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气
概述:五气:1.五种气味;2.五运之气;《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色之气·五气:五气指五色之气,即青气、白气、赤气、黑气、黄气。《素问遗篇·刺法论》:“五气护声之华。”《类经》卷十六:“五气,五味之所化也。”
-
中医
概念:中医:1.中医学之简称;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就会百病全无。身体里的气进一步细化,就有了肺气、心气、肝气、脾气、肾气、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不同的称谓。《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
五病
五病为病证名。《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气所病:心为噫;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张志聪谓“五气所病”,乃是“五脏气逆而为病”,故不能包括五脏气机失调的复杂证名。又:五病当指五脏病,故从“胃为气逆”至“胆为怒”可能是后人注语,误入正文。
-
七情
概述:七情:1.七种情志活动;其次,七情造成气逆、气下等气机失调的方式并不是绝对的,如惊可致气乱,有时也引起气下。五志化火多由于气郁过久化热所致,故《临证指南医案》华岫云按曰:“郁则气滞,气滞久必化热”。即单行、相使、相须、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合称。
-
数欠
指频繁地打呵欠。《素问·宣明五气》:“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灵枢·口问》:“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张氏医通》卷九:“然必由少阴经气下郁,不能上走阳明,胃气因之不舒而频频数欠。以泄其气,舒其经。”
-
鼽嚏
鼻鼽多由肺卫不固,风寒侵袭鼻窍所致: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同,腠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症状:鼻塞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黏膜色淡,恶风寒,或有自汗,面色 白,倦怠懒言,气短,音低,咳嗽,咯痰色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虚弱。
-
脾为吞
脾为吞脾病时出现的吞咽症,如吞酸等。《素问·宣明五气篇》:“五气所病,……脾为吞。”张志聪注:“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病而不灌溉于四脏,则津液反溢于脾窍之口,故为吞咽之证。”
-
鼻流清涕
又称称鼽嚏、鼻流清涕。肺气虚:鼻鼽·肺气虚寒证(allergicrhinitiswithlungyangdeficiencypattern)是指肺气虚寒,以鼻塞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黏膜色淡,恶风寒,面白,气短,咳嗽,咯痰色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虚弱等为常见症的鼻鼽证候。津水停聚则鼻内肌膜肿胀苍白,呈水肿样,鼻塞不遥,嗅觉暂时减退;
-
鼻鼽
鼻鼽多由肺卫不固,风寒侵袭鼻窍所致: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同,腠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症状:鼻塞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黏膜色淡,恶风寒,或有自汗,面色 白,倦怠懒言,气短,音低,咳嗽,咯痰色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虚弱。
-
肺藏魄
“肺藏魄”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魄”属神经活动中有关本能的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为五脏精气所化生。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摄取自然之清气,宣发五脏之精气,以维持机体基本生命功能。《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张志聪注:“魄乃阴精所生,肺为阴脏,故主藏魄。”
-
肾藏志
“志”指志向,属精神活动。肾藏志指人的记忆力或意志,为肾所藏。肾藏精,是一身精气之根。肾精充足,志方能坚。肾主骨,骨生髓,脑为髓海,脑髓充则精力旺盛、记忆力强;肾虚则脑髓不足或空虚,易发生健忘、精神不振或未老先衰。出《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王冰注:“专意而不移者也。”
-
辛
概述:辛:1.五味之一;2.天干的第八位;辛为金味,入通于肺,故为肺所主之味。辛味药物多入肺经,有宣肃肺气的作用,如麻黄、苏子之类。但有的辛味药亦有润燥作用,如知母、紫菀、百部等,故《内经》有“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之说。《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
五脏所恶
概述:五脏所恶为生理学名词。《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又肺主气,寒则气滞,故恶寒。《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形寒寒饮则伤肺。”脾主运化水湿,湿盛则易伤脾阳,影响健运而产生泄泻、四肢困乏等症,故称恶湿。
-
五脏所藏
五脏所藏为生理学名词。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是以五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因而精神状态的异常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
五脏化液
五脏化液为病因病理学名词。指五液与五脏的功能活动、经脉所过或开窍有关。《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张志聪《素问集注》:“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因此,五液分泌的异常,可作为五脏辨证和津液辨证的参考。
