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灸

间接灸 针灸学 灸法 中医学 刺法灸法学 艾灸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àn jiē jiǔ

2 英文参考

indirect moxibusti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indirect moxibus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间接灸(indirect moxibustion)又称隔物灸(sandwiched moxibustion)[1]。是艾炷与施灸部位皮肤之间衬隔物品的灸法[1]。通常以生姜大蒜等一类辛温芳香的药物作衬隔,具有加强温通经络的作用,而不使艾火直接灼伤皮肤[2]间接灸的种类很多,其名称通常随所垫隔的物品而定[3]。应根据病症选用[3]

4 间接灸分类

间接灸的种类很多,其名称通常随所垫隔的物品而定[3]。常见的有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3]。此外,还有隔附子灸,隔葱受、豆豉饼灸、黄土灸、蛴螬灸胡椒灸、巴豆灸等[4]

4.1 隔姜灸

隔姜灸间接灸的一种[4]。是以生姜薄片作为间隔物施灸的方法

4.1.1 隔姜灸施灸方法

将鲜生姜片切成约3mm厚的薄片,用针在姜片中间穿孔数个,然后将姜片置于穴位上,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一般使用大、中艾柱[4][4]。若病人有灼痛感可将姜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受治,反复进行[4]。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4]

一般每次施灸5~10壮[4]

4.1.2 隔姜灸的功效及适应

基于姜的性味特点,隔姜灸有温中、祛寒、止呕解表作用,适用于感冒风寒咳嗽虚寒腹痛呕吐腹痛疝气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面瘫风寒湿痹[4][4]。如果在艾绒中掺入少量麝香,再隔姜灸之,称麝香灸,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

隔姜灸

隔姜灸

4.2 隔盐灸

隔盐灸间接灸的一种[5]。首见于《肘后方》[5]。是将食盐作为间隔物对神阙穴施灸的方法。这是根据神阙穴局部特点而设计的一种经验灸法,在民间广为流传,临床使用价值颇高,常用于治疗阴寒腹痛泄泻小便不通四肢厥逆等[5]

4.2.1 隔盐灸施灸方法

干燥食盐块研为细末或直接使用精盐粉填至略高于脐孔然后在盐上面置大艾炷点燃施灸[5]。如患者脐孔不是凹形者,可用湿面条围敷脐周,中纳食盐施灸[6]。有灼痛时即更换艾炷[6]。亦有于盐上放置姜片施灸,有灼痛时,可将姜片提起,保留余热至燃完一炷[6]艾灸壮数视病情酌定[6]。一般可灸3~7壮。急性病可多灸,不限制壮数。

4.2.2 隔盐灸的功效及主治病

隔盐灸具有回阳、救逆、固脱,温补下元作用[6][6]。常用于治疗阴寒腹痛泄泻霍乱(非真性霍乱)吐泻、痢疾小便不通四肢厥逆和中风脱证[6][6][6]

4.3 隔蒜灸

隔蒜灸间接灸的一种[6]。首见于《肘后方》[6]。是以大蒜薄片或蒜泥作为间隔物进行施灸的方法。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6]

4.3.1 隔蒜灸施灸方法

隔蒜灸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6]

选用较大的蒜瓣或独头紫皮大蒜切成约3mm厚的鲜薄片,中间以针刺成数孔,然后将蒜片置于患处或穴位上,把用大、中艾炷点燃放在蒜片上施灸[6][6][6]。每施灸4~5壮,须更换新蒜片,继续灸治[6]

也可将大蒜捣成泥糊状均匀地铺在穴位上,再在蒜泥上铺上艾绒或把艾炷置于蒜泥上点燃施灸[6][6]。一般每穴可灸5~7壮[6][6],7壮为宜[6],以灸处泛红为度[6],隔2~3日1次[6]

肘后备急方》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

4.3.2 隔蒜灸的主治病

隔蒜灸有消肿、拔毒、散结、止痛的作用。因为大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用,故本法常用于治疗痈疽疮疡、疖之未溃者、肺痨、腹中积块及蛇蝎毒虫所伤[6][6]。《外科理例灸法总论:“治毒者必用隔蒜灸。”

5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3.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96.
  4. ^ [4] 魏睦新,仲远明.中医针灸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97.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08.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