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客汤
《辨证录》卷十:方名:逐客汤组成:柴胡2钱,茯苓5钱,半夏3钱,白芍1两,炒栀子3钱,菖蒲1钱,枳壳1钱,神曲3钱,甘草1钱,白术3钱,白矾2钱。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平肝气而泻火,补肝血而化痰,痰火既清,邪又何藏?
-
里证出表
里证出表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病邪从里透达于外。多因治疗护理得当,机体抗邪能力增强所致,表明邪有出路,病情好转。例如内热烦躁,咳逆胸闷,继而发热汗出,皮肤痧疹逐渐透露,烦躁减轻,即为里证出表。
-
以补为攻
疾病出现邪实证名,但病邪之所以不能除去,系因正气虚衰不能驱邪外出,且病情又属正气不能耐受攻邪治法者,则宜补虚以扶助正气,正气得复则能驱邪外出,这就是以补为攻的治法。如温病胃肠津液亏损,燥热内结而便秘不通,用增液汤增水行舟以除去肠中燥热所结,即属此法。
-
肝邪
肝邪病因学名词。五脏病邪之一。《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素问·气交变大论》:“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难经·十难》:“心脉急甚者,肝邪于心也。”
-
外邪
邪又称邪气。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疠之气等致病因素。因从外侵入人体,故又称外邪。
-
肺邪
肺邪五脏病邪之一。即肺脏病邪。《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难经·十难》:“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
-
结阴便血
《景岳全书·杂证谟》:“结阴便血者,以风寒之邪,结于阴分而然,此非伤寒之比。盖邪在五脏留而不去,是谓之结阴,邪内结不得外行,则病归血分,故为便血。”治用平胃地榆汤。《血证论·便血》:“先便后血为远血,谓其血在胃中,去肛门远,故便后始下,因名远血,即古所谓阴结下血也,黄土汤主之。”
-
化热
化热为病机。外感表证传里所表现的热性病变。风、寒、燥、湿等外邪侵入人体后,在初期阶段,多有恶寒、苔薄白等表寒症状;如病邪传人气分以后,则出现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唇干、心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症,显示病邪化热入里。《温热论》:“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
奇邪
奇邪或作邪气解。《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以溢奇邪,以通荣卫。”张景岳注:“奇,异也。邪自皮毛而溢于络,以左注右,以右注左,其气无常处,而不入于经,是为奇邪。”
-
麻毒攻目
麻毒攻目病名。系指麻疹毒邪侵入眼目,白睛红赤,羞明多眵甚或黑睛生翳的疾病。本病多为麻疹恢复期。麻疹余邪袭目所致,失治可致丧明。故治宜疏风清肺除邪,方用泻白散加减;生翳者应泻肝解毒,方用谷精草汤,外点犀黄散。
-
芬芳清解汤
处方:犀角、连翘、生地、玄参、石菖蒲、郁金、银花、金汁。功能主治:清血络以防结闭,解毒以驱其秽。主上受秽邪,逆走膻中,神躁暮昏。各家论述:《证因方论集要》:邪犯膻中,神识不清,犀角、生地凉心血以去热;菖蒲、郁金通心气以除秽;摘录: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五,名见《证因方论集要》卷三
-
邪所
邪所指病邪侵入的部位。《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高士宗注:“使病无中其经,庶受邪之所,乃能立虚。立虚者,使邪即去毋容缓也,此微泻兼补之法也。”
-
助金祛邪丹
《辨证录》卷十:组成:麦冬1两,茯苓5钱,黄连5分,苏叶1钱,桔梗2钱,甘草1钱,白术3钱,人参1钱,陈皮1钱,天花粉3钱,神曲2钱。主治:邪中肺气,目见鬼神,口出胡言,或说刀斧砍伤,或言弓矢射中,满身疼痛,呼号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攻邪之中,不伤正气,所以正气既回,邪气即散矣。
-
小痹
小痹为病名。指邪在孙络,随脉往来的一种痹病,因邪入未深,故称小痹。《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张志聪注:“小痹者,谓邪始入于皮肤,未伤筋骨。脉,谓孙络脉也。”
-
去湿散邪汤
《石室秘录》卷二:组成:白术5钱,防风1钱,荆芥1钱,苏叶1钱,陈皮5分,桔梗1钱,甘草1钱,茯苓3钱。加减:治冬月之泄汗,或加入桂枝5分,或加入麻黄5分,在人斟酌。盖人之脾气健,而皮毛腠理,始得开合自如。今用白术以健土,去湿而利腰脐,邪已难于久住,况有防风、荆芥、苏叶之品,尽散外邪,何敢再居营卫?
