梨20个,又入甘松半斤,熬水1小桶,同搅,以白绵布一方,滤去滓,候澄清,辟去清者,留浊脚,晒干为细末。
-
感冒·表寒里热证
感冒·表寒里热证(commoncoldwithsyndromeofexteriorcoldandinteriorheat)又称寒包火证,是指寒邪外束,郁热于内,以恶寒,发热,身痛无汗,烦闷气喘,尿赤便秘,口渴,咽痛,舌红,苔黄白,脉浮紧等为常见症的感冒证候。
-
五志过极
五志过极为病因病理学名词。这些活动过度,就会损及五脏精气,或影响脏腑气机失调,产生疾病。情志和气的活动密切相关,长期精神活动过度兴奋或抑郁,使气机紊乱,脏腑真阴亏损,出现烦躁、易怒、头晕、失眠、口苦、胁痛,或喘咳、吐血、衄血等症,都属于火的表现。
-
天河
概述:天河为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按摩经》,又名天河水。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名清天河水;由肘横纹下推至劳宫,名取天河水;以一手大指按总筋处,另一手大、食指如弹琴状弹天河穴,由内关弹至肘横纹上,再以两手大指掐肩井、琵琶、定马等穴,名打马过天河。用治诸热惊风,心经热盛,口渴咽干等一切热证。
-
天河水
概述:天河水为推拿穴位名,即天河。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名清天河水;由肘横纹下推至劳宫,名取天河水;以一手大指按总筋处,另一手大、食指如弹琴状弹天河穴,由内关弹至肘横纹上,再以两手大指掐肩井、琵琶、定马等穴,名打马过天河。用治诸热惊风,心经热盛,口渴咽干等一切热证。腕横纹上三横指处。
-
火伤风
《类证治裁·伤风》:“火伤风,火郁燥嗽咽痛,甘桔汤加薄荷、玄参、黄芩、前胡、花粉。”《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宜桔梗汤、上清散、菊花散,或加味二陈汤。《赤水玄珠》卷一:“热伤风,咳嗽喉疼、面热,此素有痰火郁热在内,热极生风或为风寒所束不得发越。治宜清热散寒。
-
骨槽风
骨槽风病名。又名穿腮发、穿腮毒、牙槽风、牙叉、牙叉发等。即今之下颌骨骨髓炎。多因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二经风火邪毒上灼而成。临床分风火证和阴寒证两型,风火型多为初起阶段,治宜散风清热,方选清阳散火汤、荆防败毒散加减。治宜祛寒凝,补气血,托内毒。方选阳和汤加减。溃破后有死骨者宜取出死骨,方能愈合。
-
大推天河水
大推天河水为小儿推拿方法名。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名清天河水;由肘横纹下推至劳宫,名取天河水;以一手大指按总筋处,另一手大、食指如弹琴状弹天河穴,由内关弹至肘横纹上,再以两手大指掐肩井、琵琶、定马等穴,名打马过天河。用治诸热惊风,心经热盛,口渴咽干等一切热证。腕横纹上三横指处。
-
犀牛散
处方:犀角(镑)、黄连、大黄、芍药、甘草,各二钱半。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温服,无时。摘录: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
-
泻黄散
概述:泻黄散同名方剂约有五首,其中《小儿药证直诀》记载者为常用方。本方是治疗脾火口疮的常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复发性口疮、小儿鹅口疮等属脾胃伏火者。或小儿身凉身黄睛黄,疳热口臭唇焦,泄泻黄沫,脾热口甜,胃热口苦,不吮乳;2.加减法:若小便短黄,淋涩不通畅者,加白茅根、车前子、赤茯苓以清热利尿;
-
泻火汤
《傅青主男科》卷上:方名:泻火汤别名:泻火圣神汤组成:栀子3钱,丹皮3钱,白芍5钱,玄参2钱,甘草2钱。主治:火证。加减:心火,加黄连1钱;胃火,加生石膏3钱;肾火,加黄柏、知母各1钱;肺火,加黄芩1钱;大肠火,加地榆1钱;小肠火,加天冬、麦冬各1钱;膀胱火,加泽泻3钱。附注:泻火圣神汤(《石室秘录》卷四)。
-
消毒饮子
《金鉴》卷七十六:方名:消毒饮子组成:白茯苓1钱,生地1钱,连翘(去心)1钱,牛蒡子(炒,研)1钱,红花1钱,甘草(生)1钱,犀角(镑)1钱,木通1钱,赤芍1钱。主治:疔毒火证,火疮。用法用量:加灯心20根,水煎服
-
水通草
灯心草科植物野灯心草的全草或根·水通草:水通草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龙须草之别名。治口咽诸毒火证,牙痛,目赤肿痛,鼻衄,小便淋涩,肾炎水肿,心烦失眠,心悸,梦遗。性味归经:微苦,凉。入肺、胃、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乳。治水肿,热淋,小便不利,乳汁不通。
-
实热
主要表现为壮热喜冷、口渴冷饮、面红目赤、烦躁或神昏谵语、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滑数实。实热指邪气盛实之发热。《杂病源流犀烛·火证源流》:“《医学入门》(指《医学入门》)曰,气分实热,白虎汤;实热还包括阳明腑证、痰积发热、瘀血发热、湿阻发热等。
-
目视无神
目视无神为症状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指目无光彩、神情疲乏之状。见《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证因真阴不足,但无火证,给人以目视无光的感觉。且常常伴有自觉乏力困倦等症。宜滋阴益肾,补养气血,用杞菊地黄丸、人参养营汤等加减。
-
目视无光
目视无光为症状名。指目无光彩、神情疲乏之状。见《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证因真阴不足,但无火证,给人以目视无光的感觉。且常常伴有自觉乏力困倦等症。宜滋阴益肾,补养气血,用杞菊地黄丸、人参养营汤等加减。
-
梁学孟
梁学孟明代医生。字仁甫。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尝谓十二经之病,火居大半,人遭暴夭,多为火证。遂撰《痰火颛门》四卷(1610年)。
-
火邪头痛
《景岳全书·头痛》:“火邪头痛者,虽各经皆有火证,而独惟阳明为最。故其痛必甚,其脉必洪,其证必多内热,其或头脑振振痛而兼胀,而绝无表邪者,必火邪也。”《医学六要·头痛》:“火头痛,寸口脉洪而大,证兼口干目赤等火证者,上焦实火也。”治宜清热泻火,用白虎汤、清降玉女煎、一味大黄散等方。
-
黄连木通丸
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黄连木通丸:处方:黄连(二两)木通(一两半)炮制:上为末,用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火证通治。摘录: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儒门事亲》卷十二:方名:黄连木通丸组成:黄连2两,木通半两。主治:心经蓄热,夏至则甚。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灯心汤下,每日3次。
-
神仙救命丹
《疮疡经验全书》卷二:方名:神仙救命丹组成:珍珠1钱,麝香1钱,冰片3分,胆星末5钱,枳实1钱,蟾酥6分,蛤粉1钱,巴豆霜5分,全蝎末1钱,甘草末1钱。大气七情所感,痰不能流行,结于一处,伏行经络之间,背生痰注,其形或圆或歪或如米袋,坚硬如石。主治:火证危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