-
五液
五脏所化生的液体:五液为五脏所化生的液体,即汗、涕、泪、涎、唾。《黄帝内经素问·寒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水谷所化生的津液:五液为水谷所化生的津液,包括汗、溺、唾、泪、髓等五种。见《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
-
五味所入
五味所入为治疗学术语。简称五入。《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如酸入肝,肝经的病变,可选用酸味的药物治疗或作引经药。
-
五味所禁
五味所禁为治疗学术语。《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马莳曰:“此言五脏之味有五禁,皆五行之相克者也。”《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又云:“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此强调“无令多食”,而非完全禁忌。故临床用药,需先辨五脏阴阳气血盛衰来调配五味。
-
五味所合
五味所合为治疗学名词。即五味与五脏相宜之意。《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如酸入肝,肝经的病变,可选用酸味的药物治疗或作引经药。
-
五味
2.《黄帝内经灵枢》篇名。五味所入:五味所入简称“五入”(见《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三焦的决渎功能是联合许多脏器而发挥其作用的,其中尤以肾、脾、肺等关系更为密切,如这些脏的功能障碍,可使三焦不通利、气化失常而产生肿胀和小便不利等症。日常所食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中都各具有五味所属。
-
五神
五神是五种精神活动的合称,即神、魄、魂、意、志,分别为五脏所藏。《素问遗篇·本病论》:“人犯五神易位,即神光不圆也。”五脏所藏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因而精神状态的异常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
五脉
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小针解》注:“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其诸阴之脉也。”《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洪),脾脉代(缓),肺脉毛(浮),肾脉石(沉)。《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诊病之始,五决为纪…
-
五乱
概述:五乱:1.病证名;《黄帝内经灵枢·五乱》:“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倪首静伏;乱于肺,则俛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喑,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
五劳所伤
五劳所伤为病证名。指因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类劳损。《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
五精
五精为生理学名词。指五脏所藏的精气。《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
-
五发
五发为病理学名词。五脏之病各有其发生的部位和时间,简称五发。《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
-
五恶
五恶即五脏所恶。出《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指五脏各易为某一淫邪所伤,故各有所恶。《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
五并
五并为病证名。指五脏精气内虚,为邪气所兼并而出现的精神症状。《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
心为汗
心为汗意指心主血,汗为血之液,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五脏主五液中,心为汗。出《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心主汗…临床上许多汗证与心有关,如心阴虚,心火内扰,出现盗汗;心阳虚,卫阳不固,出现自汗;心气热也可见汗出;心气垂竭时,每见汗出如油等。
-
心恶热
心恶热是指如阳热太盛,易影响心的生理功能,可致心神被扰,迫血妄行。《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心恶热。”马莳注:“心本属火,火之性热,而受热则病,故恶热。”心主血脉,热甚火炽则津血耗伤或迫血妄行;心主神明,热盛则神明昏乱,而见谵妄躁狂等。
-
夏脉
夏脉夏季当见的相应脉象。其脉洪大方正,是阳气隆盛之象。《素问·宣明五气》:“五邪所见:……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
-
喜
七情或五志之一。《素问·玉机真脏论》:“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灵枢·五味》:“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苦,先走心;谷味辛,先走肺;
-
约
概述:约:1.约束、控制;《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约为遗溺。”《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爪直色白无约(皱纹)者,胆直。”《针灸甲乙经》:“膀胱…《医方集解》:“盖方成知约,庶敢用柴胡干葛耳。”归纳,概括·约:“约”意指归纳,概括。《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
-
音
如宫、商、角、征、羽五音。②指闻诊方法之一,即听声音。包括病人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啼哭等方面的声音,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见《四诊抉微》)。《素问·六节脏象论》:“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