-
疑难病
疑难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传统的疑难病大致具有如下特点:(1)临床少见,症状奇怪,使医者一时难以理出头绪。(3)病机复杂,如六淫相兼、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内外同病,或大虚大实偶感外邪,或治疗失当,病势急变,危及生命,辨证时难以抓住关键。(5)多脏腑同病,多系统异常,辨析与治疗难以周全。
-
晚发
伏气温病的别称。《时病论·晚发》:“晚发者,亦由冬令受寒,当时未发,发于来年清明之后,夏至之前,较之温病晚发一节,故名晚发病也。”②夏受暑湿,留伏至秋冬而发的温热病。《重订广温热论·湿火之症治》:“发于处暑以后者,名曰伏暑,病尚易治;发于霜降后冬至前者,名曰伏暑晚发,病最重而难治。
-
少阳病辨证
少阳病辨证为六经辨证。外感伤寒病过程中由于邪犯少阳胆腑,机枢失运,经气不利所表现的证候,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脉弦为辨证要点。本证之邪既不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而是邪居半表半里,故又称半表半里证。
-
疫喉便溏
疫喉便溏病证名。指患疫喉后,邪毒下陷而致大便溏泄。邪盛正虚则便溏而神昏、痧隐喉烂,宜急扶正祛邪,兼顾醒神开窍,但不宜止泻,以免敛邪之毒,方选葛根芩连汤或白头翁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若属疫喉初愈,脾虚虚弱所致下陷便溏,宜健脾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
-
透热转气
透热转气为治法。又称透营转气。《温热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指在清营解毒方药之中,配以清气分药,以治热性病邪初入营分的证候,使邪转出气分而解的治法。热邪初入营分,症见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心烦不眠、时有谵语,或癍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可用清营汤之类。
-
中经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病情较中络略重。《医学正传·中风》:“或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但手足不遂,语言謇涩者,此邪中于经也。”中经亦指风邪袭于经络而见瘾疹者。《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
五实
五实为病证名。五脏俱受实热闭阻的综合证候。如心受邪的脉洪盛;肺受邪的皮肤灼热;脾受邪的腹满胀;肾受邪的二便不通;《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
-
似中风
似中风为病证名,指浊火闭阻五脏脉络的五官喁斜。《慎斋遗书》卷七:“似中风之证,其类不一,要皆阳气闭塞,浊火冒明所致。盖气行则脉行,脉行则五官正,气滞则脉滞,脉滞则五官喁。故初滞以七气汤之类以理其气,后则随其所滞而平之,必兼肝经之药,因风气通于肝,治风先治肝也。”
-
护子汤
处方:茯苓3钱,白术2钱,人参1钱,柴胡5分,桂枝2分。功能主治:小儿偶感风邪,发热身颤,手背反张。各家论述:《辨证录》:小儿初伤风寒,必从太阳而入,今用桂枝、柴胡两解其太阳、少阳之邪,则邪不敢遁入于阳明;即无外邪,而柴胡以舒肝气,桂枝以暖脾胃之土,正有利益,又何损哉?摘录:《慈幼心书》卷九
-
以攻为补
指通过攻邪的方法达到补虚的目的。病本属虚,但病之虚系因邪气侵凌正气,正气受损而致,且此时病情虽虚但尚可耐受攻邪,则宜用攻邪之法祛除邪气,邪去则正安,而虚证可以渐复,这就是以攻为补的治法。如《伤寒论》治少阴病因邪热亢盛而致津液严重亏损,用大承气汤急下存津,即属此法。
-
全阴救胃汤
《辨证录》卷七:组成:玄参5钱,茯苓5钱,桃仁1钱,葛根1钱,人参1钱,麦冬5钱。主治:阳明之痉。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方中滋胃中之阴,而不损其胃中之气,玄参去热,葛根去风,茯苓去湿,三邪皆去,而又得人参以生胃,麦冬以生肺,则桃仁不亦可以已乎?
