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
概述:辛:1.五味之一;2.天干的第八位;辛为金味,入通于肺,故为肺所主之味。辛味药物多入肺经,有宣肃肺气的作用,如麻黄、苏子之类。但有的辛味药亦有润燥作用,如知母、紫菀、百部等,故《内经》有“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之说。《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
苦胜辛
苦胜辛苦与辛五行相克,故苦味能抑制辛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辛伤皮毛,苦胜辛。”王冰注:“苦,火味,故胜金辛。”
-
五脏苦欲补泻
五脏苦欲补泻为中药学术语。《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
味噌
味噌的种类:味噌的种类繁多,简单地说,味噌是以黄豆为主原料,再加上盐以及不同的种曲发酵而成。后者则是味道比较甜、比较淡的味噌,这种口味上的差异是因为原料比例不所造成的,通常曲的比例较重口味,做出来的味噌也较咸,名气颇响亮的“信州味噌”,便是这类辛辛口味噌的代表;
-
解肌
是对外感证初起有汗的治法。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来苏集》:“解肌者,解肌肉之汗也。”《温病条辨》:“伤寒非汗不解,最喜发汗;伤风亦非汗不解,最忌发汗,只宜解肌,此麻桂之异其治,即异其法也。温病亦喜汗解,最忌发汗,只许辛凉解肌,辛温又不可用。”辛温解肌如桂枝汤,辛凉解肌如柴葛解肌汤。
-
气味阴阳
气味阴阳为中药学名词。指药物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四气中的热、温属阳;沉、降属阴。《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
十干
十干是十天干的简称。商代便已用十天干记天日,其顺序,取义于种子的萌芽、生长、发育、繁殖以至衰老、死亡、新生的全过程。《汉书·律历志》解释:“出甲于甲,奋轧于乙,明丙于丙,大盛于丁,丰懋于戊,理纪于己,敛更于庚,悉新于辛,怀妊于壬,陈揆于癸。”在运气学说中,十干主要用以代表五行、五运。
-
辛胜酸
辛胜酸五行学说术语。指辛与酸五行相克,故辛味能克制酸味。《素问·五运行大论》:“酸伤筋,辛胜酸。”
-
辛生肺
辛生肺生理学名词。辛与肺五行均属金,故辛能补肺。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肺欲辛
肺欲辛生理学术语。指肺与辛在五行同属金,故肺以辛为补。出《素问·五脏生成》。参辛生肺条。
-
香薷散暑汤
《医学传灯》卷上:方名:香薷散暑汤组成:香薷、厚朴、甘草、藿香、柴胡、陈皮、杏仁、半夏。主治:中暑。各家论述:香薷原利小便,何以又能发散,以其味辛而淡,辛者先走表分,淡者乃入膀胱,所以又能散署也;暑邪在经,必有痰滞留结,故用杏、朴、半夏。
-
敛疮内消方
处方:黄明胶1两(水半升消了)。功能主治:诸般痈肿发背。以鸡毛扫在疮口上,如未成,即涂肿处自消。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黄明胶气味甘平微咸,入足太阳;黄丹气味辛微寒,入足厥阴。诸疮俱因壅遏不宣,致气血凝滞,以辛凉微咸之药,使壅痹流行,则有脓者自干,肿者自消。
-
反阳
反阳为运气术语。指水运不及之年,火不畏水,火反用事。《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涸流之纪,是谓反阳。”张景岳注:“涸流之纪,水不及也。凡丙辛皆属水运,而辛以阴柔,乃为不及,故于六辛阴水之年,阳反用事,是谓反阳。”
-
十天干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简称十干。商代便用以记天日,其顺序,取义于种子的萌芽、生长、发育、繁殖以至衰老、死亡、新生的全过程。在运气学说中,主要用以代表五行、五运。
-
白苔红地舌
白苔红地舌指苔白而质深红之舌象。为湿浊遏阻膈间,营分热邪伏而不能外透之候。多见于瘟疫病,治宜先辛开苦降以泄其湿,再用苦辛甘凉从里透外,气化津布,热随汗解(见《外感温热篇》)。
-
木天蓼子
《*辞典》:木天蓼子:出处:《药性论》拼音名:M TiānLiǎoZǐ来源:为猕猴槐科植物木天蓼的带有虫瘿的果实。性味:①《药性论》:味苦辛,微热,无毒。①《药性论》:治中贼风,口面歪斜,主冷痃癖气块,女子虚劳。②《本草图经》:治诸冷气。③《现代实用中药》:有温暖身体之效,用于腰痛疝痛。或作散剂。
-
驴尿一物饮
方出《外台》卷八引《救急方》,名见《医方考》卷三:方名:驴尿一物饮组成:驴尿。主治:胃反。忽有一卫士云:服驴子小便极验,旦服二合,午食惟吐一半,晡时又服二合,人定时食粥吐即定。各家论述:《医方考》:火郁于中,治以辛香开胃之药。驴尿辛膻,可使开郁,然为浊阴之所降,则可以济火矣。
-
紫金牛根
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ZǐJīnNi Gēn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的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金牛条。性味:辛,平。②《纲目》:辛,平,无毒。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主时疾膈气,去风痰用之。②《纲目》:解毒破血。③《四川中药志》:治冷气腹痛。
-
荏子桔梗丸
《千金》卷二十三:方名:荏子桔梗丸组成:荏子半两,龙骨半两,附子1两,蜀椒100粒,桂心1分,干姜1分,桔梗1分,矾石1分,独活1分,芎藭1分。制备方法:上为末,以大枣20个合捣,醋浆为丸,如大豆大。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荏子芳香遍达肺气,佐以桔梗升提胸膈,更兼椒、姜、桂、附辛温破结;独活、芎藭祛风活血;
-
还阳散