-
阴出之阳
是指深伏内脏的病邪,损伤脏真,而反映于外在的脉象及精神的变化。《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张志聪注:“内为阴,外为阳,在内五脏为阴,在外皮肉络脉为阳,在内所伤之脏气而见于脉,故名曰阴出之阳。”
-
意
《素问·宣明五气篇》:“脾藏意。”《素问·离合真邪论》:“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灵枢·厥病》:“厥头痛,意善忘。”《素问·皮部论》:“余非圣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素问·气交变大论》:“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
-
遗尿
遗尿的辨证分型:遗尿·下焦虚冷证:遗尿·下焦虚冷证(enuresiswithsyndromeofdeficientcoldinlowerjiao)是指阳气不足,下焦虚冷,以神疲畏寒,腰膝酸软,两足无力,小便清长,腰背发冷,尿自遗或不禁,舌淡,苔薄,脉沉细无力,或脉沉缓等为常见症的遗尿证候。体针法:1.取关元、三阴交、肾俞、膀胱俞、气海等穴为主。
-
遗溺
《素问·宣明五气论》:“膀胱…《灵枢·本输》:“虚则遗溺…”肺虚,补中益气汤加五味、牡蛎;肾虚,菟丝子散;滑脱,秘元丹、牡蛎丸;午后大剂生料六味丸加五味子,常服自效。夏月暑病遗尿者,白虎加人参汤。有先因病淋,服利药太多,致溺不禁者,补中益气稍佐熟附子。亦可用桑螵蛸、肾气丸加金樱子、补骨脂等方治疗。
-
主
②指主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儒门事亲》:“涩脉如刀刮竹形,主丈夫伤精,女人败血。”《伤寒论》:“麻黄汤主之。”《灵枢·终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素问·宣明五气论》:“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
志
意志:志即意志、意愿、志向。《素问·宣明五气》:“肾藏志。”王冰注:“肾藏志,专意而不移者也。”《灵枢·本神》:“意之所存谓之志。”情志:志即情志,泛指五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意念:志即意念,指情感。《灵枢·贼风》:“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
-
唾
唾①唾液,口腔内消化腺分泌液。《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脾为涎,肾为唾。”②指痰液。《素问·评热病论》:“劳风…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素问·脉要精微论》:“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④精神疗法之一。见“唾痈呪病。”
-
涕
又名鼻液、鼻涕,为五液之一。出自《素问·宣明五气篇》:“心为肝,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即指鼻窍中分泌的液体物质,具有润泽和清洁鼻窍的作用。因鼻窍通于脑,故又有脑渗为涕之说。肺开窍于鼻,邪气犯肺,鼻为之不利,涕亦变矣。受寒则鼻窍而流稀涕,化热则流脓涕。
-
首甲
首甲运气术语。五运六气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每周期以甲子年为起始年。《素问·五运行大论》:“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王冰注:“首甲,谓六甲之初,则甲子年也。”张景岳注:“首甲定运,谓六十年以甲子为始,而定其运也。”
-
肾主骨
肾主骨是指肾有充养骨骼的作用,肾藏精,精生髓,髓能养骨,肾精充盛,骨骼才能致密健壮,强韧有度。出《素问·宣明五气》。肾主骨和髓的生长发育,与骨的功能有关。肾的精气盛衰,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营养、功能等,故称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主骨髓。”
-
肾为唾
肾为唾生理学名词。系五脏化液之一。唾为肾之液。《素问·宣明五气》:“……肾为唾,是谓五液。”肾经有一络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玉英二穴而泌唾,故唾为肾液。参见五脏化液条。
-
肾恶燥
“恶”为讨厌畏惧之意。肾恶燥指肾不喜燥。肾为水脏,主藏精,主津液,燥胜则伤津,津液枯涸,则易使肾之阴精亏耗,而导致肾之病变。《素问·宣明五气》:“……肾恶燥,是谓五恶。”王冰注:“燥则精竭涸。”
-
伤血
概述:伤血为病证名。外伤后瘀血和失血的病证·伤血:伤血指外伤后瘀血和失血的病证。前者多见瘀血肿块,胀痛固定不移;后者或因体内某部出血,或血自诸窍溢于体外,并见头晕、心悸、口干等症。根据“血为气守”的理论,治以复元活血汤为主,酌加补气之品。出《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
-
伤气
气滞者,可见胸胁胀闷窜痛,痛无定处,甚则呼吸牵掣作痛,心烦、气急、咳嗽,但胸腹触诊无异常,脉多沉。治宜行气开闭,疏通气机为主,内服复元通气散。外治可视病情施舒筋活络之按摩推拿手法,以促速愈。中气受损·伤气:伤气指五劳所伤之一,指中气受损。出《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久卧伤气”。
-
伤筋
伤筋为病名。即肌腱、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出《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青紫、肿胀,甚至关节屈伸不利。一般可分为扭伤和挫伤,也包括后世文献中的筋断、筋走、筋翻、筋转、筋强等症。治宜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为主。用舒筋散,并可针灸、按摩、拔火罐、外用海桐皮汤洗之。适当配合功能锻炼。
-
魄
《素问·宣明五气》:“肺藏魄。”《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魄门的开合由心神支配,又与前阴同为肾之开窍,饮食糟粕的排出与脾的运化、肺的肃降、以至肝的疏泄作用均有密切关系,而魄门把浊物糟粕排出体外,亦有利于五脏的正常气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