-
小儿齁喘
小儿齁喘(齁音hōu侯)为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八十九。小儿齁喘而痰邪壅盛者,多因痰邪内伏,复感风寒之邪,壅滞于肺所致。症见胸满气促,痰多食少。无表寒者,宜豁痰降气,用枳实汤;兼表寒者宜解表化饮,用小青龙汤。
-
里病出表
里病出表是指病邪本在脏腑之里,由于正气抗邪,病邪由里透达于外的传变趋势。
-
开达膜原
开达膜原为和法之一。用消除秽浊药,攻逐伏于膜原间的病邪。温疫或疟疾初起,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舌苔白或垢腻,脉弦数。用达原饮。透邪破结,溃散伏于膜原之疫邪。
-
秋时晚发
《时病论》卷五:“伏天所受之暑者,其邪盛,患于当时,其邪微,发于秋后,时贤谓秋时晚发,即伏暑之病也。”其证脉必滞,舌必腻,脘痞气塞,渴闷烦冤,每至午后则甚,入暮更剧,热至天明得汗,则诸恙稍缓。
-
因其衰而彰之
因其衰而彰之为中医治法。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衰,是气血虚弱,病邪衰退而正气未复。例如水肿病用逐水药后,肿势大体消退,即可改用温阳健脾法如参苓白术散之类,以加强健脾化湿功能,消除余肿。治疗原则为扶正兼祛邪。
-
肌肤不仁
指肌肤麻木,不知痛痒。病因病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多由邪入于肌肤,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症状:《诸病源候论·风不仁候》:“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诊其寸口脉缓,则皮肤不仁。”可见于中风后遗症、痹证等疾患。
-
心邪
心邪为病因病理学名词。指五脏病邪之一。《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难经·十难》:“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
-
头皮麻木
头皮麻木为症状名。指头部皮肤知觉减退、麻木不仁,不知痛痒的表现。由气血俱虚,经络失于濡养;或寒湿痰瘀留于络脉所致。参见中络:中络为中风证候类型之一种。见《医门法律·中风门》。即“邪在于络”(《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盖口眼 斜,肌肤不仁,邪在络也。”
-
邪气
邪气即病邪。与正气相对而言。《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它包括内生和外来两部分。外来之邪,多指自然界和社会因素对机能活动的干扰或对防卫机能的破坏;内生之邪,是指由脏腑机能失调或因此形成的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等),均可成为某些病变的致病因素。
-
脾邪
脾邪五脏病邪之一。《难经·十难》:“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灵枢·五邪》:“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
风中藏
风中藏为病证名。见《普济本事方》卷一。又名中脏。中风证候类型之一。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即“邪入于脏”(《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症见猝然昏迷,不能言语,唇缓不收,口角流涎等。《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神昏不语,口缓涎出,邪在脏也。”
-
中腑
中腑为病证名,中风证候类型之一。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即“邪入于腑”(《金匮要略方论》)。病情较中脏略轻。症见猝然昏倒,苏醒后可见半身不遂,口眼 斜,言语困难,或伴有大小便不通等症。《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昏不识人,便溺阻隔,邪在腑也。”
-
肾邪