处方:硫黄。功能主治:伤寒阴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用法用量:新汲水调下2钱,良久,或寒一起,或热一起,更看紧慢再服,汗出愈。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硫黄气味辛大热,入命门,新汲水调下,欲药性之速也。此阴毒为病,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非大辛大热之药不能挽回阳气于无何有之乡也。
-
五走
五走指五味所走的脏器组织。①《黄帝内经灵枢·九针》:“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②《黄帝内经灵枢·五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骨。”《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先走”作“先入”,其义相同。
-
辛酸
除在奶油、椰子油、羊毛脂等油脂类中以甘油酯存在外,另在葡萄酒中是作为酯而存在的。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kluyveri)中辛酸从乙酰辅酶A转移得到辅酶A生成辛酰辅酶A。另外可在牛肝线粒体(低级脂肪酸活化酶)及猪肝线粒体(高级脂肪酸活化酶)的作用下而活化,形成辛酰辅酶A,进入β氧化。
-
冬春感冒
冬春感冒为病证名。四时感冒之一。冬末春初,为寒温交替之季,气候忽冷忽热,寒温不常,小儿感受外邪,临床常见:1.风寒感冒:发热轻,畏寒重,蜷卧,喷嚏呵欠,宜辛温散邪解表,用葱豉汤加味。2.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有汗热不解,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宜辛凉透表,用银翘散加减。
-
龙脑香子
《*辞典》:龙脑香子:出处:《唐本草》拼音名:L nɡNǎoXiānɡZǐ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种子。性味:①《唐本草》:辛。②《纲目》:辛,温。功能主治:《唐本草》:下恶气,消食,散胀,香口。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5~摘录:《*辞典》
-
干支阴阳
干支阴阳指古人将天干、地支做了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的规定。阳天干有:甲、丙、戌、庚、壬;阴天干有:乙、丁、已、辛、癸。阳地支有:子、寅、辰、午、申、戌;阴地支有:丑、卯、巳、未、西、亥。
-
丘经历
丘经历为宋代医生(为宋代针灸家)。山东益都人。曾以针刺治愈患牙槽风而日久颔穿脓血不止的病者。据《癸辛杂识》载:刘郎中患牙槽风,久之颔穿流脓,医皆不效。经历以针刺委中及女膝,是夕脓血止,旬日颔骨蜕去,别生新者。出人意外。
-
火草
概述:火草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为《云南中草药》记载的蛾药之别名。别名:火把花、火草。来源及产地:菊科植物华火绒草LeontopodiumsinenseHemsl.的根。分布云南、贵州、四川。性味:辛,凉。化学成分:功在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治扁桃体炎,咽喉炎。用法用量:研末吹喉。
-
芋苗花
《中医大辞典》·芋头花:芋苗花为中药名,出自《生草药性备要》,即《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记载的芋头花的别名。别名:芋苗花。来源:天南星科植物芋Colocasiaeseulento(L.)Schott的花。性味:辛,平,有毒。功能主治:主治胃痛,吐血,子宫脱垂,痔疮,脱肛。用法用量:煎服:15~
-
五裁
五裁为治疗学名词。裁,节制。指患病时对五味的节制。《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等。
-
始膏
始膏生理学名词。古代对妊娠二月胚胎之称谓。出马王堆汉墓出土古医书。《胎产书》:“二月始膏,毋食辛燥,居处必静……”徐之才《逐月养胎方》亦曰:“妊娠二月名始膏。”
-
金位
金位运气术语。燥金主治之位。《素问·至真要大论》:“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王冰注:“金之位,秋分后六十一日,五之气也。”
-
隔饼灸
隔饼灸间接灸之一。指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隔以药饼的灸法。亦称药饼灸。药饼通常用辛温芳香药物制成。具有行气活血,温阳祛寒的作用。常用的有椒饼灸,附饼灸,豉饼灸等。详各该条。
-
萤火
萤火释名夜光、景天、救火,据火、挟火。气味辛、微温、无毒。主治明目,疗青盲,治小儿火疮伤等。附方
-
温汤
温汤释名亦名温泉、沸泉。种类甚多。有硫磺泉,比较常见;有泉砂泉,见于新安黄山;有矾石泉,见于西安骊山。气味辛、热、微毒。主治筋骨挛缩,肌皮顽痹,手足不遂,眉发脱落以及各种疥癣等症。附方上列气味与主治,主要是就硫磺泉而言,其他温泉,大都无毒(含砒石的温泉除外),即可烹茶,洗浴亦好。
-
安胎独圣散
处方砂仁(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孕妇出痘动胎。用法用量每服5分,酒调下。各家论述《医方考》:缩砂辛温,利而不滞,故可以利气,可以安胎。摘录《痘疹金镜录》卷四
-
黄连通圣散
处方:防风通圣散加黄连、薄荷。功能主治:脑漏。胆移热于脑,则辛额鼻渊。用法用量:水煎,热服。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
白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酒草:别名:山地菊、假蓬、酒药草、小白酒草来源:菊科白酒草Conyzajaponica(Thunb.)Less.,以根入药。生境分布: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贵州。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消炎镇痛,祛风化痰。主治肋膜炎,小儿肺炎,喉头炎,小儿惊风。5钱,小儿酌减。
-
斑杖
来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细齿天南星Arisaemaserratum(Thunb.)Schott,以球茎入药。秋冬采收,晒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伤口周围。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苍山冷杉
拼音名:CānɡShānLěnɡShān别名:大理冷杉来源:松科苍山冷杉AbiesdelavayiFranch.,以球果入药。生境分布:四川、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理气散寒。主治发痧气痛,胸腹冷痛及小肠疝气等症。4钱,作酒剂或煅存性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齿叶橐吾
拼音名:ChǐYèTuóWú别名:大救驾、大齿橐吾来源:菊科齿叶橐吾Ligulariadentata(A.Gray)Hara,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山西、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性味:辛,微温。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散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疼痛。用法用量:5分。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虫豆柴
拼音名:Ch nɡD uCh i别名:远志木蓝来源:豆科远志木蓝IndigoferaneopolygaloidesHu,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贵州。性味:辛、微甘,平。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用法用量:1两,泡酒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地梗鼠尾
拼音名:D GěnɡShǔWěi别名:白补药、田芹菜来源:唇形科地梗鼠尾Salviascapiformis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性味:辛,平。功能主治:强筋壮骨,补虚益损。主治虚弱干瘦,头晕目眩。用法用量:全草1两,炖肉食。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短叶锦鸡儿
别名:猫儿刺来源:豆科短叶锦鸡儿CaraganabrevifoliaKomar.,以根入药。生境分布:甘肃、青海、四川。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主治痈疽,疮疖,肿痛。用法用量:适量熬膏外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红雪柳
别名:红色大雪柳、大雪柳、雪柳、大理山梗菜来源:桔梗科红雪柳Lobeliataliensis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杀菌,解毒。主治疟疾。1钱,水煎服,每日1剂。注意:忌酸、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黄藁本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藁本:来源:伞形科黄藁本Ligusticumdelavayi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散风除湿。主治头痛,风湿痹痛。用法用量:1~3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酒饼叶根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拼音名:JiǔBǐnɡY Gēn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辛,平,无毒。功能主治:浸酒,治风湿性关节炎,肠胃寒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
泥肠
Hotdog(国内常称之为小泥肠),外观呈乳白色,肠体饱满,肉质细腻、鲜嫩,咸淡适中,有奶香味,香脆可口,炸炒皆宜。小泥肠有鸡肉泥肠和猪肉泥肠。它选料严格,制作精细。鸡肉泥肠以鸡胸肉为原料,猪肉泥肠以猪瘦肉为主。泥肠的主要原料鸡肉、奶粉、淀粉、食用盐、香辛料等。
-
满天飞
拼音名:MǎnTiānFēi别名:革命菜、飞机菜、假茼蒿来源:菊科土三七属植物满天飞GynuracrepidioidesBenth.[Crassoucephalumcrepidioides(Benth.)S.Moore],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微辛,平。功能主治:健脾消肿。用于消化不良,脾虚浮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糜穰
出处:《广济方》拼音名:M R nɡ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稷的茎。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功能主治:《广济方》:治脚气冲心、闷。糜穰一石,多煮取浓汁,去滓,纳椒目一斗,更煎十余沸。渍脚三两度,如冷,温渍洗,瘥止。
-
茉莉叶
《*辞典》:茉莉叶: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M L Y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叶片。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凉。功能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治外感发热,腹胀腹泻。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