肾邪病因学名词。指位于肾脏的病邪。五邪之一。《灵枢·五邪》:“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难经·十难》:“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
-
中脏
中脏为病证名,中风证候类型之一。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即“邪入于脏”(《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症见猝然昏迷,不能言语,唇缓不收,口角流涎等。《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神昏不语,口缓涎出,邪在脏也。”
-
风中府
风中府为病证名。见《普济本事方》卷一。中风证候类型之一。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即“邪入于腑”(《金匮要略方论》)。病情较中脏略轻。症见猝然昏倒,苏醒后可见半身不遂,口眼 斜,言语困难,或伴有大小便不通等症。《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昏不识人,便溺阻隔,邪在腑也。”
-
百病始生
概述:百病始生:1.《黄帝内经灵枢》篇名;3.特指外感六淫之邪引起的各种疾病。始生,即开始发生。本篇着重论述内伤外感诸病的发病因素,病邪伤害人体的途径,病邪的传变及其一般见证,故名。《素问·至真要大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王冰注:“风寒暑湿燥火,天之六气也。
-
大痹
大痹为病证名,泛指邪在筋骨或五脏较重的痹证。《黄帝内经灵枢·厥病》:“头痛不可刺者,大痹为恶。”《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张志聪注:“大痹者,风寒客于筋骨而为恶也。”又:“大痹者,脏气虚而邪痹于五脏也。”
-
透营转气
透营转气为治法。又称透热转气。适用于热性病邪初传入营分的治法。热邪初入营分,症见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心烦不眠、时有谵语,或癍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治法宜于清营解毒之中,配以清气分之药,引邪出气分,从外而解。可用清营汤之类。
-
四损
四损为症状名。指阴、阳、气、血亏损。《温疫论》下卷:“凡人大劳、大欲、及大病、久病后,气血两虚,阴阳并竭,名为四损。”四损的病人,即使感受的疫邪不严重,但由于正气亏虚,不耐攻邪,故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
妊娠下痢
妊娠下痢病证名。亦名子痢、胎前赤白痢。多因孕后摄生不慎,或内伤饮食生冷,或外受暑湿热毒之邪,以致传导失职,出现里急后重、腹痛、下痢赤白,甚至日夜无度等症。若因饮食所伤,宜清热化滞,方用香连化滞丸;若受暑湿热邪者,宜当归芍药汤加黄芩、黄连等为治。如下痢无度,须防阳气下陷而胎堕。
-
湿腰痛
湿腰痛病证名。指雨露水湿之邪侵袭腰部所致之腰痛。其临证特点为腰际冷痛,腰以下沉重,或见身肿,其脉多见濡缓。每值阴雨天则可加味重。宜以温化水湿为大法,小便不利则宜渗利,用不换金正气散、肾著汤。湿腰痛每有兼邪,与风相兼为风湿腰痛;与寒相兼为寒湿腰痛;与热相兼则为湿热腰痛,症状有所不同,施治各异。
-
苍乌参苓散
处方:人参1钱,草乌1钱,茯苓3钱,苍术3钱,巴戟天1两。功能主治:气虚而微感寒湿之邪,邪冲心包,一时心痛,倏痛倏已,一日而十数遍者,饮食无碍,昼夜不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二
-
掩耳
掩耳自我推拿方法名。用手掌掩住两耳,伸屈头部数次。能治头痛,眩晕。《遵生八笺》:“邪风入脑,虚火上攻,则头目昏旋,偏正作痛。……以两手掩耳,折头五七次,……以逐其邪,自然风散邪去。”
-
双锁口痘
双锁口痘为病名。指痘疮面部俱稀,口角独有,色黑而大,两口角生者为双锁口痘。由痘疮邪毒熏灼所致。治宜解毒托邪。可选银翘散、黄连解毒汤、凉膈散等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